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九儿的芦笙 > 第一百零六章 海棠西施

第一百零六章 海棠西施

小说:九儿的芦笙作者:无敌鸳鸯腿字数:2029更新时间 : 2020-11-02 06:41:45
  王葫芦感到了绝望。

  每当夜深人静,缩在稻草堆里的王葫芦不禁扣心自问,

  “想我王葫芦一生善良,做下善事无数,为何老天对我不公,处处坎坷?”

  在一个倾盆大雨的日子,李老未又勒令王葫芦去扫大街,这变相的折磨,令王大荣无比愤怒。

  王大荣走到悬崖边,扔下了扫把,纵身一跃,像一只断线的风筝跌下了悬崖。

  王大荣就这样在地球上消失了。

  那时王天保己经八岁了,生在艺术之家,王天保耳沫目染,自然懂点其中奥妙。

  可这又有什么用呢?

  人与人不同,别人活出了精彩。

  而他,王天保,却活成了疯子。

  九儿和母亲在荒山野外,见一个疯子对自己喋喋不休,吓了一跳,两人不顾山路坎坷,一溜小跑朝山下奔去。

  望着九儿母女匆匆而去的身影,疯子王天保摇了摇头,背着破烂的编织袋唱着山歌也下了山。

  “有钱小鬼来推磨,

  推的小鬼哈哈笑。

  贫在闹市无人问,

  富在深山有远亲。

  不信但看宴中席,

  杯杯先敬有钱人。”

  只是那歌声听起来怪腔怪调,惊的树上的鸟儿扑楞楞地飞走了。

  九儿下了山,就像一只土拨鼠,在冬天的严寒中孤独地活着,焦虑而期盼。

  冬天终于过去了,春天来了。

  高大雄伟的五指山,渐渐地由白转成了绿色,树啊,草啊,都发出了嫩芽芽。

  山涧里到处是昆虫和小鸟的鸣叫。

  这个偏僻的穷山沟沟不知从何时起,也悄悄的发生了变化。

  先是加宽了山路,进山的人多了起来。

  那些山外人不买也不卖,就是在山里住上几天,看那太阳升起落下,看那松涛阵阵,看那小溪流水……

  一句话,那些住在钢筋水泥森林里的人,进山就是看个风景,看看真正的原始森林。

  看风景的人一多,就要吃喝住宿,于是,又诞生了一批以此为业的生意人。

  小小的山沟沟,小小的凌云渡,变的拥挤热闹起来了。

  高耸入云的五指山,渐渐地有了名气。

  那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还有松鼠,狐狸,山鸡,野兔……

  这是个世外桃源,天然氧吧。

  凌云渡的人感到稀奇,城里人也真日怪,干净平坦的水泥路不走,都来爬这坎坎的山沟沟。

  大鱼大肉不吃,却来吃这漫山遍野的山野菜,小河里的螺蛳。

  螺蛳山里人是不吃的,往常都用板砖拍碎了喂鸡鸭鹅。

  山野菜偶尔吃点,主要用来喂猪马牛羊。

  这些畜牲吃的玩艺,城里人却爱不释口。

  就连疯子王天保的歌声他们也爱听,说是怎么原生态,有些人还跟王天保录了音,拍了视频。

  凌云渡的村民们也一度怀疑,有些城里人莫不是闲疯了,竟大老远跑来欣赏一个疯子。

  山里山外是两个世界!

  有些脑子灵光的山里人,见进山的人那么多,就把房子腾出一间两间,开起了民宿。

  九儿家五间瓦房一个驴棚,又处在山路边,是进山的必经之路,I这是个绝佳的民宿点。

  九儿也看到商机,拆了院墙,拆了驴棚,又盖起了五间小瓦房。

  九儿家的房是青色的砖,灰竭色的小士瓦,鱼磷一样,一排一排的,掩映在葱郁的树林之中。

  夏有垂柳白杨,冬有苍松翠柏,十分耐看。

  九儿又长的十分漂亮,烧的一手好菜。

  油是自家种的芝麻,黄豆,用毛驴拉着小石磨,慢悠悠地磨出来的。

  蘑菇竹笋黄瓜西红柿是现用现去地里采摘,就连小鸡草鱼也是现用现捉。

  九儿去过城里,她知道城里人吃的就是一个新鲜,一个原滋原味。

  九儿的民宿吸引了很多的回头客。

  客人们见九儿家院里种了很多海棠,他们送给九儿一个外号,海棠西施。

  九儿当起了老板。

  春天进山踏青的人多,九儿一家忙不过来,还招了一个叫丽丽的女服务员。

  丽丽是个胖胖的小女孩,桃花坞人,整天像个小皮球一样,蹦来蹦去,特别喜庆。

  不但村民有了变化,就连乞丐也有了变化。

  凌云渡成了宝地,这一点从乞丐的变化中就可以看出。

  那时的凌云渡,三年五年,偶尔有一个乞丐路过,也是蓬头垢面,手拿破碗,

  “大叔大妈,可怜可怜吧,给口吃的吧。”

  而现在的乞丐,衣着虽说破旧,但干净整洁,有的拿着二胡或芦笙。

  现在的世局,没点才艺当个乞丐就当不成。

  九儿就碰上了一个有才艺的乞丐。

  那天上午,九儿和丽丽正在迎接客人。

  门外来了一个瘦若螳螂的老头,那老头对着九儿和客人鞠了一躬,一手打着快板一边唱,

  “春风送喜来,

  老板发大财。”

  九儿见了,掏了一元钱递了过去。

  客人见了,就说,“唱这两句,就值一斤苞谷钱,这钱太好赚了。”

  客人又从口袋里掏出十元钱,“来个有才艺的,我出十元。”

  那老头从背上取下二胡,来了一首巜二泉映月》。

  九儿听不懂那曲曲调调,只感到特别悲。

  丽丽听了真捂耳朵,说是杀鸡鸭鹅时,就是这种惨叫。

  而那城里人,听的入了迷,一曲终了,还未回过味来。

  直到九儿咳嗽了一声,那城里人才反应过来,连呼神曲,连忙掏出一张百元大钞塞给了老汉。

  乖乖,一百元,够买两只大肥老母鸡了,丽丽眼都直了。

  老汉要走,城里人挡住了他。

  城里人从包包里拿出一个小型录音机,把老汉的《二泉映月》录了下来。

  这一幕,看的九儿眼都直了,没想到这城里人真大方,农村人看不起的酸曲儿,到了城里人那儿,就值大钱了。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九儿开民宿期间,也碰上了几个奇葩的客人。

  有天九儿接待了一个大老板。

  那老板须发皆白,穿着西服,系着金利来领带,气宇轩昂。

  后面跟着一个年轻女孩,这女孩二十多岁,美丽清新。

  两人在九儿家吃饭时,啥贵吃啥,竟要吃穿山甲,野山鸡……

  这些稀罕物儿,都是保护动物,九儿家没有。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