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红楼之板儿的种田生活 > 第89章 第八十九章

第89章 第八十九章

小说:红楼之板儿的种田生活作者:檀竹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7-20 18:51:03
吴翰林听了,  微微皱了皱眉,妻子的话虽不中听,但也有几分道理,  他虽相信王珣人品,但两人毕竟不是亲姊弟,林家姑娘若一直不出门子,  住在一处确实有些不成体统,  时间久了难免惹人闲话。

        邱氏见他沉吟不语,便知他听进去了,继续道:“我也不是不讲道理,只是事关瑛儿的终身,  容不得一点儿马虎。以咱们瑛儿的出身品貌,王家已经是高攀了,难道还要受这些委屈?”

        吴翰林想了想,道:“这些事情还可以商榷,王珣可是难得的少年俊才,依我看满京城里的世家子弟也没几个胜得过他的,  总不能因为你的一番揣测,  这桩亲事说不结就不结了。”

        王珣才干着实出色,人才品貌皆十分难得,  他好容易才相中了这么一位合心意的乘龙快婿,  说什么也不舍得就此放弃。

        邱氏闻言面色微微一沉,  道:“那依老爷的意思是答应这桩亲事了?”

        吴翰林见妻子面色不虞,  不由叹了口气,  劝道:“我知你素来心气高,想挑个根基门第才干样样出色的女婿,只是那些世家大族哪里看得上咱们,  差些的又委屈了瑛儿,倒是王家,各样都过得去,虽然根基浅薄了些,但王珣才干出色,品貌也极出挑,都堪配瑛儿。

        这世上本就没有十全十美之事,你也该为女儿想想,瑛儿都十六了,耽搁不了几年了。”

        邱氏皱了皱眉,她了解丈夫的脾气,大多数时候都十分好说话,然而若是真拿定了主意,谁也劝不了。

        吴翰林到底是一家之主,真拿定了主意,她再强势也没办法改变。

        再者她虽然不喜王家的暴发户出身,但对王珣倒是甚为满意,人才品貌都十分出挑,倒也不算辱没了女儿。

        思虑了半日,邱氏方妥协道:“老爷拿定了主意,我也不好反对,只是还得问问瑛儿是什么意思,到底是她自己的终身大事,须得她自己喜欢才好,若是她真愿意,我再寻个时机同王家商议。”

        吴翰林见

        她想明白了,心下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只是到底有些不放心,嘱咐道:“王家虽是小户人家出身,但如今也改换了门庭,素日往来还是得注意些,那林姑娘的事你也委婉些说,别失了礼数。”

        邱氏因出身之故,素来有些自视甚高,这些年对女儿的亲事左挑又拣,以致吴瑛高不成低不就,好容易遇上王家,吴翰林实在担心她一时犯左性,把好好的亲事折腾黄了。

        邱氏撇了撇嘴,道:“知道了,我心里有数。”

        当下邱氏便去了吴瑛房中,挥退房中服侍的众人,将吴翰林的意思说了,道:“原本依我的主意实在不想答应这门亲,只是你爹喜欢得紧,如今便问问你自个儿是什么意思。”

        吴瑛行事爽利,杀伐决断,说起自己的终身大事也毫不扭捏,闻言便道:“横竖这会子也没有外人,我也同妈说实话,我倒是觉得王家不错,根基虽然浅薄了些,但也未必是坏事,至少没那么多规矩。

        况且从今日的宴席来看,王家家境颇为殷实,只怕比咱们家也差不了多少,也不必担心日后受委屈。

        再者王珣年纪轻轻就取得了功名,可比那些依靠祖荫的纨绔子弟强多了。”

        吴瑛不像母亲那般自视甚高,她看得十分明白,他们家虽然是书香门第,但也只名声好听而已,京中比他们家强的人家多不胜数。

        翰林固然清贵,然而相对的也十分清贫,吴瑛素日跟着邱氏管家,对家中的账目十分清楚,库中金银和田庄商铺加起来,满打满算也不过三四万两银子而已。

        她终究只是女儿,父亲母亲虽疼她,但最看重的还是两个哥哥。

        前头两位兄长娶妻的花费都只二三千两,她出阁的嫁妆也有限,能有三千两银子便已经顶天了。

        她除了容貌之外,根基、门第、嫁妆,样样都比不上那些大家千金,那些侯门公府根本看不上他们家,即便有愿意结亲的不是庶出就是旁支。

        她知道素日不少人暗中说她眼高于顶,她也不与别人一般见识,她对自己

        的将来一直早有谋划,京城王孙公子虽多,却多是些纨绔子弟,文不成武不就,全靠祖荫过活。

        与其嫁入高门当庶子媳妇,伺候几层婆婆,倒不如寻一个有功名的读书人,最好是人口简单,家境殷实的人家。

        王家正合她的心意,刘氏性子也软和,又只有一个儿子,不用应付那些姑嫂妯娌。

        最重要的是王珣不仅才华出众,长得也十分俊秀,满京城里似王珣这般的年轻俊才实在寥寥无几,实在是难得的如意郎君。

        至于邱氏所说的林家女,她一点儿也不担心,只要她过了门,以她的手段,自有法子料理。

        邱氏听了女儿一席话,便知道她已拿定了主意,叹了口气,道:“罢了,你素来是个有主意的,既然你喜欢,妈也只得依你了。

        不过即便你中意王家,面上也别露出来,不然让他们知道了还以为咱们上赶着他们家,越发要得意了。”

        吴瑛自然明白,闻言扬起笑容,搂住邱氏的手臂,撒娇道:“还是妈疼我。”

        邱氏拍了拍女儿的背,微笑道:“妈不疼你疼谁,放心,你只安安心心等着,其他的妈都给你料理妥当。”

        她对王家勉强还算满意,只是对于黛玉,却始终心有芥蒂。

        心里已打定主意在定亲前要将此事解决了,不然她可不放心叫女儿嫁过去。

        另一边,王家众人也在细说今日之事。

        狗儿率先问板儿:“你今日也见到吴家姑娘了,这门亲事你是什么意思?”

        王珣摇头道:““我看不大妥当,吴家乃官宦人家,又是书香门第,咱们家只怕高攀不上。“

        今日虽然只见了短短一面,但他已看出那吴夫人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对方虽然掩饰的极好,但目光中那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感觉却瞒不过他的眼睛。

        至于吴家姑娘,他倒没有细看,不过这样的母亲,想想也知道会教出什么样的女儿。

        狗儿顿时皱眉,忽听刘氏道:“我的意思同板儿一样,这门亲事先不急着定下,

        缓缓再说。”

        狗儿闻言一怔,心下有些不解,道:“你先前不是对吴家姑娘赞不绝口么,怎么又改了主意了?莫非有什么不妥当?”

        刘氏想起白日吴瑛嫌弃刘姥姥的一幕,不禁冷哼一声,道:“先前倒是我看走了眼,这吴姑娘小小年纪,倒是有些城府,全然不像素日见到的那般爽利随和。”说罢便将今日见到的情景原原本本说了。

        王珣听完,顿时沉下脸,皱眉道:“果真如此?”

        刘氏点头道:“我亲眼所见,还会有假?”

        狗儿也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只是想起吴家的门第,终究舍不得,便道:“这吴姑娘是官宦人家的小姐,素来娇生惯养的,自然讲究些。”

        王珣却已彻底对这吴姑娘没了好感,淡淡道:“我看人家压根看不上咱们寒门小户的,如今尚未结亲便是这般嫌弃模样,日后若真过了门,还指望有和睦日子过?”

        虽说这只是小事,但由小见大,一个人的品性如何从这些细节便可看出来。

        他并不在意未来的妻子是什么身份,但如果连尊重他的家人都做不到,那这亲不成也罢。

        这回刘氏也站在了儿子一边,道:“俗话说娶妻娶贤,板儿日后又是要科举做官的,可不能娶个不明事理的媳妇回来。”

        狗儿见母子俩都是一个口气,无奈叹了口气,想了想,向刘氏道:“虽这样说,也不能因这一件小事便拒了亲事,依我看不如这样罢,合八字的事先缓一缓,赶明儿你再向杨夫人细细打听一下吴家的情况,若是果然不妥,便罢了。”

        原本依着规矩,男女两家相看后如果都有意,下一步便是合八字,若八字相合,接着便是交换庚帖,正式定亲。

        刘氏答应一声,道:“这样也好,无论亲事成不成,也别得罪了人家。”

        王珣此时才松了口气。

        次日,刘氏便递帖子去了杨府,王珣先前请了两日假,今日也不必上学,正打算去外头逛一逛,忽然朗月过来回道:“爷,外头有一位张管事求见。

        ”

        王珣一怔,道:“哪位张管事?”

        朗月道:“对方拿的是怀远将军府的帖子,只说是奉命而来,不过奴才瞧着不像是军中之人,倒像是宫里出来的。”

        王珣闻言一惊,怀远将军可是延宁郡王的外家,当下忙命请去书房,换了衣裳去见客。

        一时见了面,王珣留心打量,只见来人约莫四十来岁,面白无须,心下便猜到了些,拱手见了礼,道:“不知大人如何称呼?”

        那人亦回了礼,微微一笑道:“杂家张远,今日是奉延宁郡王之命来给王公子送东西的。”

        说罢命跟着的两个仆从抬上一个描金箱子,打开一看,却是满满一箱金子。

        王珣吃了一惊,道:“王爷此举是何意?”

        张远笑道:“王公子不必惊慌,王爷说先前多亏了公子出谋划策,才建起了羊毛作坊,不仅安置了一大批伤残兵士,解决了朝廷的后顾之忧,还为国库添了一大笔进项,这些金子是奖赏公子的,共是一千五百两金子,还请公子点收。”

        王珣听了,这才知道缘由,心下微松,道:“为朝廷分忧本就是学生的分内之事,不敢居功,况且当初也只是动了动嘴皮子,不过是举手之劳,这些金子实在是愧不敢当,还请大人收回。”

        张远见王珣不肯收,知他心存顾忌,便笑道:“王公子不必过谦,这原是你应得的,当初的主意是你出的,便是朝廷也不能堂而皇之的据为己有,况且这事不只是王爷的意思,也是经过万岁爷首肯的,只是先前京中事多,未免惹人注意,给王公子带来麻烦,拖到今日才送来。”

        王珣闻言,心念电转间才想明白了些,看来这羊毛作坊的利润比他想象中要大,不然延宁郡王不会这么大方赏他一箱金子,这些钱算是买断羊毛编织法的费用,二来也延宁郡王的示好之意,他深知若非对方为他出面,皇帝是绝对不会想起给他奖赏的。

        他虽不愿掺和储位之争,但也

        没必要得罪一位王爷,对方有意示好,理由又光明正大,他若一味推辞反倒显得不识抬举。

        横竖这事在皇帝面前过了明路,倒也不必担心别人说他别有用心。

        想到此处,王珣便道:“既如此,那学生就厚颜收下了。”

        张远这才笑了,道:“王公子是个爽快人,杂家也好回去复命了。”说罢起身告辞。

        王珣给朗月使了个眼色,朗月会意,将方才就预备下荷包的塞给张远,道:“辛苦大人跑一趟,这是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还请笑纳。”

        张远一接过荷包便觉沉甸甸的,面上笑容愈深,暗道这小王举人会来事,口中却笑道:“不过是奉命跑跑腿,哪里敢当公子厚赏。”

        王珣微微一笑,道:“不值什么,大人且拿去打杯酒吃罢。”

        张远又假意推辞了两句,这才收下了,满面笑容的告辞。

        一时回到书房,清风朗月二人合力将箱子里的金子清点了一遍,回话道:“大爷,这里头都是二十两一锭的金元宝,拢共是七十五锭,正合一千五百两,爷看如何处置?”

        饶是两人跟着王珣见多识广,看到这满满一箱的金元宝还是有些眼晕。

        王珣也被这满目金光刺的眼睛生疼,忙摆手命两人关上箱子,道:“抬去上房罢。”

        狗儿正在核账,冷不丁见王珣带人抬了一箱金子过来,顿时大吃一惊,愕然道:“你这是从哪里弄回来的?”

        王珣见状便知他误会了,忙道:“这是朝廷赏的。”说罢便将缘由说了。

        狗儿这才松了口气,立时又眉开眼笑起来,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好小子,倒是比你爹还强,不声不响便赚了一万多两银子回来,还在万岁爷面前挂了名,真给咱们家挣脸!”

        王珣见他高兴地都快找不着北了,不禁失笑,提醒道:“爹,这些金子该如何处置?是收进库里还是存到钱庄去?”

        狗儿这才冷静下来,想了想,道:“这是你自个儿凭本事挣来的,便由你自己收着罢,不

        必归入官中。”

        王珣闻言一怔,摇头道:“我手上还有些银子,使不了这么些。”

        这些年他将一些新鲜又不出格的点子陆续卖给别的商铺,也得了不少银子,加上每年铺子里的年终分红,还有刘氏与黛玉也时常贴补,攒下了一笔可观的私房钱,至今也有四五千两银子,足够他素日使费了。

        狗儿闻言摆了摆手,道:“咱们家不缺你这点银子,你眼看着都要成家了,也该存些体己了,日后给你媳妇买衣裳打首饰,花钱的地方多着呢,你现在那点银子够做什么的,快收好罢。”

        这些年他们家外头瞧着不显山不露水,其实做生意可赚了不少,胭脂水粉口脂这些东西虽看着不起眼,实际上利润十分丰厚,尤其是王珣做出的那些些新鲜颜色花样的口脂面脂,十分受欢迎,基本上各地的商铺都是在他们家的作坊进货,每年单这一项的利润便有上万两银子。

        加上当初卖香露方子得的那五万两银子,他们家已经攒下了近二十万两的家底。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来迟了,这几天三次元事情太多,之后会将欠的更新补上。

        感谢在2021-04-21  23:37:06~2021-04-25  21:38:5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见愁家的大白鹅  10瓶;璺璺、阿筝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