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朝事
“臣等参见太孙殿下。”
大朝会上,百官共拜。
“众……众位大人请起……”
龙椅之侧,四皇子正襟危坐于短案之后。他偏头瞧了一眼立于旁边的宦官,在对方的点头示意下,方以他那还是童稚的声音,颤颤巍巍的道:
“吾年幼,不谙国政,一切军国大政,请四位辅政大臣全权决断,众位大人当齐心协之。”
“臣等尊太孙谕旨。”
大殿之内,百官第一列,宗辙侧身对贾宝玉拱手拜道:“请靖王殿下上阶,主持朝会。”
贾宝玉微笑道:“太师德高望重,还是请太师主持吧……”
另一边,叶琼摇头道:“靖王乃辅政大臣之首,还请莫要推辞。靖王请~!”
于是贾宝玉拱手致谢,一摆长袍,拾阶而上,至中台站立。
及至转身,看见的,便是半着缟素,巍然肃立的文武百官。
虽然之前便已经代为署理过军政大事,但是像这般立于高台之上,俯视群臣,今日还是首次。
他不由多看了两眼,目光由朱紫大臣一直看到后面的御史、郎官,甚至于飞跃大殿,沿着中轴线,看穿紫禁城,皇城,乃至整个天下……
旁边的太监呈上太上皇亲发的圣旨,贾宝玉拿过,当着文武百官重新宣示了一遍。
话音刚刚落完,便有一人出来质询:“臣据闻,京中有传言,四皇子殿下并非大行皇帝血脉。敢问靖王,此番言论可属实?太上皇这道册封圣旨,可符合国本?”
此话一出,底下顿时细语纷纷。
显然有此疑虑者,绝非一人两人,不过惧于太上皇圣威,不敢戳破。如今有人率先提出,他们自然想要求证明白。
最上面一层台阶,初次临朝,本就有些紧张四皇子闻得此言,那是一瞬间面色发白,目露惊慌。
他虽小,却也到了知事的年纪,自然能够明白,说他不是景泰帝的血脉,这是对他多么大的攻讦和侮辱。
与此同时,他心中也恍然明白过来,为何近来母妃对他要说那么多奇怪的话,为何那些原先对他还恭敬有礼的太监和上书房的先生们,对他变得冷漠起来……
“大胆王傲,竟敢对太上皇不敬?”
意料之中,有人出来呵斥上述之人。
御史中丞王傲面无惧色,只道:“我并非对太上皇无礼,只是据实奏报,以求朝堂剥开迷雾,正气清源。”
有人察言观色,深知不能让王傲再这般“胡闹”,纷纷出言呵斥、反驳。
“此等荒谬之言,王大人居然敢拿到朝堂之上,还堂而皇之的当着太孙与靖王之面陈奏,我看你根本就是故意蔑视朝廷威严,诋毁侮辱太孙殿下,此等居心叵测,实为当诛。”
这是对王傲最为严厉的批判。
但是王傲仍旧不为所动,甚至不再理会此等人,转而再次对着贾宝玉一拜:“臣请靖王及诸位辅政大臣,为吾等解惑!”
虽然批判王傲者甚多,但是沉默不言,以无声来支持王傲的人更多。
他们,都想要一个确切的真相。
叶琼和宗辙对视一眼,皆对贾宝玉投去摇头之色。唯有忠顺王,一派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甚至还有点幸灾乐祸看热闹的意思。
这等事,要是贾宝玉一个答不好,就会引起群臣哗然,进而引起轩然大波,要是那样,就有的好看了。
贾宝玉面目沉俊,等众人的议论声下去,方看着王傲,声音冷漠道:
“王大人所言之谣传,本王亦曾听闻,但那不过都是叛乱逆党之余孽居心叵测,恶意诋毁大行皇帝所散播,实则为子虚乌有之事。
太孙殿下乃是大行皇帝血脉,皇室正朔,这一点绝无疑问。”
贾宝玉的声音,洪亮刚劲,掷地有声,令人信服。
王傲还想要继续提出疑虑,贾宝玉已然先声夺人:“太孙殿下之血统,乃是经过太上皇与我等数位辅政大臣共同确认,绝无任何可疑之处。
那些造谣之人,本王也已派人缉拿法办。若是有人再胆敢传播此等祸国言论,诋毁太孙殿下声誉,国法无情,定斩不饶!”
王傲眉头皱了皱,想了想,到底退下。
本来,也不关他太多事,他就是想问问……
一场小小风波,算是被压下,但是到底有多少人彻底信服,便不得而知了。
贾宝玉也不求他几句话就将此事完全消弭,不过,只要多数人信了,那便足以。
于是与四皇一礼,然后才转身道:“今日朝会,主要商议两件大事。
头一件便是西海诸国联兵犯我边域之事,第二件便是国库存银已基本耗尽,但是朝廷所需要耗钱处仍旧甚多,已成亏空之势。
凡此两件事解决之法,众位大人但有良策,皆可道来,供大家参详。”
……
大玄十多年未遇举国大战,许多军中老将都被闲置了。
如今闻得西海那些跳梁小国又起来兴风作浪,那是一个个都像是猫闻着腥了一样,重新跑来上朝。
听得贾宝玉的话后,那是二话不说,就跪地请命,请求带兵去灭了那四国。
为了争到主帅的位置,那海口是一个比一个夸的厉害,甚至于有豪言不费朝廷多余兵卒钱粮,只只身前往边境,独自整合西海边军,一举荡平诸国的……
大玄本来就是强国,所有人面对外夷都有天然的优越感,再加上这些武人如此重的声势,便是那些不想打仗的大臣们,也难以说出心中谋算的“和气生财”的想法。
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一说出来,就要被那些齐心协力的大老粗们一顿臭骂……
于是,对于西海战事的讨论,便没有了权衡利弊,而是直接变成了怎么打,派何人去打的问题。
这令贾宝玉都有些意外。
不过细想想倒也正常,大玄养精蓄锐十多年,国富民强,兵甲充足,哪怕国库空虚也只是一时的而已,大家都不怕打这一场仗。
于是议题很快转移到如何解决国库空虚之上来。
“臣提议,为陛下修建皇陵之事可以暂缓,等秋税入库,国库充盈之后,再行开工也不迟。”
“荒谬,为陛下修建皇陵关乎陛下与朝廷的颜面,同样是国之大事。况且此乃早已议定之事,岂能中途更改,半途而废?”
“莫不然,先将江左水患的赈灾银先用于西海之战?至于赈灾之事,可责令周边督抚调集府库以赈之……”
“更为不妥……”
这些节流之策,无论如何都会涉及到一批人的利益,会受到强力的阻扰,很快便有人把目光投入到开源之上。
自然而然,就有人想到这些日子京中如火如荼的抄家事业……
“卫大人,你负责查抄清点叛逆家产,不知何时能够将所得财物上报国库?”
户部尚书忽然发问,其他人也反应过来,是呀,这些日子抄了那么多家,其中好些都是大户,只怕可以查抄出不菲的资产。
卫立琁出列回道:“此次被抄的府邸着实太多,我正在全力清点与核查当中,预估一个月内可以初步清点出所抄没的财产数量,三个月内,可以将大多数财物变现,上缴国库……”
卫立琁的话,令很多人都皱起眉头来。
贾宝玉也问道:“为何要这么久?”
“殿下不知,此次被下令查抄的府邸着实太多,其中所涉及的资产、财物多且结构复杂,很多都需要一丝一缕仔细清点核查。
况且其中还有大量私自藏匿财产的行径,也需要一一排查,严肃处置……
臣既负皇命,便不得不严格办事,慎之又慎,不敢有丝毫大意。”
卫立琁一副正气凛然,让人说不出半点不好的话来。
贾宝玉也点头:“确实该当如此,不过,如今朝廷急需用银,还该加紧时间操办此事为好。”
说着,贾宝玉看了众人一眼,道:“太上皇既然命我全权决议西海战事,我有一个提议。”
“靖王请讲……”
众臣撇嘴,现在谁看不出来朝廷是您靖王说了算,四个辅政大臣您占三个,别说西海战事了,就是朝廷所有大事,谁还拗得过您去?贾宝玉:“如今朝廷缺银,但是现在朝廷要处置的每一桩事还都是大事,耽误不得。
本王提议,关于西海战事所需要靡费的军备粮饷,朝廷只需要从国库中支取十万两银子,用作前期的筹运粮草,余下的所需,便从此次抄家所得钱财中补充。”
朝臣听了,都暗自思索。
朝廷目前的大事中,最耗钱的,估计就是西海大战了。因为战事一起,所需要的粮饷军备物资等花费,根本不知道要用多少。
如今靖王却明言只需要国库出十万……是有深意,还是年少不知事?
户部尚书葛秉德最是高兴,他立马道:“此议甚好!靖王不愧是太上皇嫡亲皇孙,朝廷柱石,一下子为朝廷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不过,要是将来大战顺利,用不了查抄所得,靖王还需要把多的部分,送回国库来才行……”
葛秉德如何不高兴,他本来最担心的就是西海战事那一笔花销。若是按照贾宝玉的说法,国库不但立马减去这笔负担,而且还不用他再费尽心思的去催卫立琁了。
这阵子,为了催这笔款快点进国库,他可是找了卫立琁好多次了,每一次他都有足够的理由摆脱他。
葛秉德的话,令贾宝玉有些忍俊不禁。
听他言下之意,就是不够了也不要再找他要了,要是有多的,则一定要上缴。
“不可。”
一等伯兼兵部侍郎衔牛继宗出列道:“兵凶战危,军备粮饷一刻也缺短不得。如今各家查抄的家产还未明确便用来应对战事,实则不妥。
万一出了任何问题,而朝廷仅有的银两又用到了别处,该如何是好?还请靖王三思。”
牛继宗身上的兵部侍郎衔不过是加封,实际上他还是纯粹的武将,所以自然向着贾宝玉,怕贾宝玉不明白其中利害,只顾朝廷,到时候耽误了战事,那就大事不好了。
牛继宗的话让文臣们集体沉默。这样将来万一出了事,干系都得贾宝玉来担,这又不是他们提议的,他们自然不关心。
贾宝玉如何看不出其中的深意,牛继宗的担心也没有问题,前提是他们都不知道这次被抄家的那些人有多肥……
有胆子跟着景泰帝和二皇子干大事的人,通常都不是什么廉洁的官员!
贾宝玉之所以要让卫立琁拖延清点的进度,自然便是为了把这一笔巨银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以应对接下来的战事。
这场西海大战太上皇既然交给他,便是为了给他创造进一步立威的机会。
所以,他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
朝议之后,贾宝玉、叶琼、宗辙以及数位内阁及六部的主要大臣齐聚南书房。
忠顺王说是家里有事,已经回府去了……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实际的情况是,一场朝会忠顺王总共没说上几句话,好不容易说两句,还没有人听他的,他觉得实在没意思,便不想再在南书房来浪费时间了。
对此贾宝玉等人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没这个棒槌在旁边干瞪眼,他们还自在些。
“除了朝堂上所议之事,另有两件事欲向靖王禀报。”
“如今距离太上皇的八十大寿越来越近,各国的使臣也陆续到达京城,其中有些使团人数多达数百人,如此一来,鸿胪寺和驿馆都已经安置不下,请各位大人示下,该如何处置?
另一件事便是茜香国的使臣递上国书,言其国乃是受另外三国胁迫才致出兵,并非当真有意犯我边关……”
听得这话,贾宝玉道:“第一件事好办,正好如今京城空出了大量的高门宅邸,便从中选出一些用来接待外宾便是。比如南安王府便在皇城之外,单此一座府邸便已可接纳不少人。
至于那个什么茜香国……?”
贾宝玉皱起眉头,不太知道这个国家的情况。
宗辙言道:“殿下不知,这个茜香国乃是西海之滨一个弹丸之国,一向臣服于我朝,年年向我朝进贡。
不过早些年,也同样曾和其他西海诸国一般犯我边境。
想来是我大玄太久没有对其动过刀兵,其又生不臣之心。至于派遣的使臣,不过是假言诓骗,欲图给自己留条后路罢了。”
贾宝玉点点头,对于西海诸国这次犯边,朝廷公认有两点原因。
一是其缺乏入冬之粮,又正好听说大玄皇帝新丧,便举兵过境劫掠。
二来,也是想要趁机再试试大玄的兵锋……
“若是如此,便不予理会,派人将茜香国使团监视起来便是。”
“殿下说的是,这些不过都是小事……
臣等关心的还是,不知殿下欲使何人领兵,剿灭西海诸国的叛乱?”
宗辙等人皆问道。
贾宝玉神色一动,却并不讳言:“实不相瞒,关于主将我已有了人选,不过尚缺一名副将,还请各位大人举荐一二……”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
大朝会上,百官共拜。
“众……众位大人请起……”
龙椅之侧,四皇子正襟危坐于短案之后。他偏头瞧了一眼立于旁边的宦官,在对方的点头示意下,方以他那还是童稚的声音,颤颤巍巍的道:
“吾年幼,不谙国政,一切军国大政,请四位辅政大臣全权决断,众位大人当齐心协之。”
“臣等尊太孙谕旨。”
大殿之内,百官第一列,宗辙侧身对贾宝玉拱手拜道:“请靖王殿下上阶,主持朝会。”
贾宝玉微笑道:“太师德高望重,还是请太师主持吧……”
另一边,叶琼摇头道:“靖王乃辅政大臣之首,还请莫要推辞。靖王请~!”
于是贾宝玉拱手致谢,一摆长袍,拾阶而上,至中台站立。
及至转身,看见的,便是半着缟素,巍然肃立的文武百官。
虽然之前便已经代为署理过军政大事,但是像这般立于高台之上,俯视群臣,今日还是首次。
他不由多看了两眼,目光由朱紫大臣一直看到后面的御史、郎官,甚至于飞跃大殿,沿着中轴线,看穿紫禁城,皇城,乃至整个天下……
旁边的太监呈上太上皇亲发的圣旨,贾宝玉拿过,当着文武百官重新宣示了一遍。
话音刚刚落完,便有一人出来质询:“臣据闻,京中有传言,四皇子殿下并非大行皇帝血脉。敢问靖王,此番言论可属实?太上皇这道册封圣旨,可符合国本?”
此话一出,底下顿时细语纷纷。
显然有此疑虑者,绝非一人两人,不过惧于太上皇圣威,不敢戳破。如今有人率先提出,他们自然想要求证明白。
最上面一层台阶,初次临朝,本就有些紧张四皇子闻得此言,那是一瞬间面色发白,目露惊慌。
他虽小,却也到了知事的年纪,自然能够明白,说他不是景泰帝的血脉,这是对他多么大的攻讦和侮辱。
与此同时,他心中也恍然明白过来,为何近来母妃对他要说那么多奇怪的话,为何那些原先对他还恭敬有礼的太监和上书房的先生们,对他变得冷漠起来……
“大胆王傲,竟敢对太上皇不敬?”
意料之中,有人出来呵斥上述之人。
御史中丞王傲面无惧色,只道:“我并非对太上皇无礼,只是据实奏报,以求朝堂剥开迷雾,正气清源。”
有人察言观色,深知不能让王傲再这般“胡闹”,纷纷出言呵斥、反驳。
“此等荒谬之言,王大人居然敢拿到朝堂之上,还堂而皇之的当着太孙与靖王之面陈奏,我看你根本就是故意蔑视朝廷威严,诋毁侮辱太孙殿下,此等居心叵测,实为当诛。”
这是对王傲最为严厉的批判。
但是王傲仍旧不为所动,甚至不再理会此等人,转而再次对着贾宝玉一拜:“臣请靖王及诸位辅政大臣,为吾等解惑!”
虽然批判王傲者甚多,但是沉默不言,以无声来支持王傲的人更多。
他们,都想要一个确切的真相。
叶琼和宗辙对视一眼,皆对贾宝玉投去摇头之色。唯有忠顺王,一派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甚至还有点幸灾乐祸看热闹的意思。
这等事,要是贾宝玉一个答不好,就会引起群臣哗然,进而引起轩然大波,要是那样,就有的好看了。
贾宝玉面目沉俊,等众人的议论声下去,方看着王傲,声音冷漠道:
“王大人所言之谣传,本王亦曾听闻,但那不过都是叛乱逆党之余孽居心叵测,恶意诋毁大行皇帝所散播,实则为子虚乌有之事。
太孙殿下乃是大行皇帝血脉,皇室正朔,这一点绝无疑问。”
贾宝玉的声音,洪亮刚劲,掷地有声,令人信服。
王傲还想要继续提出疑虑,贾宝玉已然先声夺人:“太孙殿下之血统,乃是经过太上皇与我等数位辅政大臣共同确认,绝无任何可疑之处。
那些造谣之人,本王也已派人缉拿法办。若是有人再胆敢传播此等祸国言论,诋毁太孙殿下声誉,国法无情,定斩不饶!”
王傲眉头皱了皱,想了想,到底退下。
本来,也不关他太多事,他就是想问问……
一场小小风波,算是被压下,但是到底有多少人彻底信服,便不得而知了。
贾宝玉也不求他几句话就将此事完全消弭,不过,只要多数人信了,那便足以。
于是与四皇一礼,然后才转身道:“今日朝会,主要商议两件大事。
头一件便是西海诸国联兵犯我边域之事,第二件便是国库存银已基本耗尽,但是朝廷所需要耗钱处仍旧甚多,已成亏空之势。
凡此两件事解决之法,众位大人但有良策,皆可道来,供大家参详。”
……
大玄十多年未遇举国大战,许多军中老将都被闲置了。
如今闻得西海那些跳梁小国又起来兴风作浪,那是一个个都像是猫闻着腥了一样,重新跑来上朝。
听得贾宝玉的话后,那是二话不说,就跪地请命,请求带兵去灭了那四国。
为了争到主帅的位置,那海口是一个比一个夸的厉害,甚至于有豪言不费朝廷多余兵卒钱粮,只只身前往边境,独自整合西海边军,一举荡平诸国的……
大玄本来就是强国,所有人面对外夷都有天然的优越感,再加上这些武人如此重的声势,便是那些不想打仗的大臣们,也难以说出心中谋算的“和气生财”的想法。
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一说出来,就要被那些齐心协力的大老粗们一顿臭骂……
于是,对于西海战事的讨论,便没有了权衡利弊,而是直接变成了怎么打,派何人去打的问题。
这令贾宝玉都有些意外。
不过细想想倒也正常,大玄养精蓄锐十多年,国富民强,兵甲充足,哪怕国库空虚也只是一时的而已,大家都不怕打这一场仗。
于是议题很快转移到如何解决国库空虚之上来。
“臣提议,为陛下修建皇陵之事可以暂缓,等秋税入库,国库充盈之后,再行开工也不迟。”
“荒谬,为陛下修建皇陵关乎陛下与朝廷的颜面,同样是国之大事。况且此乃早已议定之事,岂能中途更改,半途而废?”
“莫不然,先将江左水患的赈灾银先用于西海之战?至于赈灾之事,可责令周边督抚调集府库以赈之……”
“更为不妥……”
这些节流之策,无论如何都会涉及到一批人的利益,会受到强力的阻扰,很快便有人把目光投入到开源之上。
自然而然,就有人想到这些日子京中如火如荼的抄家事业……
“卫大人,你负责查抄清点叛逆家产,不知何时能够将所得财物上报国库?”
户部尚书忽然发问,其他人也反应过来,是呀,这些日子抄了那么多家,其中好些都是大户,只怕可以查抄出不菲的资产。
卫立琁出列回道:“此次被抄的府邸着实太多,我正在全力清点与核查当中,预估一个月内可以初步清点出所抄没的财产数量,三个月内,可以将大多数财物变现,上缴国库……”
卫立琁的话,令很多人都皱起眉头来。
贾宝玉也问道:“为何要这么久?”
“殿下不知,此次被下令查抄的府邸着实太多,其中所涉及的资产、财物多且结构复杂,很多都需要一丝一缕仔细清点核查。
况且其中还有大量私自藏匿财产的行径,也需要一一排查,严肃处置……
臣既负皇命,便不得不严格办事,慎之又慎,不敢有丝毫大意。”
卫立琁一副正气凛然,让人说不出半点不好的话来。
贾宝玉也点头:“确实该当如此,不过,如今朝廷急需用银,还该加紧时间操办此事为好。”
说着,贾宝玉看了众人一眼,道:“太上皇既然命我全权决议西海战事,我有一个提议。”
“靖王请讲……”
众臣撇嘴,现在谁看不出来朝廷是您靖王说了算,四个辅政大臣您占三个,别说西海战事了,就是朝廷所有大事,谁还拗得过您去?贾宝玉:“如今朝廷缺银,但是现在朝廷要处置的每一桩事还都是大事,耽误不得。
本王提议,关于西海战事所需要靡费的军备粮饷,朝廷只需要从国库中支取十万两银子,用作前期的筹运粮草,余下的所需,便从此次抄家所得钱财中补充。”
朝臣听了,都暗自思索。
朝廷目前的大事中,最耗钱的,估计就是西海大战了。因为战事一起,所需要的粮饷军备物资等花费,根本不知道要用多少。
如今靖王却明言只需要国库出十万……是有深意,还是年少不知事?
户部尚书葛秉德最是高兴,他立马道:“此议甚好!靖王不愧是太上皇嫡亲皇孙,朝廷柱石,一下子为朝廷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不过,要是将来大战顺利,用不了查抄所得,靖王还需要把多的部分,送回国库来才行……”
葛秉德如何不高兴,他本来最担心的就是西海战事那一笔花销。若是按照贾宝玉的说法,国库不但立马减去这笔负担,而且还不用他再费尽心思的去催卫立琁了。
这阵子,为了催这笔款快点进国库,他可是找了卫立琁好多次了,每一次他都有足够的理由摆脱他。
葛秉德的话,令贾宝玉有些忍俊不禁。
听他言下之意,就是不够了也不要再找他要了,要是有多的,则一定要上缴。
“不可。”
一等伯兼兵部侍郎衔牛继宗出列道:“兵凶战危,军备粮饷一刻也缺短不得。如今各家查抄的家产还未明确便用来应对战事,实则不妥。
万一出了任何问题,而朝廷仅有的银两又用到了别处,该如何是好?还请靖王三思。”
牛继宗身上的兵部侍郎衔不过是加封,实际上他还是纯粹的武将,所以自然向着贾宝玉,怕贾宝玉不明白其中利害,只顾朝廷,到时候耽误了战事,那就大事不好了。
牛继宗的话让文臣们集体沉默。这样将来万一出了事,干系都得贾宝玉来担,这又不是他们提议的,他们自然不关心。
贾宝玉如何看不出其中的深意,牛继宗的担心也没有问题,前提是他们都不知道这次被抄家的那些人有多肥……
有胆子跟着景泰帝和二皇子干大事的人,通常都不是什么廉洁的官员!
贾宝玉之所以要让卫立琁拖延清点的进度,自然便是为了把这一笔巨银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以应对接下来的战事。
这场西海大战太上皇既然交给他,便是为了给他创造进一步立威的机会。
所以,他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
朝议之后,贾宝玉、叶琼、宗辙以及数位内阁及六部的主要大臣齐聚南书房。
忠顺王说是家里有事,已经回府去了……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实际的情况是,一场朝会忠顺王总共没说上几句话,好不容易说两句,还没有人听他的,他觉得实在没意思,便不想再在南书房来浪费时间了。
对此贾宝玉等人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没这个棒槌在旁边干瞪眼,他们还自在些。
“除了朝堂上所议之事,另有两件事欲向靖王禀报。”
“如今距离太上皇的八十大寿越来越近,各国的使臣也陆续到达京城,其中有些使团人数多达数百人,如此一来,鸿胪寺和驿馆都已经安置不下,请各位大人示下,该如何处置?
另一件事便是茜香国的使臣递上国书,言其国乃是受另外三国胁迫才致出兵,并非当真有意犯我边关……”
听得这话,贾宝玉道:“第一件事好办,正好如今京城空出了大量的高门宅邸,便从中选出一些用来接待外宾便是。比如南安王府便在皇城之外,单此一座府邸便已可接纳不少人。
至于那个什么茜香国……?”
贾宝玉皱起眉头,不太知道这个国家的情况。
宗辙言道:“殿下不知,这个茜香国乃是西海之滨一个弹丸之国,一向臣服于我朝,年年向我朝进贡。
不过早些年,也同样曾和其他西海诸国一般犯我边境。
想来是我大玄太久没有对其动过刀兵,其又生不臣之心。至于派遣的使臣,不过是假言诓骗,欲图给自己留条后路罢了。”
贾宝玉点点头,对于西海诸国这次犯边,朝廷公认有两点原因。
一是其缺乏入冬之粮,又正好听说大玄皇帝新丧,便举兵过境劫掠。
二来,也是想要趁机再试试大玄的兵锋……
“若是如此,便不予理会,派人将茜香国使团监视起来便是。”
“殿下说的是,这些不过都是小事……
臣等关心的还是,不知殿下欲使何人领兵,剿灭西海诸国的叛乱?”
宗辙等人皆问道。
贾宝玉神色一动,却并不讳言:“实不相瞒,关于主将我已有了人选,不过尚缺一名副将,还请各位大人举荐一二……”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q9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q9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