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红楼之板儿的种田生活 > 第71章 倒V

第71章 倒V

小说:红楼之板儿的种田生活作者:檀竹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7-20 18:51:01
次日便是国子监休沐之日,  王珣一早起来收拾妥当,便去给刘氏与狗儿请安。

        一进上房,却见狗儿正皱着眉头,  刘氏也是愁眉不展,不禁一怔,  疑惑道:“这是怎么了?出了什么事不成?”

        狗儿叹了口气,将手中的一个纸折递了过来,道:“你瞧瞧,  才庄头打发人送来的年租单子,  咱们关外四五个庄子的地,就只得了这么一点子东西。”

        王珣接过粗略一看,  竟然只有一千二百两银子,并一千石大米,  五百斤各色杂粮,二千斤柴炭,五车干菜,  并獐狍猪羊,  鸡鸭鱼蛋等等。

        这些东西虽然看似很多,  然而这却是三千亩地的出息,堪堪比往年少了一多半。

        刘氏满面忧愁,  叹气道:“这年成越来越差了,  今年春季的租子已经少了许多,原指望这回的年租能多些,  没想到反倒更少了。“

        这些年他们家陆续置了不少地亩,江南土地肥沃,水土又好,略好些的良田都被达官贵族占去了,  他们家花了五千多两银子,好容易才买到了六百亩中等水田。

        谁知这两年年成实在不好,今年更是从三月下雨,接连着直到八月,竟没有一连晴过五六日,收成实在有限。

        狗儿一直寄希望于关外的这几个庄子,谁知竟也差了许多。

        王珣将单子折了起来,安慰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今年春季雨水多,秋天又是几场雹子,牲畜粮食打伤了许多,咱们家能有这些已经不容易了,别人家比这个还少呢。”

        刘氏听了这话,神色微松,点头道:“这话倒也是,横竖咱们家这几年宽裕了许多,也不指望这些银子东西过年。”

        狗儿却并没有那般乐观,他这几年经营铺子,眼界见识已强了许多,皱眉道:“话虽如此,只是到底土地才是根本,老百姓都是地里刨食的,只指望着这些东西嚼用,这已经接连两年都是歉收了,明年若还是这个年景,只怕容易出事。”

        刘氏顿时悚然一惊,她也是经历过饥荒的,听了这话,才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想起记忆中的年景,有些惊慌道:“还不至于到那个地步罢?前几年也闹了一回旱涝,当时也是人心惶惶,第二年不也好了?兴许这回也是一样。”

        狗儿摇头道:“我看着明年只怕也好不了多少,都说瑞雪兆丰年,你瞧瞧这都十一月了,除了上月下了一回雪珠儿,竟没下过一场雪,实在有些反常。”

        王珣闻言若有所思,他确实不曾注意这些,如今细想起来,今年的天气确实有些反常,老百姓原就是靠天吃饭,若明年还是这般光景,只怕连饭也吃不上,一定会出乱子。

        他虽不曾经历过,但也知道灾荒年代的可怖,尤其是在这个世界的医疗技术还十分落后,一旦发生灾荒,伴随而来的便是瘟疫与死亡。

        一时三人皆沉默不语,王珣沉吟半晌,道:“依我的主意,今年的租子竟别卖了,横竖咱们家也不等这几两银子使,不如将粮食都屯着,明年若是有什么事,这些粮食也能救急。”

        王家因人口少,每年春秋季收上来的租子除了留一部分自己家用,其余都是卖给粮铺和酒楼。

        狗儿听了点头道:“我也是这个意思,俗话说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回头我也去村里提醒一下。”

        刘氏过日子习惯了精打细算,此时掐着指头算了一回,迟疑道:“这一千石粮食可不少,咱们阖府不过四五十口人,便是吃十年也吃不完,到时候白搁着不是霉坏了?”

        狗儿闻言眉头一皱,道:“妇人家就是头发长见识短,若是明年无事,吃不完大不了当陈粮卖了,不过少赚几百两银子,值当什么。”

        如今家底丰厚,这几百两银子狗儿并不看在眼里。

        刘氏闻言心想也是,便不再说话了。

        正在此时,忽见婆子拿了一封信进来,回话道:“才外头送了信来,说是平安州姑奶奶那边打发送来的,还有好几车东西,是给老爷太太的年礼。”

        刘氏闻言一喜,忙问道:“来的是谁?“

        那婆子道:“是一位面生的管事,看着像是行伍出身,说是咱们亲家老

        爷帐下的军士,此外还有押车的十几个兵卒。”

        王珣听了,与狗儿对视一眼,心下皆有些纳闷,旧年李家都是打发家中管事奴仆过来,今年怎么换成了军士,难道是出了什么事不成?

        想到此处,狗儿便有些坐不住了,起身道:“我去瞧瞧。”

        刘氏倒没有多想,只吩咐婆子:“叫人先将东西卸下,登记造册,再传话厨房,整治两桌酒菜,客房也尽快收拾出来,好生招呼着,别怠慢了。”

        那婆子答应着去了。

        刘氏想起女儿临盆的日子也差不多了,多半是来报喜信的,忙将信给王珣,迫不及待道:“快看看你姐姐在信里面说的什么。”

        王珣展开信件,一目十行看完,登时眉头一舒,笑道:“是好事,姐姐信中说已经生了。”

        刘氏忙问道:“是男是女?”

        王珣笑道:“是个小子,十月二十五亥时生的,有六斤七两重呢!”说罢将信从头到尾念了一遍。

        刘氏听完,顿时眉开眼笑,双手合十念了句佛:“阿弥陀佛,菩萨保佑,可算是了了我一桩心事了。”

        先时青儿过门两年都没有怀上,刘氏一直十分焦急,好在李家父母甚是开明,倒也没有说什么,李峰也一直宽慰妻子,青儿日子才没那么难过。

        刘氏一直为女儿悬心,及至今年好容易怀上了,又担心是个闺女,如今听闻是个大胖小子,一颗心才放下来,有了儿子,女儿在婆家也能挺直腰杆了。

        王珣见刘氏乐得合不拢嘴,提醒道:“姐姐生了外甥,咱们家是不是要备些贺礼?”

        刘氏这才回过神来,拍了拍额头道:“瞧我,竟欢喜的糊涂了,不过也不着急,孩子的小衣裳和鞋帽我早就备下了,只再收拾些药材补品和首饰绸缎就行了。”

        王珣想了想,道:“算来外甥也快满月了,不如我去看看姐姐罢,自从姐姐出阁,我们也只旧年见过一次,这次姐姐生产,咱们家总得打发人去瞧瞧。”

        按理该刘氏这个亲娘走一趟,只是如今天寒地冻,路途遥远,刘氏又是女流,出

        行多有不便,只能王珣这个娘家兄弟去了。

        此时正巧狗儿进来,听了这话道:“你要去也使得,只是这几个月平安州那边道上不大太平,路上须得小心些。”

        刘氏闻言一惊,忙道:“出了什么事?”

        狗儿道:“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今年好些地方收成不好,平安州那边又靠近北疆,本就混乱,便有熬不下去的合伙去打家劫舍,你姐夫不放心,才派了兵士送年礼过来。”

        王珣先前便已猜到了些,闻言倒也不觉惊讶,刘氏却吓了一跳,忙道:“既是这样,板儿便别去了,等下回再去罢。”

        她虽然疼女儿,但儿子才是她的命根子,若是路上有什么闪失,她哭都没地儿哭去。

        王珣知道刘氏担心什么,安慰道:“妈别担心,这回姐夫不是派了一队人马过来么,我正好可以随他们一道回去,有兵士护送,等闲人都不敢打主意。”

        刘氏却依旧有些不放心,犹豫着不松口。

        狗儿见状皱眉道:“板儿不是小孩子了,也该出去历练一二,这回是难得的机会,有护卫小厮们跟着,走的又是官道,出不了什么岔子。”

        刘氏见丈夫都开了口,虽然还是有些担心,也不敢再说什么,只好带着丫鬟婆子打点回礼,并给女儿外孙的东西,给王珣收拾行囊。

        狗儿方转头向王珣道:“才听见你叫人预备车马,这会子可是要去办什么事?”

        王珣道:“原打算去看看姥姥和林姐姐。”

        狗儿听了道:“正好,今儿交上来的那些租子咱们家一时也吃用不完,你带一些给本家的几房长辈送过去,顺道也给你姥姥报个喜,若是可以的话早些将人接回来,眼看着都到年下了,总在村里待着也不是常法。”

        王珣答应着,一时收拾妥当,便坐车往红叶村来。

        彼时刘姥姥正同婆子在收拾碗筷,见了王珣顿时眉开眼笑,忙洗了手上前道:“板儿来了,吃了饭没有?”说罢便要张罗饭菜。

        王珣忙止住了,道:“姥姥别忙了,我吃了饭过来的。

        ”说罢话间看到桌上的碗筷,忍不住叹气道:“姥姥要做什么只管吩咐丫头婆子去办就是了,怎么自己动起手来,您都八十多了,仔细身子。”

        刘姥姥摆手道:“不过收拾碗筷而已,原就是轻省活计,又不是什么干什么重活,哪里就那样娇嫩起来了,人家七老八十下地干活的好多着呢。

        先前我天天坐在家里,老婆丫头服侍,骨头都要生锈了,自从回乡下做了点活,身子骨都畅快了许多。”

        王珣也知道刘姥姥劳碌惯了,叫她闲下来反倒坐不住,无奈道:“这也罢了,只是重活还是交给丫头婆子们去做。”

        刘姥姥含糊应了,岔开话道:“你今儿过来是做什么来?”

        王珣道:“今儿休沐,我来瞧瞧姥姥同林姐姐,正好平安州送来喜信,顺道来报喜。”说罢将青儿平安产子的事说了。

        刘姥姥顿时喜上眉梢,口中不住念佛。

        正巧左邻右舍听闻王珣来了,也都过来凑热闹,听了这个消息都上来道喜。

        刘姥姥笑得合不拢嘴,忙叫丫鬟秋菊取糕饼点心来散与众人。

        王珣也将从家中带来的年租分送本家一众长辈,按亲疏厚薄略有不同,不过都十分丰厚。

        众人见了顿时眉开眼笑,纷纷道谢。

        其中本家一位三婶婆辈分最高,看着这堆的满满的细米白面,獐兔猪羊,鸡鸭鱼肉,笑得合不拢嘴,道:“你爹娘也太客气了些,便是大肚弥勒佛也吃不了这许多东西。”

        王珣微微一笑道:“这也是庄上才送来的,我爹想着家里也吃不完,才打发我给各位叔伯送来,原不值什么,过年尝个新鲜罢了。”

        众人听了越发喜欢,都笑道:“要不说是举人老爷呢,还是这般会说话。”

        王珣是这十里八乡数十年来的第一个举人,不单王家本家引以为傲,红叶村众人都觉得与有荣焉。

        众人收了东西,也都各有回礼,大多都是自家熏的腊肉火腿,风鸡腌鱼等等。

        这几年红叶村沾了王家作坊的光,种花草卖了不少钱,闲时还有去帮忙做工的,日子都过得颇为殷

        实,因此回礼也都十分大方。

        说了一回话,王珣向刘姥姥道:“姥姥这次便同我一道回去罢。”

        刘姥姥摆手道:“我在这里自在的很,回去做什么,你三婶婆她们作伴,闲了还能串门子磕牙,回了城里只关在屋子里,左邻右舍又都是大户人家,说不上话,还不如在乡下待着。”

        王珣还欲再劝,刘姥姥摆手道:“罢哟,你也别劝了,等腊月了我自然会回城里,你去办你的事要紧。“

        一旁的人也都笑劝道:“珣哥儿你就不用担心了,你姥姥在这里有我们照看着呢。”

        王珣无法,只得答应了,嘱咐两个婆子和小丫头好生照看,方往园中来。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两天发现可能有些小天使不大了解晋江规则,在晋江只要评论打了负分,作者就会被扣文章积分,而且正负分不是一比一抵消的。

        这篇文本来就数据惨淡,纯粹为爱发电,所以亲们讨厌角色可以吐槽,可别动不动打负分啊笑哭

        感谢在2021-03-28  21:42:56~2021-03-30  23:59:5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蓑烟雨任平生  20瓶;萍萍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