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止境 > 第六十三章 请夫子原谅弟子

第六十三章 请夫子原谅弟子

小说:止境作者:陈长安字数:3004更新时间 : 2020-08-03 10:43:34
吴老头谨慎地问道:“你小子没透漏风声吧?”

陈长柏白了一眼,没好气地说道:“放心,没人知道你吴老头肾虚,紫凤楼那头的姑娘更不会知道。”

吴老头呸了一声反驳道:“谁肾虚了?我这叫阴阳失和,你小子注意言辞!”

陈长柏作势便要收回那两剂补肾良方,谁知吴老头眼疾手快将其收入囊中,又在屋里翻出一只老旧药罐,开始倒斗煎药。

吴老头风风火火的样子,陈长柏看着就觉得好笑,此地无银三百两,吴老头要说他自个没有肾虚的毛病,他陈长柏第一个不信。

陈长柏清了清嗓子道:“吴老头,跟你商量一桩买卖怎么样?”

吴老头一边往院子搬去泥炉,一脸嫌弃地说道:“你小子有好事还能惦记上我?说句实话我真不大相信,该不会是些偷鸡摸狗见不得光的事吧?”

陈长柏也闲庭信步地来到院子中,开门见山道:“有人出高价钱,请你铸一把剑,你看成不成。”

吴老头解开包裹药方的牛皮纸,呵呵笑道:“出一百两还是一千两?”

陈长柏随即摆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道:“我说吴老头,目光能不能看得远一些,不当那井底之蛙?只要你能够答应那人的请求,多少银子都不过是个斤两罢了。”

吴老头听出了一些味道来,颇有意味地哦了一声:“这么说除了银子之外还有别的什么东西作为报酬?比如说那些千金难买价值连城的宝物?看来你小子在接下这桩买卖的时候,可没少饱中私囊啊?”

陈长柏自知说漏了嘴,嘿嘿一笑:“瞧你说得,请人做媒尚得要还一封媒人红包,替人跑腿还得收跑腿费呢,这都是规矩懂不懂?我帮你接下了这么一桩大生意,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罢?”

吴老头把药材哗哗倒进药罐,又往里倒进五碗清水:“说说看你小子到底是看上了人家哪样宝贝?”

陈长柏将那颗龙珠的隐情及遭遇全告诉了吴老头,又掏出素袍公子当做订金相赠的温润美玉。

陈长柏并不打算有所隐瞒,如实说道:“这便是这桩买卖的定金,它能多多少少替我压下那股蓬勃留意的真龙之气。”

吴老头拿起玉佩细细端详,目光变得古怪离奇:“若是这桩买卖成了,你对那人而言可是大恩人啊,事成之后应该不止这些吧?”

陈长柏点头说道:“那人还答在应事成之后,以一株苦海金莲当做报酬。”

吴老头听后沉默不言,眉头间泛起凝重之色。

陈长柏突然想起了什么,又说道:“对了,那人自称是天盛京城人士,姓龙。”

吴老头陷入了沉思,呢喃道:“京城人士,姓龙?”

陈长柏附和道:“他还说他是知县大人的挚友,受邀游历至此”

吴老头恍然大悟,便又问道:“那人只是让我铸一把剑这么简单?应该还有别的什么要求吧?你小子说话可不能话到舌头流一半,更不能昧着良心黑白通吃,他既然要请我铸剑,那为什么不亲自登门求剑?”

陈长柏有些为难,忸怩半天才说道:“的确是有。。。所以那人才让我来探探口风嘛,谁不知道你吴老头的性子,视钱财如粪土,人家可不敢恭维,要是亲自登门拜访还不是给你一扫帚撵出门去。”

吴老头没耐心地瞪了陈长柏一眼:“说重点。”

陈长柏喉咙微动咽了口唾沫道:“他的条件是要用那只天工剑炉铸剑。”

吴老头勃然大怒,直截了当地答道:“你回去告诉他,这桩生意做不成了,纵是金山银山堆在门前,我吴九剑也无福消受,我吴九剑断不会去做那断子绝孙的阴损勾当。”

吴老头喋喋不休道:“他娘的都什么玩意,呸。”

陈长柏哑然无言,虽然他对吴老头的反应早有预料,却没想过吴老头竟会拒绝得如此干脆利落,还莫名其妙地大动肝火,不就是借那座剑炉一用,竟成了断子绝孙的阴损勾当,莫非那座剑炉除了会说话之外,还有什么特别之处?

陈长柏本来还想使出软磨硬泡的杀手锏,可细想后觉得吴老头不是耳根松软之人,这一招对他似乎不太管用,便只好暂时‘避其锋芒’,灰溜溜地离开了石头巷子,待过上几日吴老头的火气消了,再来磨一磨。

接下来陈长柏要去学塾一趟,也因此做好了皮开肉绽的准备,恰好今日是学塾的假日,所以路上不见有行色匆匆的学子。

小镇的清早时分唯鱼市最热闹,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句老话准没错,镇子里靠赶海营生的百姓早早就到了鱼市占地开摊,而每家每户掌柴米油盐的妇人都有起早赶集的习惯,因为鱼市讲究个新鲜,去晚了就只剩下些‘残羹剩饭’。

所以这个时辰点长街上难免有些冷清,陈长柏走在街上竟是半天看不见一个人影,一路走到苦海河边,杨柳依依青莲似海,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

陈长柏心意微动,猛地回头一看,看见一道黑影没入身后的巷弄之中,陈长柏轻皱眉头,双手揉了揉眼睛,再次投出目光却发现那条巷弄空无一物,心想多半是昨夜的酒意还残余未散,所以才心生幻觉。

快来到那座熟悉的院落时,陈长柏缓缓停住了脚步,心中犹豫忐忑不定,倒不是因为忌惮那把能让人皮开肉绽的子规尺,而是他于心有愧内疚不已,最后经过一番天人交战,陈长柏还是迈出了步子。

与往常一样,到了时辰点学塾的大门便会牢牢紧闭,这条规矩是老夫子亲自定下的,防的正是陈长柏这种三心二意的顽劣学生,只不过今日是假期,闻不见朗朗书声。

陈长柏正要敲响学塾的大门,才发现两扇木门并没有上锁,不过是虚掩起来罢了。

咯吱推开大门,眼前是整齐有序的桌椅,上首处便是老夫子的讲台,老夫子向来不爱坐着讲学,他说坐着讲学问容易犯困,而且站着学问更容易融会贯通,这是老夫子自成一派的金石良言,所以他时常在讲台上一站便是一日。

看见眼前熟悉的情形,想起不久后这座桃李满天下的院落将不复存在,陈长柏百感交集。

夫子常说,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可他连世间八万字这道苦头都吃不得,当真能够成为站在云端的盖世剑客吗?

陈长柏豁然开悟,老夫子之所以要他们严于律己束身自重,除了学习这世间的学问之外,更多的是要让他们懂得刻苦耐劳这个道理,其实读书和修行都是一样的。

老夫子也说过这叫天道酬勤。

陈长柏穿过讲台,离开博学斋后,轻声细步地来到内堂,他并非是怕惊扰了夫子的美梦,镇子百姓皆言老夫子堪称‘读书人之楷模’并非浪得虚名,无论是在品格德行、知识学问还是严于律己上,老夫子乃当之无愧的大家,虽已年近权朝仍每日挑灯夜读,三更而息鸡鸣而起,无论严寒酷暑一如既往。

老夫子也有索隐行怪的时候,谓‘静养端倪,格物致知’,就曾试过对着竹子不吃不喝三天三夜,最后昏倒在内堂中。

眼下已是清早时分,老夫子约莫已在翻书念诗了。

果不其然,当陈长柏来到内堂时,便看见老夫子在静修早课,捧着一本有些泛黄的书籍一目十行。

虽四下并无旁人,但老夫子依然正襟危坐,不失为君子风采。

老夫子似乎并没有注意到动静,依旧全神贯注地阅读书籍,陈长柏不好出声打扰,就站在内堂的门口静候回应。

大概一个时辰过去,老夫子的早课总算是结束了,徐徐合起手中的书籍,将其整齐有序地放回一尘不染的书桌上。

老夫子微微抬首平淡道:“你来了啊?”

在此期间即使陈长柏站得腰酸背痛,却仍是不敢发出一声异响,对读书人而言扰了读书的雅致与砸了人饭碗如出一辙。

直到老夫子开口,陈长柏才敢出声答应,规规矩矩地来到书桌旁。

老夫子起身来到书架前,抬头望着那些被他视若宝贝,‘供奉’在书架上的书籍:“好久不见啊陈长柏,可终于想起为师来了?说罢,来找为师所为何事?”

陈长柏等不来皮开肉绽的子规尺,噗通跪在了地上一言不发。

老夫子分明听见了动静,却没有回过头来,就这么任由少年跪在地上,随手拿起一本书籍翻阅起来。

陈长柏低着头说道:“夫子,弟子全都知道了,不久后你们就要离开小镇返回观湖书院,弟子今天是来向你道歉的,弟子愚钝未能体会到夫子从前的良苦用心。”

老夫子仍是没有转过身,目光也没有落在书中的文字上,而是在书架上神游。

陈长柏眼中的光芒明灭不定,伏倒在地恳求道:“请夫子原谅弟子之过。”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