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表哥万福 > 第538章 两年后(求月票)
翻页 夜间

第538章 两年后(求月票)

小说:表哥万福作者:犹似字数:0更新时间 : 2022-04-01 11:54:17
这一晃,就是两年。

        东南沿海带一带,时不时就有倭寇扰边的消息传进京里,从前朝到内宅,人人谈倭色变,倭寇侥然成了会吃人,令小儿止哭的怪物。

        好在有水师参战,好险没再让倭寇杀上岸。

        只是海上的船只,时不是就会遭到劫掠。

        朝廷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受到了浙江水师的“威胁”,早该处置的宋修文,在押解进京之后,就关进了大理寺,没了下文。

        也因此,浙江的清流们,就顺理成章地,紧咬着宋修文一案不放,三不五时,就要拿了宋修文作伐,指责浙江水师纵倭成凶,养匪为患,抗倭不力,请皇上下旨惩办。

        一个宋修文,也是彻底引爆了,水师党与清流们的矛盾。

        两方斗得热火朝天,相互都折损了不少人。

        叶寒渊主掌的三郡还能安稳些。

        这两年来,招安了几支海上义匪,重新招募一些四十岁以下,因伤病退伍的士兵,请了大夫,替他们治疗伤病。

        自己整顿了一支像模像样的水师,也不受制于浙江都司。

        起初都察院还有人弹劾叶寒渊,称“叶寒渊任用匪盗,有勾结之嫌,请朝廷下旨查办。”

        现吏部左侍郎虞宗正,因之前与叶寒渊有过接触,又是都察院出身,当场就怼了都察院那位给事中——

        “近年来倭匪成患,水师抗倭不力,履履让倭寇劫掠海上商船,令我大周国蒙受重大损失,叶大人也是因水师不济无力抗倭,这才迫不得已自己组建了水师抗倭已经有了成效,可见那些经过招安的海盗们是真正归降了朝廷既有忠君之心,何必要强论出身?”

        “你们上下嘴皮子一磕就给叶大人扣一顶勾结海盗的罪名,你们没去过浙江,知道水师有多么难练吗?叶大人此举,大大减轻了朝廷培养水师的压力是大义之举。”

        “叶大人一到了浙江,就组织抗倭,可比某些只伸手向朝廷要钱,却不尽力剿倭灭匪的人强多了,朝廷不该问罪,理应嘉奖。”

        浙江都司剿倭“不力”的险恶用心满朝上下谁不清楚?

        可朝廷要整顿浙江,不光要师出有名,还需要能主掌水师的得力将领。

        宋修文这个名目是有了,可朝廷擅长水战的将领,却是屈指可数这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挪也挪不动。

        至于叶寒渊便是有些能力,那也不够资格。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培养水师已经很难了一个出色的水师将领,更是难上加难。

        浙江都司把持了东南沿海一带大小十几个州郡。

        宋修文之前在山东主持沿海战役因能力不错,这才调任了浙江,那时候皇上未必就没有整顿浙江的心思。

        可宋修文到了浙江之后,又是怎样的情形?

        难得一个精通水师的将领,也被折了进去了,现在就是皇上有心想要派水师将领去浙江,那也要有人去啊!

        就算勉强去了,又能顶什么用呢?

        皇上忍着浙江水师,不将朝廷放在眼里,就真的会善罢干休?

        呵,光看皇上始终没有处置宋修文,任水师党和清流斗得你死我活就知道了,皇上对浙江大小官员们的险恶用心。

        叶寒渊刚去浙江那会时,浙江都司兴许还不畏惧。

        可随着前年秋末,狄人滋扰边境,武穆王指挥幽军,诛杀了上千狄人,将狄人的头全部砍下来,吊到了狭裕关的城门上。

        狄人自觉威严大损,派了好几波人想要将人头抢下。

        可这人是来一波,杀一波。

        杀一波,就挂一波人头。

        整整一个月,狭裕关城门口的血,就没有干过,起初还有人觉得残忍,还有朝臣参奏武穆王,直指武穆王性情残暴。

        但是,北境常年受狄人侵扰,狄人不光杀人、抢物,还经常屠戮百姓,放火烧城,比之倭寇还要更令人深痛恶绝。

        每天都有北境的百姓们,不惜路途遥远,也要跑去狭裕关围观这血腥的场面,也没人觉得害怕,人人都恨狄人,连小孩都敢捡起地上的石头,朝狄人的项上人头砸去。

        至此,就没人再觉得残忍了。

        甚至有不少北境的文人墨客们,还觉得大快人心,为武穆王写了不少讼诗。

        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一年之久,狄人的人头还挂在狭裕关耀武扬威,都已经变成了一个个风干人头。

        这也成了狄裕关一景,还有不少外地人,专程跑去北境看风干人头,借此瞻仰了武穆王的英姿。

        也是因那挂满城楼的风干人头,去年北境秋冬季节,迎来的久违的平静。

        这一战,再一次杀出了武穆王的威名。

        同时,也震慑了浙江都司。

        叶寒渊也因此,彻底在浙江站稳了脚跟。

        皇上在金殿上大叹“若,武穆王身体大好,派去浙江抗倭,想来朕也不会为了整治江南而头疼了。”

        倭寇再厉害,也只是一群流寇,就算上岸,杀进了城里,也就是多死几个人,损失一些财物罢了。

        可北狄却是大部族,人强马壮不说,民风还彪悍好战,一旦他们挥兵北上,威胁的是大周朝的江山。

        殷怀玺能将狄人杀破胆,区区几个倭寇又算得了什么?

        便是不精通水战又如何?

        以他的头脑,便给他一点时间还怕学不会指挥水战?

        只可惜他残了。

        叶寒渊也是不错的,只是用起来倒不如殷怀玺放心。

        不光浙江这边不消停,山东那边也是。

        两年前,皇上下旨让东宁王协助山东各府大小官员,治整山东,清除氏族积弊,他接旨之后,大肆在山东宣扬大周国法,严令氏族的宗族之法大过国法。

        起初这一举措,也没人放在心上。

        毕竟,朝廷经常会派巡察史来山东,宣扬国法,这种事经历得多了,也就寻常了。

        可春节过后没多久,东宁王与氏族发生了激烈冲突。。

        起因是,氏族豢养的几个私兵,在大街上强抢民女,被东宁王的人瞧见了,当场格杀,氏族不服气,就报了官,要求州府衙门给他们一个交代。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