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红楼之板儿的种田生活 > 第109章 第一百零九章

第109章 第一百零九章

小说:红楼之板儿的种田生活作者:檀竹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7-20 18:55:08
过了几日,  就是殿试之期。

        二月二十六日黎明,王珣与一众贡士入宫,  在太和殿外等候。

        主事太监提点了一些殿试时的注意事项,方开始按名册唱名,众人依次进殿。

        此时殿中已备下数百张矮桌,众人藉地而坐。

        片刻后,静鞭响彻大殿,长康帝率领一众主考大臣进殿。

        众考生不约而同起身,跪拜行礼:“臣等参见陛下,  万岁万岁万万岁!”

        长康帝微微一笑,抬手令众人起身,  道:“诸位皆为我朝未来之栋梁,望此次全力应试,  莫负朕望。”

        “谢陛下!”

        王珣全程垂手低头,  随众人一道躬身领命,  方重新坐下。

        片刻后,  几位主考大臣捧了试卷进来,  说了一番忠君报国的话,  便开始颁发策题。

        殿试只一天,  日暮交卷,只考策问,制策题目均由读卷大臣密议八条,  然后由皇帝从中圈出最终四道试题。

        先前众考生俱都猜测了一些题目,没想到今年的试题不是民生也不是农桑,  而是吏治。

        这实在出乎众人意料,许多没有准备的人当场就变了脸色。

        王珣却心态平稳,看过试题后也不急着动笔,  一面慢悠悠研墨,一面暗暗构思,待研好墨,心中也打好了腹稿。

        先写好履历,方提笔作答:“臣对臣闻典学所以……”

        王珣胸有成竹,只觉心地朗彻,文思泉涌,下笔有如神助,天尚未午,就写了大半策稿。

        长康帝坐在龙椅上,环视殿中一众考生,有抓耳挠腮的,有满面愁云发愣的,也有双眉紧锁,冥思苦想的,可谓是众生百态。

        长康帝吃了半盏茶,便走下御座,在殿中转悠,偶尔停下来看看。

        众考生一辈子也没见过龙颜,何况与皇帝离得如此之近,许多考生都汗湿衣襟,有一个考生胆子小,发觉长康帝在身边停下时,写字都开始打颤起来。

        长康帝身后的太监见状,暗暗摇头,心道这样的胆量,不管才学如何,

        对比其他人的焦虑凝重,王珣的

        悠闲从容实在太过惹眼,长康帝本就对他颇为关注,见状不禁来了兴致,慢悠悠踱步过来。

        首先便看到了一笔挺拔遒劲的好字,不禁暗暗赞了一声。

        殿试试卷不同于乡试和会试,皆为考生亲笔,不用书手另行誊抄,考官直接阅读原卷,因此一笔好字极为重要。

        虽然都是馆阁体,王珣的书法却格外清隽,自成风骨,令人赏心悦目,再看其所写内容,长康帝越看越入迷,久久不愿挪步。

        王珣虽察觉到了皇帝就停在身后,却丝毫没有慌乱,依旧沉稳作答,连气息都不曾乱一下。

        不提其他,单只这份沉稳的气度就令一众考官侧目。

        王珣一心答题,也没察觉皇帝是何时离开的,直到全部答完,方才搁下笔墨,

        从头至尾读了一遍,又推敲改抹了几处,方才用心细细誊在卷上。

        长康帝政务繁忙,也不可能一整天都留在殿中,因此巡视了一回便离开了。

        王珣书法本工,此时天才午末,时辰尚早,更是丝毫不急,一字不遗将策论誊好。

        此时已是酉初时分,王珣已好几个时辰粒米未进,早上吃的那些点心早就消化完了,腹中饥饿,再三检点了几次,见无错漏,便交了卷子。

        随后也有几个考生交了卷子,出来后见了王珣都攀谈起来,一人佩服道:“王兄真是心志过人,方才陛下在你身后许久你都那般镇定,实在令人甘拜下风。”

        另一人也羡慕道:“我观王兄下笔如神,早早便答完了,想来定是胸有成竹了?”

        王珣闻言微微一笑,摇头道:“诸位过誉了,哪里是成竹在胸,不过是尽我所能罢了。”

        众人闻言都叹道:“此言极是,常言道尽人事听天命,我们已尽了力,结果如何只有看老天爷了。”

        殿试无落榜之说,不过殿试的名次对考生将来入仕和升迁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考生们对殿试都十分重视,谁也不想落个同进士出身。

        说了一回话,越来越多考生交卷,遂同出午门,回府候信。

        这边考试结束,由受

        卷弥封等官将试卷收封装箱,承送收掌官。

        次日,读卷官和监试大臣等人齐集文华殿内,评阅试卷。

        读卷官八人,每人一桌,轮流传阅,试卷评定共有五等,优者画“○”,劣者画叉,得“○”最多者为佳卷。

        数日后,所有试卷评定完,读卷官将所有卷中,得○最多的十本进呈皇帝,钦定御批一甲。

        天子临轩读卷,大臣侍侧。

        长康帝一一翻阅,沉吟片刻,方提起朱笔圈定一甲三名。

        读卷官接过试卷拆弥封,于御前用补笔填写一甲三名及二甲次序,再至内阁,将其余各卷依次书写,拆弥封交填榜官填榜。

        王珣自考完后便觉松快了许多,那些书本也都丢开了,或与朋友小聚,或出门踏青,闲了便在家观花修竹,下棋作画,好不自在。

        这日,王珣才与同窗聚会回来,便有礼部送了新的衣裳过来,并传话,命王珣明日五鼓入朝,参加传胪大典。

        刘氏等人知是殿试结果出来了,都是又惊又喜,只是不知王珣是什么名次,又有些担心。

        王珣宽慰道:“殿试向例,除非文章过差,不然名次与会试不会相差太大,我自认先前答题不差,想来二甲应是可以进的,妈不必着急。”

        刘氏这才放下心来,顿时转忧为喜,想起明日要面圣,忙道:“明儿五鼓就要入朝面圣,可不能出什么岔子,你快早些回房歇息。”

        黛玉也嘱咐道:“明日面圣时须得谨遵宫中规矩,言行举止皆要谨慎小心,御前失礼可是大罪。”

        王珣答应着,道:“妈同姐姐放心,我心里有数。”

        刘氏与狗儿忐忑不安,一夜都不曾好生安睡。

        次日寅时,夫妻俩个便醒了,狗儿一面穿衣,一面嘱咐刘氏:“我去叫板儿起来,你赶紧叫厨房预备好吃食。”

        刘氏应了一声,道:“昨儿便吩咐厨房了,你叫跟着的人快些将车马备好才是。”

        狗儿答应着,去叫起了王珣,梳洗穿戴了。

        这厢厨房也备了饭,王珣吃了,坐了车出门,在五更前就到了午门

        外等候。

        此时其他考生也陆续到齐了,五更时候,宫门方开启,众人随着引路太监来到太和殿外。

        不多时便有礼部官员来教导众人礼仪规矩,直过了小半个时辰,方才学完。

        天才黎明,净鞭一响,圣上驾临。

        三百人乌压压跪了一片,皆屏气凝神,连一声咳嗽也不闻。

        片刻后,便有鸿胪寺官员捧着金榜出来,唱名:“第一甲第一名许鼎,赐进士及第。”

        只见一个四十来岁,身形微胖的考生越众而出,答应了一声,当下便有领班的司员,上前扶着在品级石前跪下。

        接着唱第二名冯士民,又有一清瘦考生应声而出跪下。

        听到此处,王珣心中不免有些失望,他自认策论答得不差,连老师杨伦看过后都赞不绝口,原本还以为能博个状元榜眼,没想到却……,正想到此处,便听见唱道:“第一甲第三名王珣,赐进士及第!”

        王珣怔了一下才回过神来,答应了一声,上前跪下。

        接着便是传胪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按次唱完。

        众人皆朝上行三跪礼,磕头谢恩。

        传胪大典后,新进士按会试名次,鱼贯而入。

        点了名,王珣是探花,跟着状元榜眼二人,在殿前跪了。

        片刻后,便听上前传话:“宣许鼎、冯士民、王珣上前觐见。”

        三人随旨上前,早有礼部堂官带到金阶前跪下,唱了名。

        长康帝叫了状元许鼎与榜眼冯士民上前问了两句话,接着便道:“王珣何在?”

        王珣躬身上前回话:“臣王珣,参见陛下。”

        只听殿上一道威严低沉的声音含笑道:“抬起头来回话。”

        王珣依言抬起头,目光极快扫过龙椅的长康帝,心中暗暗诧异,他记得皇帝今年不过花甲之年,怎么看着却如此苍老憔悴?

        不过即便容貌苍老,那浑身的气势越越发深沉厚重,不怒自威。

        直视天颜乃是大不敬之罪,王珣只看了一眼便垂下目光。

        长康帝问了几句

        诗书经义,民生农桑,王珣皆对答如流。

        众人见他一袭襕衫,站在殿前如芝兰玉树一般,年纪虽小,御前凑对却这般自如,都暗暗赞叹,果然不负探花之名。

        长康帝见他进退得宜,心下更是满意,忽道:“朕记得王卿家年方十八,可取了字没有?”

        王珣微微吃了一惊,面上却保持沉稳,恭敬答道:“回陛下,因臣尚未及冠,故不曾取字。”

        长康帝闻言微微一笑,道:“既如此,朕便赐你一字,《易经》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便取字敦复,如何?”

        王珣惊愕不已,忙收敛心神,磕头谢恩道:“谢陛下隆恩。”

        殿中众人皆又妒又羡,圣上赐字,这可是天大的殊荣,怎么王珣就这般好命,年纪轻轻中了探花不说,还得陛下如此青眼,日后前程自不必说,真不知是修了几世的福气,才有这般造化。

        传胪大典结束,礼部堂官便领了众人出去。

        午门大开,状元领众进士由御路中门而出,随后百官亦散。

        出了午门,今科的一甲早就传开了,杨伦等着王珣出来,上前拍着他的肩膀笑道:“好孩子,果然没叫我失望。”

        王珣郑重作了个揖,道:“学生能有今日,皆蒙先生教导。”

        杨伦哈哈一笑,道:“这是你自个儿辛苦得来的,为师可不敢居功。”

        正说着,忽见几位中堂大人皆退出朝来,见了杨伦都纷纷道喜:“杨兄大喜!令高足位列金榜,高中探花,果然体格不凡,文才压众!”

        杨伦心中自是得意,口中却谦逊道:“他不过一末学后辈,年轻识浅,当不得诸位如此夸赞,日后还要请大家多多指点才是。”

        说罢又叫王珣上前拜见。

        王珣一一请安行礼。

        众人都赞了一回,向杨伦笑道:“杨兄未免太谦,我瞧着这孩子就很好。”

        其中翰林掌院潘嵩便是此次的主考官之一,对王珣尤为欣赏,笑道:“敦复年纪轻轻便取得如此功名,又得圣上青目,日后雏凤清于老凤声,前程未可量也。”

        杨伦

        笑说:“这是蒙中堂福荫,改日下官领王珣到府磕头。”

        潘嵩看着眼前的俊秀少年,忽想起家中幼女,心中不由一动,笑说:“这敢情好,我前日正得了一坛好酒,杨兄但是肯赐教,我倒甚欢喜。”

        说了一回话,众人方散。

        朗月早已带人等候在宫门外,见了王珣忙上前打千道喜:“恭喜爷金榜题名,高中探花!”

        王珣笑着扯下腰间的荷包,道:“好小子,就你伶俐,拿去吃酒罢!”

        朗月眉开眼笑,忙谢了恩,又从马车上拿了凳子下来,道:“清风已经先回府报喜了,老爷太太正等着呢,爷快些回去罢。”

        王珣上了车,才到府门,只见门口围了许多人,原来附近的街坊邻舍都知道了王珣高中探花的消息,纷纷携着贺礼赶来道喜。

        见王珣车到,都急忙围上来道贺,王珣一一谢过,笑了半日脸都快僵了。

        见人越来越多,王珣给朗月使了个眼色,朗月会意,忙挡在众人身前,道:“大家还请让让,只是我们家老爷太太还等着呢,有什么话明日再说。”

        此时府里管家王元也听到动静也忙带人出来相迎,一面命人护送王珣进去,一面向众人笑道:“多谢诸位盛情,只是今日事多忙乱,实在无暇招待,待明日摆酒设宴,再请诸位畅饮,还请大家赏脸才是。”

        众人听了这话,都高兴起来,纷纷道:“这是自然,一定要讨杯喜酒吃,沾沾喜气。”

        俟明日定了来领宴,众人才散去。

        这边刘氏等人都在上房候着,见了王珣都满面笑容。

        房中服侍的丫鬟婆子们也都喜气盈腮,与有荣焉,纷纷上前道喜。

        王珣就跪下替父母磕头:“儿子承蒙多年抚育教导,这回总算不负爹娘所望。”

        刘氏喜极而泣,早已哭成了泪人,一面哽咽着拭泪,一面忙扶他起来。

        狗儿眼中满是自豪,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好儿子,你这回可是替咱们家增光了。”

        王珣又替刘姥姥磕了头,又向黛玉作揖,郑重道:“也谢姐姐多年教导。”

        狗儿听了也点头说道:“板儿说的不错,亏得姑娘素日教导,我还该谢一谢才是。”

        刘姥姥与刘氏也说:“实在是姑娘费心了。”

        黛玉想起当年父亲林如海是探花,今日兄弟也是探花,不禁又是伤感又是欢喜,红着眼圈笑道:“我并没有出什么力,都是板儿自己争气。”

        正说着,便有婆子进来传话,府里的家人仆妇皆来磕头,分班道喜,王珣道:“免了。”

        狗儿又问了御前奏对之事,王珣便把圣上取字的话述了一遍。

        众人着实喜悦,狗儿道:“你中了探花,皆因祖宗保佑,也该亲到宗祠替祖宗行礼才是,只是这两日要招呼客人,又要摆酒设宴,无瑕回村里,便先随我去神牌前拜一拜罢。”

        王珣答应一声,当即随狗儿出去了。

        不多时,甄家娘子便到了,笑说:“我听说珣哥儿中了探花,高兴的了不得,赶紧过来贺一贺。珣哥儿天生不凡,如今年纪轻轻便高中探花,封侯拜相指日可待,太太也就享福了。”

        刘氏听了更是喜悦,笑说:“那就承您吉言了。”

        甄家娘子知道王家今日客多忙乱,也未多留,略坐了坐,吃了盅茶就回去了。

        之后道喜的接连不断,各亲友故旧皆打发人送来贺礼,阖府上下忙乱,刘氏等人既要招呼客人,又要预备明日宴席,忙的连吃口茶的功夫都没有。

        次日便是琼林宴,王珣一早便换上礼部送来的大红色补服,赴琼林苑领了宴,之后便是与状元与榜眼一道跨马游街。

        长安街上早就挤满了人,状元许鼎与榜眼冯士民皆已年过而立,相貌也是平平,倒是王珣,既是探花,生的又年轻俊美,白马红缨,不知引得多少小媳妇大姑娘脸红心跳,光是扔过来的荷包帕子花朵这些小玩意便收了一大兜,旁观者啧喷称赞。

        一时路近永乐公主府第,永乐公主的孙女安宁郡主正闲着无趣,听闻今日状元游街,顿时心生因好奇,也登上自家的阁楼围观,谁知一见所谓的状元榜眼一个比一个老丑,顿时不耐烦了,完全没了兴致

        。

        正欲下楼,忽一眼便看见骑着白马的王珣,一身红袍,俊秀绝伦,顿时呆愣当场。

        安宁郡主久在深闺,何曾见过这样清俊的男子,简直比她所看的那些话本中的才子还要出众,顿时心中砰砰直跳,半日才回过神,转头问身边的大丫鬟翠袖:“那个骑白马的少年可是今年的新科探花?叫什么名字?”

        翠袖闻言面色微微一变,这可不是未出阁的姑娘家该问的话,忙陪笑道:“回郡主的话,奴婢也不清楚。”

        才说完便见安宁郡主沉了脸,顿时心下咯噔一跳,她服侍安宁郡主多年,可是知道这位主子的脾气的,忙又道:“奴婢只恍惚听说新科探花姓王,年纪最小,似乎是寒门出身,其余的就不知道了。”

        安宁郡主这才转怒为喜,道:“你派人去查一查他的出身来历,看看他定亲没有。”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6-05  23:50:53~2021-06-08  23:35: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蓑烟雨任平生、蝶舞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