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嘿厨子 > 103 东院、西院与南院

103 东院、西院与南院

小说:嘿厨子作者:莺影莹盈字数:3090更新时间 : 2020-08-29 23:00:41
  此次谢家邀请的宾客就有六七百人,虽说每位主子都有分工,但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宾客有六七百人,还不算一同前来的家属女眷,丫鬟仆妇,加起来有千人之多。这吃住行的安排就是一个庞大繁杂的工作,当然,其中首要,自然是吃喝问题。

  宴席嘛,怎能离得开饮馔?只是谢家再有实力也不可能同时接待上千人用餐,谢家有自己的家厨两百多号,但应付千人的饮食,实在捉襟见肘。好在圣上开恩,特许了南都光禄寺协办寿宴,也相当于皇上赐宴,毕竟谢老太太也是皇上的祖母。

  这食材来源、调配,安排厨子,器皿领用等等,皆是光禄寺安排,而且皇上还谕旨特许户部动用天财库的银钱作为筹办经费。食材由上林苑提供畜禽,以及光禄寺珍馐署、大官署等提供乳品、果类、菜物及各类调料。厨子又从大庖厨、大烹门、凉拌当等处调来近两百名。

  这样一来,宴席便基本做到了随叫随办的流水席,虽是流水,但其饮馔质量并没有降低,反而是超出了光禄寺操办日常宴席的水平。

  一场豪门盛宴,光花销就是近万两的白银,即便是谢家这样的老世族门阀也经不起几次折腾,就像那《红楼梦》里贾府操办元春省亲,一场省亲透支了一个偌大的家族,如同虫蚁啃噬了大树的树根,固然维持了表面的繁荣,却注定某一天它的轰然倒塌。

  谢家如今也如那贾家一般,表面依然荣光无限,只有作为实际家主的谢侯爷,才知道其实内里早已开始空虚。倘若再不想法子挽救,就算维系了几百年又如何?终有一天会大厦将倾。

  一直以来,谢侯爷都内心焦急,只是表面还需维持一片云淡风轻。祖母也常常教育谢家后人要守成,作为外戚要远离朝堂纷争,如今确实远离了,但也越离越远。其实谢侯并不认同祖母的作法,时代不同了,哪能还像以往那般一成不变?自家父亲虽名为家主,其实是个不管事的,如今单靠太后那根线牵着,要是……

  不想了,谢侯爷闭了闭眼睛,想抛开脑海里一切杂乱无章的奇思怪想,还是徐徐图之吧。

  宴席很快摆在了曲廊之上,这曲廊背靠着堆绣山,风景极好,人置身曲廊之中,远眺是风景,近看也是风景,身边还有美酒佳肴,跟之前的画舫相比,又是另一种享受。

  “谢侯这安排果然极妙!”孙胤甫不禁赞道。

  谢侯爷笑笑,道:“咱们旁边那桌便是为恺忮所留。”

  “哦?那不知是哪里的贵客?”

  “三位应该也知道,这几位是两淮总商江家家主,六合郝家家主,澄海林家家主,以及洞庭翁氏和句容王家。”

  光听这几人名字,孙胤甫不禁瞳孔一缩,侯爷所说的这几位竟是几大商帮首领家族,再加上太谷曹家……都是近几日与朝廷驿递改革参与谈判的几家。一想到此,孙胤甫心中一惊,这谢侯爷反应真是神速,朝廷的消息还没放出来,谢家就已经联络上了人!

  其他两位同样心中震动,本来一开始还奇怪,谢家一直以富贵闲散的形象示于众人,如今大操大办寿宴本就让人惊讶,更别说邀请了如此众多的政商界宾客,谢家这算是动了凡心,不想再闲散下去了?

  “侯爷,在下有些不明白,如今朝廷正在同各地商帮谈判,这几位又是领头之人,怎会……”怎会不在京城而在这里?

  谢侯闻言呵呵一笑:“哎~吴大人呐,你是不知道,这几位本是恺忮多年的朋友,如今正是因为谈判的事,通过恺忮找到本侯,希望本侯能向朝廷递些话。这驿递改革是好事啊,如果真能让双方谈判成功,那本侯跑个腿,递个话什么的,也算为皇上排忧解难啊!这不正好,今儿王爷和郑提督都在呢。”

  三人听了不禁失笑,这谢侯爷果然是人精的人精,连这充当买办居间人去上下游说的事都想得出!所谓拿钱办事,看来是许了不少好处才会如此大张旗鼓,不过这游说之事,似乎还没有谁比侯爷更合适的。

  “王爷和郑提督也在?”吴瀚问道。

  谢侯爷一捻美须,道:“想必诸位也听了圣上为祖母寿辰送了九九寿礼,一共九种,每种九样,而且是连送九天。这八百一十件寿礼啊,如今就在恽寿堂摆着呢,待会儿几位可有兴趣瞧瞧?”

  三位一听这言下之意,明白了,三双目同时看着侯爷,眼里都不禁带了些许思量。

  钱大人欣然道:“刚才下官还在跟两位大人说呢,不知有没机会去饱饱眼福呢?侯爷您还真是瞌睡碰着枕头,求之不得!”

  “呵呵~,这有何难?正好王爷和郑提督也在恽寿堂,三位也是许久未见了吧?”

  钱大人道:“正是,自从上次朝觐述职,再未见过王爷和郑提督,今日能再见到,托侯爷您的福。”

    话说谢老太太同大儿媳妇说完了采箐的安排,两人半天没有言语,老侯爷夫人坐在那里垂眸沉思,似乎满怀心事。而谢老太太则完全闭了眼睛,老僧入定一般,只是手里不停拨弄着那串佛珠。

  老太太平时起居作息都有固定时间,稍一打乱,就会显得力不从心,毕竟年事已高,只是今日这场面又不得不出来应承。老侯爷夫人见母亲半天没有声音,抬头望了一眼,眼里闪过一丝担忧。

  “母亲可是累着了?要不让嬷嬷扶您回去歇一会儿吧?”

  谢老太太睁开眼睛看着她,道:“我还好,待会儿还要见见各家夫人,等见了再去歇息也不迟。”

  老侯爷夫人见母亲坚持,遂不再多说什么,只是吩咐了身边下人仔细伺候着。

  此时湖边的戏台上,俳优依然在咿咿呀呀的唱着,戏目换成了《北西厢》。这北西厢是北曲南唱,吴人重南曲,而北词几废,唯有金陵尚存此调,填词除杂剧不论,只论全本,其文字之佳、音律之妙,未有过于《北西厢》者。当年秦淮名姬马湘兰携戏班去金阊贺王稚登七十寿诞,就是唱的《北西厢》全本,可谓轰动吴中。而这也正是谢家畜养女优最拿手的戏目,据说是谢家曾重金聘请当年幽兰馆出身的女郎,以教授北曲,是以才有今日能唱全本。

  可以说今日所安排的戏目是样样精彩,当然,除了戏曲,还有诸多玩乐,谢家人考虑的十分周到,毕竟女眷们除了各家夫人还来了不少闺秀,人数也不下三四百人。像什么秋千、放风筝、投壶、蹴鞠、捶丸等等,场地就设在湖边这一片开阔地上。尤其那秋千架设的极为华丽,朱红金漆描金云龙的竖架子,横架子是绿彩漆描金云蝠,还挂了五色彩绦,绯色加豆绿色的交椅绣花绸,映着湖边几树垂杨,而且人在上面飘飘荡荡,煞是好看。

  喜静的就玩玩琴棋书画,甚至弹棋、双陆、马吊等等。再加上今日所设皆是流水席,美酒佳肴随时随地都能摆上,五六人、七八人就能凑成一席,宴饮之余,再观谢家侍女表演女相扑。

  方丈大一块平地,铺上相扑锦毯,侍女各分两队,每队各出一人,只见其中一人高揎兰袖,半曳鸳裳,而另一人则是紧缠腰带,裙子系得不高不低,一出场两人便扑在一处,一人用力抱住另一人,而那人一闪,恰好抱住这人脚步踉跄,向人怀内一歪,而那人随即捣乱,在这人身上乱揉一气,这人便笑软破功,又顺势一推,卧在地上认了输。

  席间的夫人们一见这样也算?遂也都笑开了,本来就是表演性质,倒也热闹有趣,酒也就多吃了一两盅,再玩玩藏钩、握子、射覆诸戏,犹不失雅人之致。

  最热闹的莫过于老夫人那一席,婆媳两谈完之后便返回了厅堂,此时堂上颇为热闹,所请的要嘛是谢家姻亲或是关系良好的贵夫人,要嘛就是夫君身居要职的官宦夫人,她们大都携了自家女儿,这自然也露脸的最佳机会。

  人老都爱热闹,喜欢儿孙满堂的感觉,谢老夫人也是欢喜。正好谢采箐同几位闺秀呈上了新鲜出炉的麻姑献寿图,以及几幅祝寿书法,喜得老夫人连连点头称好。采箐书画双绝,这画一看就是出自她之手,有方维仪的风格,其绘画师法宋代李公麟,犹擅绘释道人物。这麻姑献寿图虽是白描,但神形兼备,绝对是是上乘佳作。

  书法由几位官家小姐所写,也是个有个的风骨,小小年纪竟都笔力深厚,可见是家学深厚。

  席上自是也少不了插科打诨之人,宴饮的气氛就靠着这人来调动,尤其是行酒令时,毫无疑问她便是马县令的夫人。马仕璋如今已擢升至顺天府,连升三级为正五品的治中,而且调令已下,只待进京履职。马夫人是春风得意,最近的心情都甚好,再算上她本就是极有趣之人,同谢淑颍又熟稔,所以这席上的插科打诨之人自然有她来扮最合适。

  梨园侑觴,雅谑佐饮,是以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