顶点小说网 > 红楼之板儿的种田生活 > 第88章 第八十八章

第88章 第八十八章

小说:红楼之板儿的种田生活作者:檀竹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7-20 18:51:03
邱氏满腹疑窦,  当着众人却又不好细问,只能暂且按下。

        说话间刘氏引了众人到花厅坐下,不多时便有小丫头奉上茶点,  一色填漆官窑脱胎盖碗。

        邱氏漫不经心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只觉茶水清香馥郁,滋味甘醇爽口,不禁一怔,  低头看去,  只见杯中茶汤色泽翠绿,  汤色清洌,  幽香四溢,  形如雀舌,一芽一叶,芽芽直立,  分明是上好的西湖明前龙井。

        邱氏生性风雅,  酷爱品茶,  这样的极品茶叶,  向来是有市无价,  有银子也没处买去,  只有侯门公府才能见到,她也是在五年前给翰林院掌院学士的寿宴上有幸品尝过,  据说乃是圣上所赐。

        没想到今日却在这寒门小户之家尝到了,  她先前还以为王家只是暴发新荣之家,如今看来随手就能拿出这样的极品茶叶,  这王家的底蕴远比她知道的要深。

        邱氏心中思量,先前因王家根基浅薄生出的不满顿时去了几分。

        吃了一回茶,刘氏方领着众人去见刘姥姥。

        刘姥姥知道今日是外孙子相看的大日子,  听说对方是官宦人家,唯恐丢脸,一早起来便特意打扮了,穿上了最新的衣裳首饰。

        众人来到刘姥姥上房,邱氏抬眼望去,便见一个身形干瘦的老太太坐在炕上,满头白发挽着纂儿,插着一头金花首饰,身上穿着石青绸袄,外面罩着酱色褂子,系着豆绿马面裙,黑缎花鞋,指上带两个金戒指,手上两只赤金镯子,衣襟前挂着一串银三事。

        这番打扮在邱氏看来可谓是不伦不类,充满了土财主的气息,心下不禁暗暗摇头,果然是小户人家出来的,上不了台面。

        不过邱氏城府极深,心下纵然鄙夷,面上却不动声色,只含笑陪着说话。

        刘姥姥极喜欢吴瑛,拉着到跟前说话,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眼,越看越满意,笑道:“这姑娘生的真标致,就跟那画上人儿似的,听说还读书识字?也不知将来谁家有福得了去。”

        吴瑛素来爱洁,被刘姥姥布满老茧的手拉着,几乎可以闻到老人身上腐朽的气味,

        心下十分不自在,又见她言行粗鄙,心中更是又羞又恼,却又不好挣脱,只能勉强忍耐着,装作不好意思低下头。

        好在刘姥姥也怕吓着了人家姑娘,说了两句话便松开了手。

        吴瑛这才松了口气,走回邱氏身旁坐下,不着痕迹用帕子擦了擦手。

        刘氏虽在说笑,却一直留意着吴瑛的动静,不经意间看到这一幕,眼中的笑意顿时淡了下来。

        黛玉在一旁同茹姐儿说话,也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秀眉微微蹙了蹙,到底没有说什么。

        吃了一回茶,杨伦夫人便笑道:“怎么不见珣哥儿?”

        刘氏正在出神,闻言方道:“他在前头待客呢,今日来的都是内眷,便叫他往前面去了,免得冲撞了。”

        邱氏笑道:“早听说你们府上的哥儿聪明伶俐,天赋异禀,小小年纪便中了举人,不如请来一见?”

        杨伦夫人也笑道:“今日也没外人,便叫珣哥儿过来见一见罢。”

        刘氏虽然因吴瑛方才的举动心下不快,但也没想过因这事就拒了这门亲,推辞了两句,便道:“既如此,我便打发人叫他过来。”

        说罢给丫鬟秋菊使了个眼色,道:“去请大爷来见过二位太太。”

        秋菊答应一声,出去传话。

        过不多时,便听外头丫鬟回话道:“大爷来了。”

        接着小丫头打起帘子。

        吴瑛忍不住悄悄抬头望去,便见一个年轻公子缓步进来,身上穿着件宝蓝缎镶边石青箭袖,头上束着银丝冠,生的眉目清朗,温文尔雅,不禁面上一红,飞快低下头去。

        王珣耳聪目明,早已将这一切看在眼里,面上只做不知,上前与杨伦夫人与邱氏见礼。

        邱氏见他生的俊秀,更兼气度过人,进退得宜,心下甚是满意,王家虽然是小户人家,教出的这个儿子倒是不错,这样的人才品貌,比大家公子也不差什么。

        王珣被看得浑身不自在,勉强陪着说了几句话,便寻了个借口告退。

        邱氏只当他害臊,见他如此守礼,心下越发满意。

        杨伦夫人看在眼里,心下暗

        暗高兴,看来这门亲事已有七八分成了。

        众人说笑了一回,便有丫鬟来回说酒菜备好了。

        刘氏便请众人移步,刘姥姥摆手道:“我老天拔地的,又不合你们的群,只让我在这里歪着罢,有什么好吃的送一两样过来便罢了。”

        刘氏只得依她。

        因这几日芍药开的好景致好,刘氏便特意将宴席摆在了花园中。

        如今正值四月,园中绿树成阴,桃红吐艳,柳绿垂丝。

        宴席便设在园子里的百花亭中,周围便是芍药花圃,红白相间,芬芳袭人。

        一时进入亭中,只见栏杆外另放着两张竹案,一个上面设着茶筅,茶具,各色盏碟,另一个上头摆着各色精巧果碟。两三个丫头煽风炉煮茶。

        杨伦夫人见了不禁赞道:“这茶想的很好。且是地方,东西也都干净。”

        刘氏闻言笑道:“这都是我们姑娘的主意。”

        邱氏闻言,忍不住又看了黛玉一眼,目光中满是打量。

        黛玉只低头与茹姐儿说话,浑不在意。

        一时入席坐定,仆妇丫头传上酒菜。

        今日酒菜都是黛玉与刘氏精心安排的,每一道菜中都含有一种花,汤品更是新巧有趣,连邱氏这般挑剔的人也忍不住赞叹道:“好巧的心思,以花入菜,难为怎么想来。”

        杨伦夫人更是十分喜欢,笑道:“这荷露酒真是清香爽口,连喝酒的杯子也这般别致。”

        刘氏心中得意,笑道:“这些也都是我们姑娘的主意。”

        吴瑛把玩着手中的酒杯,比寻常酒杯略小些,雕镂奇绝,一色山水树木人物,并有草字以及图印,十分精巧别致,细闻之下还有淡淡竹香,因向黛玉笑道:“林姐姐,这酒杯是竹子制的么?真真有趣!”

        黛玉放下给茹姐儿夹菜的公筷,淡淡一笑,道:“不过是竹根子抠出来的,不值什么。”

        吴瑛敏锐的发现黛玉待自己的态度不像方才那般亲切,顿时便有些不高兴,她自幼娇生惯养,在家中向来得宠,又因生的好,会做人,在外也不曾受过半点儿委屈,不料今日见了黛玉,容貌学识处处远胜自己,心

        下本就有些不自在,此时又见她忽然冷淡,更是不悦。

        她到底年纪小,脸上不免便带了些出来。

        黛玉只做不见。

        刘氏将这一切看在眼中,心下暗暗叹了口气,她先前看着这吴姑娘甚好,爽利大方,怎么没发现原来性子竟这般要强?

        看来这门亲事还要再细细商榷。

        一时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氏又请众人游园。

        今日天气晴和,春风习习,放眼望去,只见花木扶疏,绿苔白石,奇花异卉,竞相绽放,五色凤仙花如缀锦,引得群蝶纷飞。

        阵阵清风裹着花香拂来,众人只觉得一阵阵清幽芳馥之气直入丹田,清爽馥郁,沁人心脾。

        杨伦夫人忍不住赞叹:“好一派清和风景。”

        又逛了一回,方回到亭中,酒菜已撤下,重上了茶果。

        杨伦夫人因见那小面果子儿都玲珑剔透,各式各样,又拣了一朵牡丹花样的,笑道:“我们家里最巧的丫头,剪子也不能铰出这么个纸的来!”

        刘氏笑道:“不过模子做的精巧些,你若喜欢,回头我叫丫头收拾两盒子给你带回去。”

        两家素来亲厚,杨伦夫人闻言也没推辞,笑着谢了。

        用了些茶果,众人又各自更衣,杨伦夫人洗了手出来,便见黛玉正立在花圃前细赏一朵芍药花,人花两相映,真真犹如画中人一般。

        心中不由暗暗叹息,可惜了这样的神仙似的人物,偏偏命途多舛,日后也不知终身如何。

        正感叹间,忽见邱氏也走了过来,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道:“这位林姑娘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我瞧着这言谈举动,绝非寻常人家的姑娘,不知是个什么来历?”

        这样的容貌气度,实乃自己生平仅见,身边跟着的两个丫鬟亦是花容月貌,穿戴打扮与自己素日所见的千金小姐也不差什么,一看便是钟鼎之家的做派。

        只是她方才在心中想了半日,也想不通这是哪家的千金,心中实在疑惑,一时待刘氏更衣去了,便忍不住向杨伦夫人打听。

        杨伦夫人闻言微微一顿,笑道:“怎么忽然打听起这个来

        了?”

        邱氏道:“我只是心下疑惑,方才听刘太太说是他们家姑娘,却又说是姓林,其中可是有什么缘故?”

        杨伦夫人闻言,心想两家结亲,这事也不好隐瞒下去,不过为了黛玉名声着想,不好细说,忖度片刻,方道:“林姑娘不是王家的女儿,乃是前巡盐御史林海大人的千金,先时住在荣国府外家,因与珣哥儿投缘,便由先贾太君做主结了干亲,后来贾府坏事,珣哥儿便接了林姑娘回家住着。”

        邱氏听完这才恍然,随即又疑惑道:“我当初怎么恍惚听说这贾府的表小姐病逝了?”

        杨伦夫人一惊,忙笑道:“这都是外面以讹传讹,不过林姑娘自幼体弱,先前确实大病了一场,这两年才一直在庄子上静养。”

        邱氏闻言,若有所思,想起当初恍惚听说过的贾府传言,微微皱了皱眉,迟疑道:“不知这林姑娘可有了人家?”

        杨伦夫人闻言诧异地看了她一眼,摇头道:“这倒不曾听说,莫非你还想做媒不成?”

        邱氏勉强笑道:“不过白问问。”

        杨伦夫人只当她一时好奇,便也没有多想。

        一时宴毕,邱氏回到家中,不及换衣便叫了吴翰林过来,劈头盖脸道:“你可知道王家那位林姑娘什么来历?”

        吴翰林一时摸不着头脑,满头雾水道:“什么王家的林姑娘?”

        邱氏沉着脸坐下,将今日的见闻说了,道:“你说说这像什么话,又不是亲姐弟,还住在一处,瓜田李下的,也不知道避嫌!”

        吴翰林听了顿时皱眉,怫然道:“你胡说什么,人家是正经姐弟,哪有你说的这么不堪?!”

        邱氏听了越发气恼,高声道:“胡闹?我可是听说过这林姑娘的名声的,先时住在贾府时便同他们家的宝二爷有些传言,人人都说他们是一对,谁知到头来人家娶的却是薛家的姑娘,如今都二十多岁了也没人家敢要,说是书香世家出身,真真是辱没了读书人的风骨!

        这样一个天仙似的美人,又一直不出门子,日日住在一起,谁知道是存着什么心思,若是把女儿嫁

        过去,你能放心么?!”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