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我在异界当指挥使 > 第三十五章:史上第一个三甲出现了

第三十五章:史上第一个三甲出现了

小说:我在异界当指挥使作者:桐庐少年字数:2042更新时间 : 2021-02-28 20:30:00
  在姜铃琢磨的时候,一个又一个的诗人上台了。

  在送别这个框架内,显然,诗人们发挥的显然比战争更大,毕竟,亲身经过过战争的诗人是少数,而送别在这个没有汽车火车飞机的世界却是司空见惯,往往一别就是数月数年而不得见。



  有感而发比空中楼阁当然会真情实感得多,出佳作的可能也就大大提高了。

  第一个上台的就发出了强音,虽然第二个立刻就急转直下:

  “去年与君别,山山隔山山。

  今年未见君,凄凄复担担。”

  (注:笔者原创作品,质量一般,诸君见谅。)

  此时获得了八个“丁”牌,也算是创造了今天的一个记录。不过之后的作品质量大有改善,甚至有两首获得了“甲”等评价。

  陆诗诗细品这两首诗,的确堪称是第一流的诗,不由收起了小瞧之心,看来这个世界还是有才子的,虽然无论如何比不上华夏风流。

  终于轮到陆诗诗了,当她落笔之时,全场肃静,甚至有人捂住了嘴巴,生怕发出声音打扰了她的创作,要是因此而使得一首传世佳作化为泡影,那可真是罪过了。

  落笔写诗:

  “《送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陆诗诗这次选择的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不过她把“灵澈”二字删去了,免得评委询问灵澈上人是谁,本来她考虑过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不过前者人名、地名甚多,后者更是有小谢(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李白的偶像)、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诗文风格,汉末建安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等典故,所以便放弃了。

  至于另一首号称是千古送别第一诗的的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确是第一流的作品,但是其中的地理名词比较难以替换,陆诗诗便放弃了。

  不过即使如此,这首《送上人》拿一个“甲等”也是绰绰有余了。

  果不其然,当陆诗诗将这首诗吟诵出来后,赞叹声此起彼伏。

  “好诗!”

  “妙,真妙!”

  ……

  而评委的点评也是极为欣赏。

  “写景生动,借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练,上上佳作。”

  “一首感情深厚的送别诗,同时又是一幅构图美妙的景物画。”

  最后评级,七个甲等一个乙等,毫无疑问地获得了甲等。

  “双甲!双甲!这是近百年未有之盛景,陆姑娘真是羞煞吾等。”

  陆诗诗归位后,齐书书不住口地称赞,崇拜之色毫不掩饰。

  陆诗诗的这番抉择又出乎了姜铃的意料,我的这个闺蜜还真是不按常理出牌呀,不过这样也好,毕竟我们的对手也是些天马行空、肆意妄为的家伙,要不然怎么会出现翼装飞行装置这东西呢。

  现在,每每想到白小城从高高的郁孤台一跃而下,在空中滑翔的场景,姜铃就有点头痛,不知道他们下一步会怎样的异想天开,不过是直接飞进皇宫刺杀女皇吧。

  陆诗诗谦虚了几句,便与姜铃聊了起来,由于齐书书在一旁,有些事情不方面聊,便只能聊聊刚才众人的作品。

  聊了半个小时,第二个主题竞赛结束了,包括陆诗诗在内共有四人获得了甲等,可见送别诗对这些诗人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好写的类型。

  倒数第二个上场的齐书书获得了乙等,乐呵呵的,看来挺满意。

  终于到最后一个主题了,赵陷揭晓了答案:思乡。

  与送别诗一样,这也是古代诗人经常写的诗歌类型,古代交通不便,一离家就经年累月的不回,因此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了,自古以来,名篇佳作层出不穷。

  “这一次是怎么了,题目都这么宽泛。”齐书书有些疑惑。

  陆诗诗可不管这么多,她在琢磨着改用哪首诗好。

  姜铃同样也在琢磨着,这一次陆诗诗会选用哪一首呢,描写思乡之情的名篇佳作可不少,比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君自故乡事,应知故乡事”、“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等。

  然而这次题目出了之后,十分钟了,没有一个人踏上高台,陆诗诗有些讶异,一抬头,却发现几乎所有人都在看着她。

  却原来是,陆诗诗一连两首都是甲等的成绩震撼到了众人,这时都想先看看陆诗诗会写出怎样的诗来,若是陆诗诗又来一个甲等,他们又何必上头献丑呢?

  陆诗诗知道这回恐怕是推脱不过去了,不过她并没有立刻上台,而是低头沉思,做苦思冥想状,已经大出风头了,就没有必要再加个“出口成章”的人设了,免得高调过头惹人讨厌,引人妒忌。

  眼看着时机到了,陆诗诗方才一步步踏入高台,对颜儒微笑着点点头。

  落笔: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陆诗诗吟诵完毕,全场肃静,全都沉浸到了诗境之中,除了姜铃,她有些惊讶,是呀,自己怎么忘了这首经典呢,这可是三岁小儿都能背诵的名篇呀。

  此诗一出,结果已定。

  半晌,才传来颜儒的一声叹息:“原想着前两首诗已是惊世之作,没想到只是开胃菜,此诗一出,老夫叹服。”

  “此诗如不经意,而得之自然,摹写静夜之景,字字真率,有幸见此佳作,虽死无憾。”另一位评委也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已达技近乎道的境界。”

  “妙,妙,妙!”

  ……

  评委们赞叹不绝。

  最后,评级缓解,八位评委几乎是同一时间举起了牌子,八个“甲”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似乎象征着陆诗诗璀璨的名声与前程。

  “三甲连珠,亘古未有。”

  齐书书呢喃着,看向陆诗诗的目光竟然带上了一丝狂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