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红楼之板儿的种田生活 > 第91章 第 91 章

第91章 第 91 章

小说:红楼之板儿的种田生活作者:檀竹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7-20 18:51:03
众人听了,  顿时又惊又喜,七嘴八舌打听缘故。

        黛玉见状,便转头吩咐雪雁:“给香菱倒一盏酸梅汤,  让她解解渴,再坐下慢慢说。”

        雪雁笑嘻嘻应了,果然斟了碗冰镇酸梅汤来给香菱。

        香菱此时也冷静了许多,  方才又是哭又是笑,  出了一身的汗,此时才觉喉间干渴,接过酸梅汤一口气喝了半碗,方将原委细细说了。

        原来自打香菱来到身边服侍,  黛玉见她不知父母家乡,心下怜悯,  想起当初薛家是在金陵拐子手上买的香菱,  只怕还有些线索,  因此委托赵管家帮忙打听香菱身世。

        王珣知道此事后也依着书中的记忆暗中提点了一番,林如海虽然不在了,  但先前还留下了些人脉,只是时隔已久,赵管家派人多方打听,花了一两年的功夫,  总算是查到了当年姑苏城中阊门的甄家有一个走失的女儿,年纪形貌几乎都与香菱对得上。

        只是当年葫芦庙失火,  甄家早已家亡人散,  甄士隐早已出家,不知去向,甄家娘子早年在娘家住,  只是这几年外出四处寻找女儿,已多年不曾回姑苏,那封肃一家也早已搬到了别处,打听起来十分困难。

        直到上月,赵管家才打听到了甄家娘子的消息,将香菱之事告知与她。

        甄家娘子一听香菱的情况,心下便已经基本上确定了就是自己的女儿,顿时欣喜若狂,当即便收拾了行囊打算上京。

        谁知乐极生悲,甄家娘子已年过花甲,这些年来又四处奔波,风餐露宿,身子早已亏空,此番得了女儿消息,欢喜太过,便病倒了。

        只是甄家娘子挂念女儿,也不肯安心养病,挣扎着要进京来。

        赵管事见她年老多病,恐她路上出事,便只叫她先安心养病,随后便找到了一家预备端阳后进京贩货的商队,打点了一番,让他们届时带着甄家娘子同行,随后又写了书信,交给送节礼的人一道带进京报信。

        方才王珣叫香菱过去,便是将赵管家来信所言告诉她。

        众人听完,长长呼了口气,都给香菱道喜:“

        这下好了,你们母女可以团圆了!”

        香菱红着眼眶道:“这都是托了姑娘的福,若不是姑娘心善,叫赵管家帮忙打听,只怕我这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的家人在哪。”

        黛玉闻言微微一笑,道:“你也别着急,既然有了消息,你们母女终究会团聚的。”

        话虽如此,心下却有些忧虑,若是到时候两人见了面,甄家娘子才发现女儿另有其人,香菱岂不是空欢喜一场。

        不过这时候香菱正欢喜不已,黛玉也不好说扫兴的话,只希望赵管家没有找错人,甄家娘子真的是香菱的母亲才好。

        此后香菱几乎是数着日子在过,每天都在掐算甄家娘子的行程,连节也不曾好生过。

        只是直到了六月下旬,都没有一点儿消息,香菱越发坐立不安起来,满心忧虑,担心是不是路上出了什么变故。

        香菱满腹心事,做事时未免有些粗心,泡茶时险些烫伤了手,好在黛玉体谅她的心情,并未苛责,见她精神恍惚,干脆叫她回房歇息,不必当值。

        这日,炎夏永昼,黛玉正歪在月洞纱窗下的软塌上歇午,香菱也坐在一旁打盹,有一下没一下打着扇子。

        忽有一婆子进来回话道:“外头来了一位甄娘子,持着江南赵管家的帖子,说是来寻亲的,姑娘见还是不见?”

        听了这话,香菱顿时倦意全消,霍然站了起来。

        黛玉本就浅眠,早就醒了过来,见香菱激动得面上通红,忙吩咐道:“快将人请进来!”

        婆子答应着去了。

        香菱早已忍不住,手中不安的绞着帕子,盯着大门不肯眨眼。

        鸳鸯与紫鹃等人正在房中小憩,得了消息也都不睡了,纷纷跑了过来。

        众人都忍不住向外张望,翘首以盼。

        不多时,便见婆子领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妪进来。

        香菱目不转睛盯着,见她身上穿着件洗得发白的靛蓝褂子,满面风霜,十分苍老,不知为何,分明是第一次见,却感觉十分亲切,一时心下砰砰直跳,却又不敢开口。

        甄家娘子远远走过来时便被门口的女

        孩儿吸引住了目光,直到走近了,才见她穿着银红纱衫,石榴红绫裙,直到看清她眉间的那一点胭脂痣,顿时泪流满面,哭道:“老天有眼,真的是我的英莲!”

        话未说完便上前一把抱住香菱,泪如雨下。

        香菱也红了眼眶,颤声道:“你真是我娘?”

        甄家娘子哭道:“我不会认错,你就是我的英莲,你是我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当娘的怎么会认不出,况且你眉间的这点胭脂痣是打娘胎里带来的,当初左邻右舍都是见过的。”

        香菱闻言,顿时心中一酸,也流下泪来,哭道:“我终于找到娘了!”

        母女两抱头痛哭,房中众人无不落泪。

        母女两个哭了一回,甄家娘子才冷静了些,当下便拉着香菱跪下给黛玉,重重磕了三个头,感激道:“姑娘大恩大德,我们母女做牛做马也无法报答,唯有来世结草衔环,再报姑娘大恩。”

        黛玉忙命人扶了两人起来,道:“大娘快请起,香菱与我们情同姐妹,不必如此外道。”

        众人也都纷纷向香菱道喜,贺她们母女团圆。

        黛玉知她们母女重逢,定然有许多话要说,便向紫鹃道:“甄家娘子一路舟车劳顿,你叫人烧些热水,再预备下干净衣裳与饭菜,好好洗洗尘。”

        紫鹃答应着去了。

        黛玉又向香菱道:“你先陪令堂下去梳洗歇息罢,用些饭食,有什么话稍后再说。”

        香菱心中感激,忙答应了。

        甄家娘子再次给黛玉行了礼,方随女儿下去了。

        母女两一别十几年,自然有数不尽的话要说,这夜直说道四更,天色初亮,这才迷糊睡去。

        次日一早,黛玉便打发人去衙门给香菱恢复了良民户籍。

        刘氏得知香菱寻到了亲人,也十分高兴,这日请了甄家娘子过来,说了一回话,便问甄家娘子日后的打算。

        甄家娘子道:“我同英莲商议了一番,横竖江南老家也没什么人了,如今南边又闹洪灾,干脆不回原籍了,就在京中住下。”

        刘氏听了点头道:“这主意也不错,也省得来回

        奔波,老姐姐若有需要帮忙只管开口,我们家虽是小户人家,不过在京城住的久了,对这里的地界还算熟悉,多少能帮衬一二。”

        甄家娘子听了又惊又喜,忙道:“那就劳烦夫人了。”

        她在京城人生地不熟,有王家帮忙自然便宜。

        王珣才下学回来,听到甄家娘子说南边出现洪涝,不由吃了一惊,急忙道:“南边洪涝是怎么回事?”

        甄家娘子闻言叹道:“我们走到半道便开始下雨,一连半月都没停过,好些地方都发了大水,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路上才耽搁了。

        我只当京城也在下雨呢,谁知竟热成这样。”

        王珣闻言,顿时心下一沉,这两年的气候实在太过反常,自去年起北方多地干旱严重,地里的收成几乎为零,全靠南边几个产粮大省支应。

        今年上半年北地根本没下几场雨,地里的庄稼眼看着就要绝收,如果南边真开始闹洪灾,那今年北地又会如何?

        想到此处,王珣一颗心越发沉了下去。

        刘氏听了却没在意,江南年年下雨发大水,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只问甄家娘子:“不知老姐姐是想买什么样的房子?

        甄家娘子想了想,道:“我目今也买不起多好的房子,要求也不高,只要地方干净,能住人就好。”

        听完甄家娘子的要求,刘氏笑道:“这个容易,回头便叫板儿办去,他对这京城里没有不熟的。”说罢便推王珣。

        王珣这才回过神来,听了甄家娘子的打算,沉吟片刻,方道:“既然要置房舍,依我的主意,不如就买在这附近,一来离得近,走动也方便,英莲姐姐可以时常进来陪姐姐说话,二来你们在外住着,家里又没个男丁顶门立户,实在不大安全,这条街的左邻右舍都是认识的,看在咱们的面上也不会欺负你们。”

        刘氏听了点头笑道:“我也是这个意思,住得近些,便是有什么事咱们也能照应些。”

        甄家娘子对此自是感激不尽,她年老体弱,英莲是个年轻姑娘家,又长得太过标致,这样惹眼的容貌在外若没有人护着,极容易被人欺侮。

        商议妥当,王珣便交给朗月去料理。

        次日,便寻到了一处房舍,就在王家这条街的后面巷子里,是一间一进的小院子,小小三五间房,虽然小了些,但住她们母女两个也足够了。

        甄家娘子去看过之后十分满意,当即花了六十五两银子买下了。

        买了这所宅子,甄家娘子身上的积蓄便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好在英莲这些年也攒下了些体己,先前从薛家带出来的衣履簪环便有七八百金,这几年黛玉也赏了不少东西,只要省着些花,足够她们母女过一辈子了。

        过了几日,宅子房契地契办理妥当,甄家娘子便带着新买的仆妇先过去收拾打扫。

        这个仆妇也是甄家娘子决定买回来的,她已年过花甲,这些年又四处奔波,落下一身伤病,平日做些家常活计无妨,却做不得重活,况且她好容易同女儿团聚,也想好生调养身子,多陪女儿几年。

        因此左思右想后才咬牙买了个粗壮老实的仆妇回来,一来可以烧水做饭,干些粗活,二来可以帮着看管门户,夜间也能安心些。

        这边英莲也向黛玉紫鹃等人告别。

        黛玉见她哭得眼睛红肿,原本的那点伤感也没了,一时有些哭笑不得,安慰道:“快别哭了,这又不是生离死别,横竖离得近,你若闲了随时都可以来看我们。”

        英莲这才收了泪,哽咽道:“姑娘待我恩重如山,我实在不知如何报答。”

        黛玉抿嘴笑道:“你日后好生过日子,就是最好的报答了。”

        说了一回话,黛玉便向紫鹃道:“时辰不早了,你将咱们给英莲的东西收拾妥当,早些送她回去罢。”

        众人答应一声,便簇拥着英莲去了西屋。

        紫鹃指着炕上堆着的布匹道:“这是八匹缎子,绸缎纱罗皆有,此外还有两封银子,一封一百两,拢共是二百两,都是姑娘给你的。”

        说罢又拿来一个水红绸里的包袱笑道:“咱们姐妹一场,如今你要走了,我也没什么好东西送你,这里头是我先前才做的两套衣裳,一直没上过身,你若不嫌弃,便带回

        去穿罢。”

        鸳鸯与雪雁也一人捧了个包过来,笑道:“这里头是我们收拾的一些鞋袜衣裳并几块尺头,虽不值什么,多少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也带了回去罢。”

        英莲眼圈顿时红了,道:“我何德何能,受这番恩情。”

        紫鹃笑道:“咱们之间又不是外人,何必说这些客套话。”

        一时众人帮着收拾妥当,又雇了辆干净的车,送了英莲出去。

        回到家中,英莲与母亲收拾带回来的东西,打开之后才发现紫鹃等人给的包袱里另有乾坤。

        紫鹃给的包袱里藏着一个荷包,里面装着两个赤金镶孔雀石的戒指,十几个金银锞子。

        鸳鸯的是两个赤金绞丝镯子,一小包碎银,约有二十多两。

        雪雁的则是一对硬红镶金大耳坠子,两根翡翠簪子。

        看完这些东西,母女两个一时都怔住了,半晌,英莲方回过神,一时又笑又叹,道:“她们定然是怕我不肯收,才想出这样的法子。”

        甄家娘子感叹道:“不止林姑娘待你不薄,这些姑娘们也都是重情重义之人,日后咱们可要好生报答人家。”

        从此母女两个就此安心住下,左右邻舍知道香菱是王家出来的,也都颇为照应,有王珣举人的名头护着,那些闲汉无赖也不敢骚扰。

        英莲除了给黛玉请安之外极少出门,每日只在家做些针黹女红,日子倒也乐业。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4-27  01:20:47~2021-04-28  02:23:3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雨贤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谷雨  3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