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团宠】医妃她甜不可攀 > 第二十六章:旧时香火

第二十六章:旧时香火

小说:【团宠】医妃她甜不可攀作者:糖小元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2-25 20:21:45
<link  href="/r/book_piew_ebook_css/3295/538783295/538783317/20210217183401/css/style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        李啟如坠冰窖。他一瞬间想到很多。

        再次巡查了一番没有发现异常之后,陶宜替李啟诊了诊脉,决定将一切的实情告知:“殿下,您现在的情况不容乐观,身体里面至少有三种长期浸透血液的毒素,解药配置很困难。且……殿下,您的时间不多了。”

        李啟见言,尚未有反应,一旁的兰若却跳了起来:“什么叫做时间不多了?”

        “长则两三年,短则半年皆有可能。”

        李啟拿起纸张在七枝灯上燃烧,他垂着视线,瞧着灰飞烟灭的纸张,不带情绪的问:“陶宜,你有几成把握?”

        烛火的光辉撒在李啟的脸庞之上,半明半灭的清逸面孔之上难言悲凉。

        陶宜咽下准备说的五成,她改口道:“如果能查到源头,且我能出宫寻找草药,大概有七成把握。”

        七成的把握,已是极高。毕竟李啟的身体情况十分糟糕,随意挑出一种都足以致命三种毒互相影响下,更是加大了医治的难度。

        况且,陶宜有自己的医道准则——摒除最坏的情况下,让被救治的人恢复如初。

        骗子师傅曾经问她举了一个问题,假如一个医师说:“我的药可以解天下之毒”,另一个毒师说:“我的毒无药可解”,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医师厉害还是毒师?

        陶宜脑筋脑汁,陷入矛盾之中,得不出答案,便回过来问:“师傅,你觉得呢?”

        骗子师傅敲了敲她的脑袋,而后狡黠的说:“不管药能不能解毒,毒终究会对人造成伤害,那是药无法弥补的,所以自然还是毒师更加厉害。”

        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陶宜顺着师傅的歪理想了很久,最终摇头道:“我觉得这样不对。更厉害的是能够解毒还能调养好病人身体的神医,我以后就要当这样的人。”

        “哎呦,我的小淘气,志向远大啊。”

        志向远大的小陶宜为了年少不经事夸下的海口,硬生生熬过了地狱一般的训练生涯,吃尽苦头。在出师以后行医治病解毒的过程中一直知行合一,践行自己的诺言。

        当下,她又一次面对这个问题。

        “殿下,我定当尽力而为。”陶宜的神色极其郑重。

        李啟忽而轻笑,声音无比轻柔:“陶宜,从今往后,孤就把这条命托付给你了。别怕,救得好是幸,就不好是命。”

        一向冷傲的李啟突如其来的温和闪了陶宜的眼,她点了点头,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

        陶宜回去之后,李啟做了周密的安排。一拨人马暗中调查十二年前的往事,一波寻访母妃离世前遣散出宫的旧人,一波调查有关秋风毒的典籍、来源等事情。

        而后他出宫前往南市,径直奔赴一家叫做旧时香火的烛火铺子。

        李啟在漆金的大牌扁下停住,向内望去,灯火荧煌一片。

        从灯火铺子如今的繁荣景象很难想到十多年,这座铺子仅是一间三尺大小的茅屋,两位年过天命的老夫妇十分辛苦的经营着客人稀少的铺子,难以为生。

        是他一时的心善改变了这对老人的命运。

        那是一个惠风和畅的下午。

        彼时他还是在母亲羽翼下和乐天真的孩子,与关系十分融洽的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携带着一众小宫女、嬷嬷前来南市玩耍。

        逛过琳琅满目的商品之后,有些口渴的他们在一间饮子店歇下,等待店主端上牛乳饮品的时候,幼时就十分懂得怜香惜玉的四皇子发现李啟身旁侍奉的婢女红缨怔怔地望着对面,眼眶有些发红。

        四皇子便询问缘由,红缨哽咽道对面街角的旧时香火铺子的店主,似乎是她尚未家破人亡时照料她的嬷嬷。

        红缨说着,泪如雨下。

        四皇子见不得女孩子哭,便带着红缨去瞧瞧。曾经的主仆见面,双方更是感慨万千。

        等到幼时的李啟前去的时候,他瞧着已经自身难保的老两口干瘪的手里抓着一点碎金,往红缨兜里塞着。

        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李啟。

        于是,他回宫之后禀告了母妃,在她的应允下,核验旧时香火铺的烛火质量,通过后将东宫的烛火采买交由它。

        得到太子青睐的旧时香火随后飞黄腾达。

        李啟身穿玄色衣裳,有些沉重地迈着脚步。

        穿着上等的丝绸,浑身带着金银珠的老妇人正在铺子里坐着,她一见到李啟,如见到救命恩人一般,连忙起身迎接,将他带往后院。

        后院栽种的桃树已经落尽芳菲,蓁蓁桃叶繁茂。

        “太子殿下,你请座,民妇这就让人上最好的蔬果碟子…不知今日,殿下光顾所为何事?”

        “孤来,是因为不久后朝廷要召开一场盛宴。宴会一应由孤安排。”李啟不着痕迹地打量着老妪;“这笔生意,孤想交给你来做。”

        老妪的眼里适时地迸出生意人遇到肥肉时候心动的目光。

        “只是宫宴规模空前,对烛火的要求也十分高,你先看看能否制作。”

        李啟将随身携带的十二张图纸摊在石桌之上,上面绘画的蜡烛不仅十分高大,还密布繁复典雅的各式花纹,一瞧就知制作起来十分困难。

        “这事……民妇怕是做不得主,还得和我家老爷商量一下。”老妪神色之中露出为难:“只是我家老爷子前段时间为了趟生意去了江南道,估摸着还要三五日才能回来。不知殿下您是否着急?”

        李啟蹙眉:“倒是有些急切,我且先去问问其它铺子吧。”

        老妪想要挽留,但两人身份天壤之别,她便也没有多说什么。

        李啟从烛火铺出来以后,继续前往其余几家铺子。无论是高照堂,还是红烛铺,在面对这块肥肉的时候,表露出来的姿态都十分迫切。

        断没有老妪的纠结。

        有了疑虑的李啟对此格外敏感,他神色如常的离开南市,暂且在宫外的住宅停留。

        不过半个时辰,盯梢旧时香火铺子的人紧急来报——老妇人前往丰乐楼玄字三十七号房间。

        正巧,他就在丰乐楼附近。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