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止境 > 第六十四章 夫子的谆谆教诲

第六十四章 夫子的谆谆教诲

小说:止境作者:陈长安字数:3468更新时间 : 2020-08-04 22:17:42
老夫子终于开口,轻声说了句:“人谁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陈长柏的眸子间重现神采:“都说忠言逆耳,从前弟子却不以为利于行,以为书中的学问和夫子的道理一成不变,都是些刻板无用的东西,直到现在弟子才明白,原来夫子的道理是真正的金玉良言,不仅句句鞭辟入里亦是引路明灯,弟子记得夫子成说过‘凡事都得有始有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还请夫子准许弟子重回学塾,继续听夫子教学问讲道理,直至夫子离开镇子那一日。”

老夫子缓缓回过身,平静如水地说道:“其实为师一直以来教的不是道理,是规矩。”

以陈长柏的火候自然未能一点即通,老夫子无疑是在对牛弹琴,只是老夫子觉得这头倔牛终有朝一日会开窍,甚至是遇水化龙,所以他愿意静下心来,给陈长柏讲一讲他所说的规矩。

老夫子移步来到那副棋盘前,在一只蒲团上盘膝而坐,示意陈长柏也一同坐下。

两人隔着棋盘对坐,老夫子先执着黑子落于‘天元’,作为老夫子门下的学生,其实陈长柏的棋艺在夫子的一众门生中首屈一指。

棋术一门除了精湛棋艺外,尤为讲究心性,这也是老夫子格外看重陈长柏的原因之一,只可惜陈长柏不爱下棋,饶是棋艺果然,亦从不曾赢过老夫子一把,所以一直觉得这是一门很无趣的较量。

老夫子点了陈长柏一眼,陈长柏心领神会地执起白子落下。

棋盘纵横十九,共三百六十个交叉点,两人手起子落,棋盘四角星位上交错放上了黑白两枚座子。

围棋对弈时,会先在棋盘四角星位处交错放置黑白棋子,谓之“势子”,也叫座子,放置“座子”,则彼此均不能借角固守,就好比群雄逐鹿,必思奠定中原,绝不肯偏安一隅。

紧接下来黑子白子轮流应声落下,互成攻守。

老夫子拈起一枚黑子,置于手中轻轻婆娑:“规矩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比如这副棋盘与这些棋子,透明的琉璃落在纵横交错的棋盘上,皆因规矩而成定数,这天下也是一样,无规矩不成方圆。”

老夫子又道:“在这天底下有许多规矩,有借有还是规矩、替天行道是规矩、知恩图报是规矩,投桃报李亦是规矩。”

陈长柏手执黑子徘徊不定,其实是在琢磨着老夫子的一字一句,甚久才找出落子之隙,嘴里念念有词。

“下,平,位三九路。”

“上,入,位三六路。”

少年出手棋下,白子旋即扭转颓势,出其不意地占据了上风。

老夫子虽是执黑先走,但十数手过后,先手的优势已荡然无存,再下十数手,先手的优势已经转至陈长柏这边了。

老夫子的目光之中充满赞许,他知道少年开始认真了:“为师的规矩只有三句话,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

接下来,老夫子发力,黑子如入无人之境,连下数招妙棋,优势再次倒戈相向:“为师希望不管这世道如何邋遢污秽,你都能够守住那颗一尘不染的心。”

待到五十手之后,深谙其道者几乎都能看出眉目来,陈长柏棋艺虽有青出于蓝的意思,但与始终正坐如松的老夫子相比,还是相距甚远,不过见招拆招之智则让人眼前一亮。

两人又下了数十手,老夫子连下两着妙手,同时吃掉了陈长柏处心积累的布局,陈长柏登时陷入了困窘:“至于该如何去恪守本心,为师再赠你八个字,格物致知,止于至善。”

沉思良久,陈长柏拈子直下,转守为攻,反吃了两枚黑子。

老夫子满脸欣慰,抚须问道:“为师所言你可通透无阻?”

陈长柏停住落子的动作,如实道:“学生慧根愚钝,尚未能透彻其中深意,不过夫子放心,弟子定会将此番教诲铭记于心时刻警惕。”

老夫子却道:“学问宜兴不宜久,来说说看,到底是哪些地方未能透彻?”

陈长柏将白子放回棋盒中:“单从望字生义去理解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之意的确不难理解,比如知行合一,学生便会理解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事事务必学以致用,而致良知应该就是高举善心之旗的意思,至于心外无物,学生始终未能参透,难道说天底下还能有心外之物、心外之理吗?。”

老夫子双手拢袖,耐心解答道:“知行合一之意,乃知即是行,行即是知之义,而非先知而后行,比如说孝悌一事,并非知孝而去孝,而要心孝而孝,见到父亲自然就知道孝敬,看见他人祸事自然就知道恻隐,简单地说这‘行’要从‘走心’开始,心、行、知三合一,方可称作知行合一。”

老夫子细心点拨:“而致良知之义,高举善心之旗未免有些太过虚无,其实致良知也可以理解为大学中明明德之义,为师总结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所以务必时时刻刻格正自身,战胜私欲,将心里的良知发光发亮。”

陈长柏不解道:“夫子此说何故有点像佛家‘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说,与‘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之争?”

老夫子笑道:“你是指外儒内禅?”

陈长柏没有说话,也不敢妄下定论。

老夫子没有以此展开辩论,只是平静地答了一句:“在为师看来,是儒是禅其实没有那么重要,人人是圣人,人人有良知,此方为致良知。”

陈长柏茅塞顿开。

老夫子继续解开陈长柏的疑难杂症:“至于心外无物之意,你只需记住心即是理,若是你心中有理,这天底下还能有心外之物、心外之理吗?所以便有欲修其身先正其心一说,本色不改,不忘初心,便能守得住自己的心。”

陈长柏摸着下巴似懂非懂地问道:“格物致知止于至善之法,该如何去格物,如何去至善?”

老夫子微微挺直腰杆,犹如沧桑古松:“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老夫子又道:“止于至善所指乃极致之境,道理之尽头,所追求的事事物物之止境,而格物致知之义更浅显直白,知,乃知善恶,格,便是一个格子,用这个善的格子去框各种事物,对得上就是善,对不上就是恶,需要匡正匡正,格物是止于至善的功夫,懂得了止于至善,就自然明白了格物之义。”

陈长柏豁然开悟,深深一楫:“学生记住了。”

老夫子温颜微笑,点头说道:“记住,往后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越过规矩,棋盘如人生,也好比这天下的规矩,棋子便如你走的路,一子错满盘皆落,切莫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陈长柏将此教诲牢牢记下。

最后,老夫子落下一子,胜负分明,陈长柏再拜再楫,五体投地。

端正行过楫礼后,陈长柏再次请求老夫子让他重新回到学塾。

这一次老夫子却摇了摇头,老夫子神采奕奕地说道:“陈长柏,你的路不在学塾中,你该去走属于你的路了。”

陈长柏恍然大悟,两行热泪滑过脸颊,其实他曾在镇子老人那有过耳闻,如今那位被供奉在葫芦镇头的城隍爷,曾是古老夫子的学生,得夫子之师恩平步青云。

虽然陈长柏对老夫子苦苦支撑小镇气运一事并不知情,但一切从陈长柏被赶出学塾开始珠连成线,老夫子之所以如此煞费苦心,为的便是让他真正斩断心中的牵绊,心境圆满,从而坦坦荡荡地踏上修行之路。

此乃为人师表。

老夫子是真正见过这座天下的圣人,与老夫子相比,镇子中那些所谓的高人不值一提,在陈长柏的眼里老夫子才是真正的人外人。

至此,陈长柏才是真真正正地领略到老夫子的良苦用心。

陈长柏再次跪地,重重地叩了三个响头。

老夫子开始闭目养神:“之桃的伤势已经痊愈了,可她老是惦记着你的伤势,你去看一看她罢。”

听见之桃姑娘的名字,陈长柏心头一紧,拱手与老夫子道别。

少年离去后,老夫子望着胜负已分的棋盘,捻须颌首。

绕过内堂,一间简朴的房子出现在眼前,陈长柏心中有些忐忑,但还是鼓起勇气敲响了房门。

房间内传来一道温婉的声线,询问是谁在敲门。

陈长柏收回敲门的手答道:“之桃,我是陈长柏。”

房门打开,唇若丹霞的女子又惊又喜,连忙将陈长柏请入屋内。

两人坐在桌前,之桃给陈长柏泡了一盏她平日最爱喝的桂花茶,桂花香馥郁清新,随着热雾袅袅散开。

陈长柏见之桃的脸色仍是有些煞白,便忍不住问道:“之桃姑娘,你的伤势可还要紧?”

之桃发现陈长柏的目光正落在自己的脸上,指头轻柔地在脸颊点过,便温柔笑道:“莫要担心,已经恢复得七七八八了,只不过这些天在屋子里闷着,脸色不大好看而已。”

之桃又有些忧心地问道:“倒是你的伤势如何了?那头海妖穷凶极恶,要不是吴前辈出手阻止,后果不堪设想。”

陈长柏生涩地笑了笑:“我身体好得很,那些小伤不足一提。”

陈长柏挠着头说道:“都怪我不好,没有挡下那头海妖。”

之桃摇头说道:“作为一个不曾踏足修行的普通人而言,你竟有勇气与那头海妖正面争锋,这已经很厉害了。”

陈长柏郝颜低下了头,取出一只锦盒放到之桃面前:“我知道不久后你就要随老夫子离开小镇,去离这里很远很远的观湖学宫,其实这份礼物我一直想送给你,可一直找不到机会,如今就当做是离别赠礼吧。”

之桃姑娘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竟是一枚白璧无瑕的神仙胆,熟稔各种典籍志异的之桃深谙其中的价值,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陈长柏的目光悄悄投向风华绝代的少女,解释道:“这枚神仙胆是我意外所得,后来才知道竟然如此稀罕。”

陈长柏心头一热又道:“我。。。没别的意思,就当作一份普普通通的赠礼,就像你送我的那本札记一样,收下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