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红楼之板儿的种田生活 > 第112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

第112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

小说:红楼之板儿的种田生活作者:檀竹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7-20 18:55:09
众人闻言尽皆色变,  崔嬷嬷更是吓得魂飞魄散,急道:“我的好郡主,这样的话可不能乱说,  要是传出去可不得了!”

        哪有未出阁的姑娘家会说这样的不知羞耻的话,  叫人知道了这脸面还要不要了!

        安宁郡主却打小被溺爱着长大,  从不在意这些什么规矩体统,  环视众人一眼,  哼了一声,  道:“有什么大不了的,  谁还敢出去乱说不成?”

        众人都忙低了头,皆不敢言语。

        崔嬷嬷素知安宁郡主脾性,  偏偏身为教养嬷嬷又不能不管,  不然一旦安宁郡主闹出丑事,她这个当嬷嬷的头一个该死,想到此处,崔嬷嬷心念电转,  忙陪笑道:“她们自然不敢,不过事关郡主的终身大事,  依老奴看还是要问过公主的意思,  若是公主也答应,郡主行事也便宜。”

        如今阖府上下也只永乐公主才制得住这个小祖宗。

        安宁郡主听了,目光顿时一亮,  抚掌笑道:“嬷嬷说的是,  我竟糊涂了,  有祖母她老人家出面,再无不成的。”

        说罢便兴冲冲往永乐公主的慈安堂去了。

        慈安堂中,永乐公主正歪在榻上听两个女先儿说书,  双目微合,一个容貌俏丽的丫鬟跪在一旁轻轻捶腿,另有两个丫鬟立在后面打扇。

        忽听见外头传话说郡主来了,永乐公主睁开眼,挥手命两个女先儿退下,便见孙女儿一阵风进来,顿时笑逐颜开,招手笑道:“珠儿这会子怎么过来了?快到祖母身边来。”

        原来安宁郡主姓郑名玉珠,乳名便换做珠儿。

        郑玉珠虽骄横,却不是蠢人,在永乐公主一直都十分伶俐嘴甜,当下上前在榻边坐下,挽住永乐公主胳膊,撒娇道:“孙女儿看上了一个人,想招他为郡马,特来求祖母做主。”

        永乐公主闻言毫不在意,也不觉得孙女这样的言行出格,只笑道:“我当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原来是为这个,是哪家的儿郎?”

        郑玉珠心下一喜,忙道:“便是今年的新科探花。”

        永乐公主闻言有些诧异,

        道:“新科探花?是什么来历?”

        永乐公主如今上了年纪,已不大关注外面的事,前些时日又身体不适,一直在府中将养,不曾出门,故而也没听说过今年春闱的新闻。

        郑玉珠忙将打听到的消息一一说了,道:“他虽是寒门出身,却才华横溢,比那些空有出身的纨绔子弟强一百倍,听说连圣人都十分赞赏,会试钦定为亚元,殿试点为探花,还亲自给他赐字呢!这样的青年俊才,满京城里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了。”

        永乐公主初时不以为意,听到后面却不由得有些惊讶起来,圣人的脾气她最了解,生性冷酷多疑,对一众儿子都甚少和颜悦色,还从没见过他对哪个臣子这般恩宠。

        这个王珣定然是有什么过人之处,才叫圣人对他如此器重。

        想到此处,安乐公主不禁心中一动,她因与圣人一母同胞,这些年才得享尊荣富贵,连带着一干儿孙也比别的宗室子弟体面,但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几年圣人的身体每况愈下,一旦换了新君,这一切的恩荣也就不存在了。

        因此这些年来她一直暗中支持五皇子,为的就是希望能博个从龙之功,延续府里的荣耀。

        不过满府的儿孙皆是自幼享乐惯了,没一个能拿得出手,若是能给珠儿说上这个女婿,五皇子便添了一大助力,日后也能帮衬府里一些。

        至于与潘家的亲事,她全不在意,何况只是口头约定而已,又没正式定下,到时候许他们一点子好处。让他们知难而退就行了。

        永乐公主生来便身份尊贵,唯我独尊惯了,潘嵩只区区一个翰林掌院而已,不过名声好听些,并没有什么实权,根本不入她的眼。

        郑玉珠见永乐公主沉吟不语,以为她不同意,顿时着急起来,搂着永乐公主的胳膊摇晃个不停,撒娇道:“祖母,我好容易才看上一个人,您就依了我罢!”

        永乐公主失笑,拍了拍她的手道:“好了,我答应便是了,别摇了,我这把老骨头可禁得不起你这样揉搓,回头我便寻个机会向圣人请旨赐婚,

        这样一来既体面又尊贵,潘家那边也不必担心了。”

        至于王珣会不会愿意,永乐公主全然没有考虑,能娶郡主为妻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王珣不过一寒门小儿,怎么可能会不愿意。

        郑玉珠大喜过望,急切道:“那祖母您什么时候进宫请旨?!”

        潘王两家定亲了又如何,届时圣旨赐婚,他们不依也得依。

        永乐公主摇了摇头,道:“稍安勿躁,前些时日圣人才因朝臣谏言立储一事气得犯了头疾,这几日西海沿子又出了事,如今正是烦乱之时,听说昨儿连皇后都得了不是,这时候去说这个岂不是白讨个没趣?

        此事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回头等圣人心情好了,我再寻个恰当的时机提出来,才能成事。”

        这两年圣人的身体时好时坏,性子也越发喜怒不定,有时连她也摸不透,这当头更不愿去碰壁。

        郑玉珠却还是不放心,嘟囔道:“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永乐公主无奈叹气,道:“潘家女儿尚有服在身,今年之内都不可能正式定亲,用不着担心。”

        这个孙女也是被她娇惯坏了,心性见识还是同小孩子一般。

        郑玉珠这才勉强放下心来。

        永乐公主素知这个孙女的脾气,正色道:“此事有我料理,你可不许使性子在外头胡来,在府里随便你怎么样都使得,若是在外面胡来,坏了咱们府里的名声,别怪祖母不饶你。”

        郑玉珠被说中了心事,不敢再言语,忙陪笑道:“孙女儿知道,祖母放心。”

        王珣并不知道自己被人惦记上了,他这些时日忙得不可开交,连回家的功夫都没有,接连几日吃住都在衙门。

        原来这两年西海沿子时常发生匪乱,海寇更是屡禁不住,数日前西海传来急报,一大批海寇集结上岸,在沿海一带府城□□掳掠,接连烧毁十一处县衙,消息传来,满朝震惊。

        长康帝更是震怒不已,决意剿匪,命神武将军冯唐领兵,择日南下。

        如今兵部,户部各衙门都忙乱起来,王珣钟鼎三人也被抓

        了壮丁,被抽去户部帮忙筹备粮草事宜。

        这日好容易忙完,王珣终于松了口气,将事情交接完,得了一日假,便回到家中歇息。

        此时已是近午时分,王珣洗漱后换了件家常天青色纱衫,便往刘氏房中去。

        众人都正在刘氏上房吃西瓜,见王珣进来,刘氏不禁笑道:“可算是回来了,这些时日成天早出晚归的,连说句话的功夫也没有。”

        早有小丫头搬了椅子过来,王珣坐下,吃了两块西瓜,犹不解渴,又倒了碗冰镇酸梅汤,仰头咕咚咕咚一口气干了。

        刘氏看得心疼,忙道:“慢些喝,仔细呛着。”

        王珣放下碗,方擦了擦额上的汗,道:“户部的事已经忙完了,衙门里给了两日假,总算可以在家歇歇了。”

        刘氏瞅了他一眼,有些发愁道:“你还说呢,你瞧瞧你,忙了这些天,脸都黑了好几圈,身上也瘦了。”

        时人以肤白为美,不论男女,都喜涂脂抹粉,王珣原本也生的白皙俊秀,谁知忙了一圈回来却黑了好几层。

        王珣丝毫不在意,拍了拍胳膊笑道:“妈别看我瘦了,力气可是见长了许多,况且男子汉大丈夫,黑些才好,又不是姑娘家,要那么白嫩做什么。”

        王珣对那些世家子弟们敷粉簪花的习惯是敬谢不敏,打死也不肯随波逐流。

        众人也皆知他的脾气,听了都忍俊不禁,黛玉也忍不住笑道:“看着虽黑瘦了些,却越发显得精神了。”

        王珣听了十分得意,笑道:“还是姐姐有眼光。”

        刘氏又是好气又是好笑,道:“你还得意上了,回头赶紧给我好生养养,不然这黑不溜秋的样子叫人看了像什么话。”

        王珣嘻嘻一笑,正欲说话,忽见一个婆子满头大汗进来传话:“大爷,门外来了一位公公,说是圣人传召,请大爷即刻进宫!”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