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到明末当皇后 > 第一百六十三章 盐政

第一百六十三章 盐政

小说:穿到明末当皇后作者:七月王婆字数:2333更新时间 : 2020-03-11 23:57:00
  天启五年,腊月初八。刘府。

  张嫣和刘保一行人谈妥了瓷器和茶叶的事儿。崔念和李婵便双双告辞了。

  留下张嫣,问刘保福宁那个地方的情况。

  于是刘保跟张嫣科普道:“福宁这地方,在洪武初曾降为县。后到了成化中,又升为了直隶州。辖境还算大,相当霞浦、宁德、福安、福鼎等县地。”

  张嫣又问:“既如此,当初咱们盘算的盐场一事可能行?”

  刘保:“建个盐场不是问题。可关键是,咱们大明自万历四十五年,便采用盐法道袁世振的建议,废开中法,立“纲法”。”

  张嫣:“纲法?”

  刘保点头,解释道:“所谓‘纲法’。其法为:将各商所领盐引分为10纲,编成纲册,每年以1纲行积引,9纲行新引;纲册上所载引数允许各商“永永百年,据为窝本”,每年照册上旧数派行新引,纲册上无名的商人不得加入盐业运营。”

  张嫣:“这不是让商人直接与煮盐的民户交易吗?还将收买、运销之权悉归于商人,让他们世袭。那这些盐商岂不是要发了!再说了,长此以往的话?那必然会造成官视商为利薮,商视官为护符,官商勾结,因循苟且!这盐政不乱才怪呢?”

  说完,张嫣嘿嘿一笑道:“那个弄出这个什么‘纲法’的袁世振,莫不是跟盐商一伙的吧!”

  刘保闻言,连忙道:“娘娘可不能乱说。据我了解,这个身为疏理两淮盐法道的袁大人名声可好着呢!再说,那万历四十五年。袁大人之所以废开中发,而立‘纲法’也是有原因的。”

  张嫣:“哦?”

  刘保道:“之前这“开中法”,其实就是如果边关急需某种物资,就叫商人采办并运输到指定地方,官府给他们颁发相应数额的“盐引”。而商人可以凭“盐引”到盐场支盐,再到指定的地区销盐。”

  张嫣点头,“这个本宫知道。”

  刘保摇摇头,道:“娘娘且继续听,后来弘治五年,有人提出了纳银领取盐引的办法,即“折色法”。此法规定,盐商以后不需再将军需运往边镇,只要向国库缴纳银两,就可获取盐引。如此一来,由于万历年间战事频频,为了从盐政中收取更多盐税,官府滥发盐引。而商人拿到盐引后到盐场无盐可支,从而发生盐引积滞现象!”

  张嫣恍然大悟,“是不是因为这个,官府涸泽而渔。导致从盐政上弄不来银子了……便对盐场的待遇一降再降!如此一来,那些盐场主自然不能坐以待毙。便铤而走险,将盐卖给私盐贩子牟取暴利。”

  刘保附和道:“正是。所以后来,官盐壅塞、私盐盛行。盐税自然也就更加难以保证!税监无奈,只得向盐商预借盐税,后发展到预征盐税。盐商手里空有盐引,领不出盐来。另一边税却一直都要交!如此一来,势必调高食盐销价。万历四十三年,官府见盐价涨的离谱,只得强行控制盐价。此举迫使一些盐商亏本逃散,结果市面缺盐,私盐价格暴涨,整个盐业市场彻底陷入混乱。”

  张嫣叹气,喃喃道:“这大明怎么老喜欢饮鸩止渴呢!之前那大明宝钞是怎么贬值到废纸都不如的?简直就是记吃不记打嘛!”

  刘保:“娘娘您说什么?”

  张嫣摆手,“没说什么。你别管我,你接着说。”

  刘保于是接着道:“所以,到了万历四十五年。那位袁世振到了两淮,接手的就是这么一个烂摊子!为疏销积引,袁大人想出这么一个‘纲法’来。同时他又募兵与盐场中灶丁连营结防,每营三十人,营间相距二、三里,专门捕捉私盐贩运者。如此经营四年下来,盐税大增!”

  张嫣:“这么说,此人是个人才。只是这也不能排除,他和当地盐商勾结的可能行啊!毕竟这些举措,对官府和盐商都有好处!除了对私盐贩子不利以外,还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了!”

  刘保:“是啊!这‘纲法’一定。不再那积引名册上的人,如何插手这盐业?!”

  张嫣:“那咱们若私自办盐场卖盐?那这些盐就都是私盐?”

  刘保:“不错。”

  张嫣一拍桌子站起来,道:“这纲法不也是改了开中法,才施行的吗?既然如今已经解决了挤压的盐引,那么这种容易失控。太过于挑战盐道官吏道德底线的纲法,岂不是也要改改才好!”

  刘保惊讶,“娘娘要改盐政?”

  张嫣:“不是我要改,而是这纲法不合理。必须要改!不改那就是等着日后官商勾结,盐政败坏。”

  说完,张嫣对刘保一抬手,制止了对方的劝说。起身带着人回了宫。

  到了晚上,朱由校回到坤宁宫。

  张嫣今日因为惦记着,要和朱由校聊聊这盐政的事儿。于是早早就哄睡了朱媺乐……

  朱由校见女儿不在,有些意外。问张嫣:“悦悦呢?”

  张嫣笑着拉了朱由校坐下。一边给他按揉肩颈,一边道:“今日我有些事儿想跟你说,所以早早就哄悦悦睡下了。”

  朱由校挑了一下眉毛,问道:“哦?宝珠想和朕说何事啊?”

  张嫣淡淡道:“盐政上的事儿。”

  朱由校来了兴趣,抚落了张嫣的手。拉着张嫣在自己对面坐下。认真问:“宝珠此话是何意?”

  张嫣提及,洪武年间,为抵御外患,筹备边储,仿宋折中之制而行“开中法”。

  其法为:由户部出榜召商,令其输粮于边塞或其它缺粮地方,政府收粮机关登记所纳粮数及应支盐数,填给仓钞;商人持钞投产盐地运盐使司换取盐引,持引赴盐场支盐,运赴指定地区销售。

  开中法以场盐官收为基础,仍属民制、官收、官卖、商运、商销的就场专卖制。

  故其产、运、销制度大率仍元之旧,而更加完善:全国盐政归属户部;在产盐大区设都转运盐使司,掌管一区盐政;盐场设场署,谓之盐课司,掌督产收盐;一区所属盐场甚多,乃于运司之下,增设分司,作为运司的派出机构,对分辖的盐场实行就近管理;复于运盐使之上,设巡盐御史一职,由皇帝按年特遣大臣,综理一区盐政大事。其煮海之民,仍编灶籍,官发盘铁,实行团煎;盘铁之外,复有锅锨,为团煎轮次未到时一家一户煮盐之具;所煮之盐,交场官收纳入仓,以备商支,场官付给工本米粮或工本钞。

  商人凭引支盐,例有定场,不得越场支盐;所赴销区,亦有定岸,不得越界侵销;其余验引放盐、查引截角、销毕缴引等手续,皆与元代同。开中法施行后,商人为便于纳粮报中盐引,各就边地召民垦荒种粮,并建筑台保,自相保聚,谓之“盐屯”,收到节省转运、充实边饷、开发边疆之效。史称“有明盐法莫善于开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