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庭梧栖凤 > 第二十四章 我醉欲眠卿且去

第二十四章 我醉欲眠卿且去

小说:庭梧栖凤作者:律中香字数:7268更新时间 : 2021-03-24 18:34:38
  林雪景回到家时她哥穿着睡衣在沈凤栖睡着的卧室办公桌正开着电脑忙公务,雪景看了眼藏青色被子下盖着尚未醒来的沈凤栖,沈姑娘穿的是雪景平常穿的那件白色丝绸睡袍。

  “哥,你给她换上了我的睡袍?”

  “她昨天吐的满身都是,是你带她去酒吧的吧?”

  “我们加起来也只是喝了两瓶,谁知道凤栖姐这么容易醉,我这不是好好的么。”

  “你就不应该让她陪你去酒吧那种地方。”

  “那还不是你惹我不开心。”

  “你不开心可以找我撒气,不要让你凤栖姐来埋单。”

  “哥你打算出差前还要和我吵一架吗?”

  “你先出去,我要换身衣服收拾行李赶飞机,没功夫跟你吵。”

  林雪原换好一身黑色休闲西装,把出差要用到的衣物打包整理进商务行李箱,然后开门去找他妹妹嘱咐几句。在雪景微启的房门前雪原停下了脚步,听见她妹妹正在打电话,声音虽被压低却并不妨碍雪原悉数收听。

  “我还没来得及问呢。”雪景轻声说。

  “……”

  “我们又吵起来了,我哥他快要出发去机场了,这事等他回来再问不迟。”

  “……”

  “要是让我哥知道我们有意灌醉凤栖姐,绝对不会原谅我的。”

  “……”

  “我现在还真希望他们什么都没有发生,我后悔用这种方式来偿还你的人情了。”

  “……”

  “那次采访对我很重要,搞砸了很可能会丢了工作,我因为太喜欢这份工作了,为了感谢你才欺骗了凤栖姐,现在后悔了,真不应该答应你。”

  “……”

  “我不跟你多说了,我哥换好衣服随时要过来找我,给他听到就麻烦了,先挂了。”雪景挂完电话把手机扔在床上出门看他哥在干嘛。

  林雪原在妹妹挂上电话前早已悄无声息地走回了自己的卧室,看着双目紧闭的沈凤栖,一言不发,他心里对妹妹的所作所为有种哀莫大于心死的无声愤怒。

  “你好好照看你凤栖姐,等她醒来才可以离开,我两周后回来。”雪原对着门口站立的妹妹雪景交代说,面无表情。

  “嗯,我知道了。放心吧。”雪景作贼心虚般地回复说。

  “我去机场了。”林雪原说完头也不回地拖着行李箱走出了家门。

  雪景心里除了有点忐忑不安还有些许落寞,以往她哥的每次出差前都要交代她好好照顾自己,交千叮咛万嘱咐的,这次却这般冷淡,莫不是察觉到了什么吧?还是说因为他心里有了沈姑娘,就只记得关心宠爱别人了。

  她顾不得想那么多了,径直走到沈凤栖床边把她身上的丝绸睡袍微微拉开看了看,里面的小衣服还在,心里一阵喜忧参半。

  林雪原在虹桥机场办理好登机手续坐在候机室候机,收到妹妹林雪景发来的短信:“哥,你昨晚有没有把我凤栖姐怎么样?”

  “没有!”雪原一个深呼吸后发了两个简短的字出去。

  “凤栖姐睡了你的床,那你昨晚睡哪里?”

  “沙发。”

  “你不是喜欢我凤栖姐呢吗?”

  “不要把我单独和你凤栖姐相处一个晚上的事告诉她,免得她心里有负担。”

  “知道了,柳下惠君。”

  “……”

  “哥你为什么不向凤栖姐表白,你不担心被别人捷足先登了吗?”

  “……”

  “哥你说话呀,感情这种事,转瞬即逝的。”

  “我要登机了,有事等我回来再说。”

  沈凤栖几乎是在林雪原飞机刚到达着陆郑州机场的同时醒来的。她睁开眼摇了摇又沉又晕的头,听见屋外有动静,惊觉地环顾了四周,似乎想起什么点来,她迅速拉开被子看了看身上,发现尚有衣服遮体,这才稍微放了点心,随即又掀开衣服检查检查里面的情况,这下更放心了。

  她起身走出房门,发现这是林雪原的家,厨房里有一阵洗刷碗筷的声音传来,她走到门口看见林雪景系着款花围裙正在做饭。

  “你醒来了?怎么样感觉?”雪景放下手中的盘子问门口的沈凤栖。

  “喝的有点断片,还没彻底清醒过来。”凤栖微微一笑说。

  “昨晚你吐了一身,把我哥的衣服都吐脏了。”

  “你哥?他人呢?”

  “估计已经到郑州了。”

  “又出差了?这回去多久?”

  “说是两周。”

  “我的衣服呢?”

  “在我房间,我已经放洗衣机给你洗好烘干了。”

  “好,谢谢你。”

  “谢什么,都是因为我你才喝醉的。”雪景心虚道。

  凤栖闻见自己身上的酒味还没完全散去,走进浴室快速冲了个澡把衣服套上又出来找林雪景。

  “怎么我昨晚睡在你哥的床上呢?”

  “昨晚我哥睡的沙发。我的床小,怕挤着你了。”

  “那我的衣服都是你给换的吗?”

  “不然还有谁呢?你要是我哥的女朋友就好了,就不用我代劳了。”雪景说完瞟了一眼沈凤栖,发现她脸上没什么特别神色。

  “昨天给你们添麻烦了。”沈姑娘有点不好意思。

  “怎么这么说呢,是我非拉你去酒吧才喝醉的。”

  。

  “怎么这么容易就喝醉了呢,我们喝的什么酒啊?”

  “我也不知道什么酒,只要好喝就行,我酒量虽不大却也没醉,你却这么反常。”

  “不会是又喝到了那种红酒了吧?”

  “哪种酒?”

  “有一款红酒,叫什么名忘了,大概和我的体质相冲吧,喝了很容易醉。”

  “还有这样的酒?分体质?这不欺负人嘛。”

  “嗯,呵呵,我猜想的。对了,我的手机呢?”

  “在沙发上,有好几个来电。其中一个是桐竹姐的,我给你接了。”

  “她有什么事吗?”

  “也没什么事,让我带你去茶舍玩。”

  “还有个叫西吾的,打了好几通电话,我不认识就没给你接。”

  “桐竹不是有男朋友陪着吗?”

  “她男朋友飞国外了。”

  “噢,那我们一会吃完午饭去她那里坐坐。”

  “还有寒枝也来电了,我接了,她问你为什么请假,我昨天晚上见你喝醉就发信息给石老师请假了,周末弘老师和双鹊都不在上海,你今天的古琴课也上不了了。”

  “今天其它人都上了书法课吗?”

  “没有,有三个人请假,所以干脆停了一节课,群里有通知,你去看手机就知道了。”

  “好。”

  “饭菜都准备好了,口味比不上你,将就着吃吧。”

  “嗯。”凤栖边说边走去沙发,拿起手机翻看堆积的讯息,大部分是弘庭梧发的微信和电话。她给弘庭梧的来电显示名编辑成西吾了,说是栖和梧的减字谱。凤栖回了条信息给西吾说:“刚醒来洗了个澡,一会吃完午饭去桐竹那里玩。”

  “看来这一觉睡得很好,打了这么多电话都没听到。你快吃饭去吧,我们晚上再电话。”弘庭梧回复说。

  “好。我想你。”

  “我也想你,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雪景和凤栖面对面吃着饭时,她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是许泽兰的来电,雪景知道许小姐意欲何为,挂了机后快速翻出之前和她哥在机场候机室的对话截图发给了对方。

  凤栖独自先回到绍兴路住处,闻闻身上残余味道就又洗了个澡,把衣服里里外外全换洗了。她弹了会儿琴又给弘庭梧去了个电话,这才踱步去淳风茶舍。

  主桌上的藿香蓟是桐竹一个朋友从寒山隐居的天台翠屏山采回来的,书房的书法案上也放置有一盆,凤栖饶有兴致地取来了笔墨纸砚,伏案用小楷书写起《寒山诗集》里若干句子:

  「见之不识,识之不见,

     若欲见之,不得取相,

     乃可见之。」

  「庭迹何所有,白云抱幽石。



     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

  「天生百尺树,剪作长条木,

     可惜栋梁材,抛之在幽谷。」

  「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欲好。

     壁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桐竹从惠山厅泡好茶来到书房找沈凤栖,她边看沈凤栖写字边吟诵着寒山诗句,读来说犹如含英咀华,之后在书架上取了本《庐山草堂记》坐到临窗的茶桌上翻看,茶桌上的红千鸟枫树是赵临潭送她的,叶形像千纸鹤,一树火红。

  “我这里有一幅元代因陀罗的《寒山拾得图》,想不想看看?”桐竹问凤栖。

  “不会是真品吧?”

  “怎么可能,真品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要是真品我就发了。”

  “谁临摹的?”

  “不知道,你们赵总送的。”

  “你先摊开,我一会过来饱饱眼福。”

  凤栖把上周布置的书法作业如数写完便来到桐竹身边。画面最左边题有元末禅僧楚石梵琦书写的赞曰:“寒山拾得两头陀,或赋新诗或唱歌。试问丰干何处去,无言无语笑呵呵。”

  “还是得道僧人画出的禅画最能流露生命的本性自然。”桐竹望着画轴感慨道。

  “禅画脱俗空寂,洒脱风流的同时又不失古拙活泼。”凤栖附和说。

  “我相信弹古琴弹的最好的应该也是这些德高望重的僧人们。”桐竹说。

  “按古书上的描写,的确非他们莫属,书法和诗也是如此。”

  “修养好做哪一行都好。”

  “能欣赏这些禅画好在哪里的人也实属罕见,毕竟喜欢唐诗宋词的大有人在,而读得懂寒山诗集和开悟禅诗的却凤毛麟角。”

  “嗯,随文生解,总无交涉。”

  “赵总这次去英国是要把他前妻带回来办理离婚手续了吧?”

  “嗯。”

  “小孩呢?也一起回来吗?”

  “不会,小孩要上学。”

  “小孩要知道真相,一定难以接受吧?”

  “听说小孩和他亲生父亲相处的很好。”

  “那就好。”

  “弘老师周末不在,你明天还来我这玩吧,我们一起买菜做饭,双鹊明天一早飞回来。”

  “不巧,明天约好了去寒枝那儿,你和我一起去吧?”

  “我明天走不开,你自己先在书房里呆着,我要出去招呼客人了,雪景一个人忙不过来。”桐竹说完起身把挂轴安置好,然后缓缓朝门外走去。

  “嗯,去吧。”

  桐竹离开书房后沈凤栖洗干净了略微干涩的狼毫笔饱蘸墨水继续伏案写诗,不过她没再写寒山子的诗集,转而写起纳兰性德的《浣溪沙》: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第一遍《浣溪沙》写的不尽人意,沈凤栖又耐心地写了好几遍这才转身到书架上把赵孟頫的《汲黯传》找出来临摹。

  不知不觉间消磨了一个下午,期间雪景和桐竹都进来几次欣赏凤栖的笔墨,赞不绝口。

  桐竹和凤栖去复兴路菜场把晚餐的食材买了回来,两人在厨房边聊天边摘菜烧饭,雪景独自在楼下茶馆里照看着生意。

  沈凤栖踱着碎步绕道穿过复兴中路,取道陕西南路回到住处。她把地板来回拖了一遍,又清理了桌案上的积尘,给花草浇足了水,看了两卷《法华经》后坐在窗前弹琴。

  弘庭梧给沈凤栖拨通了视频电话,直播了彼处宾客云集的婚礼现场,穿着白色婚纱的新娘和新郎在房间里陪着亲戚们聊天。

  弘庭梧问沈凤栖将来他们举行的婚礼是用中式还是西式,凤栖只是笑笑没有回答。

  周日早上吃好早餐,凤栖坐地铁去往寒枝和石桓亭的爱巢「东篱」。寒枝早早在地铁口等着她,地铁口到「东篱」只需要步行一刻钟即到。

  凤栖把手中一把清新秀丽的韭菜花递给寒枝说:“桐竹送你的。”

  “谢谢,白色小花真美。”寒枝笑着接了过来。

  穿过繁花盛叶的中庭两人都停下了脚步,凤栖打量着几盆百日菊,红的粉的、黄的紫的和橘的白的,各种颜色都有,随风摇曳着争奇斗艳。

  石桓亭正在画倪瓒的《六君子图》,无论是秋树萧瑟,还是水面清冷,抑或是山色荒寒,都被临摹者以高超的技艺与深厚的品位描摹的恰到好处。

  凤栖和寒枝很快退出并掩上书房门在茶桌前煮茶聊天。案上的方石器里斜插着一些粉紫色的蓼花。

  “这些蓼花从哪采来的?院子里也有,一进门就看见了。”凤栖拿着茶则闻了闻干茶问。

  “昨天去了森林公园,在水边采的。”寒枝一边温杯一边回答说。

  “斑茅湖边也有一大片蓼花,挺壮观的。”

  “斑茅湖?在哪?”

  “就是斫勤坊门前的湖,我们给取了个名。”

  “斑茅湖,嗯,这名字好,也应景,那里的斑茅最美了。”

  “关于蓼花的诗你最喜欢哪首?”凤栖问。

  “巴江暮秋末,霜降千林空。山色不改碧,蓼花无数红。”

  “宋代晁公溯的《巴江》。”

  “嗯。”

  “你边上那把小纨扇上临摹的是哪幅图?”

  “南宋的《深堂琴趣图》。”寒枝拿起纨扇递给对面坐着的沈凤栖。

  “这画传神,仿佛能闻见琴声。”凤栖拿着小扇由衷赞叹道。

  “构图布局简淡尚意,只可惜原作不知道是谁画的。”

  “想起了我初识古琴的那个雾气迷蒙,琴声缭绕的画面。”

  “对了,你是怎么认识古琴的?”

  “看电视剧,老版《三国演义》还记得吗,刘备骑的卢越过檀渊误打误撞闯进了水镜先生的隐居茅庐,茅庐里传来了几声古琴,当时就惊叹此声只应天上有。”

  “想不起来了,只剩孔明唱空城计在城墙上弹古琴的模样了。”

  “那你是怎么接触到古琴的?”凤栖反问。

  “几年前在庙里禅修,有位法师为我们弹了一支古琴曲,好像是《普庵咒》,禅修结束后就开始学古琴了。”

  “石老师画完《六君子图》接下来会画倪瓒的哪一幅呢?”凤栖转换了个话题问到。

  “有个朋友拜托他画清代的《松鹤清泉图》,要的很急,所以先完成《松鹤清泉图》再继续倪瓒。”

  “这款老寿眉清香溢远。”凤栖闻了闻空杯说。

  “嗯,有七年茶龄了,是一位修行人送的,从他们自己的茶山采来自己做的,再喝一道我们煮了来喝。”寒枝说完把砂䂪和朱泥紫砂炉子取了过来。

  “这一煮满屋子都要香起来。”

  “相比喝老寿眉,我更喜欢闻它煮过后的醇厚香味。”

  “最近看什么书?”凤栖问。

  “看一本现代人写的唐代四大才女传记。”寒枝回答说。

  “四大才女,个个姿容出众,才学甚富。”

  “可惜结局都惨淡悲情,看来「女子无才便是德」也不无道理呀。”

  “其中两位才女的父亲倒让我记忆深刻,他们只从只言片语便有先见之明。”凤栖喝了口茶说。

  “你说的是李季兰和薛涛的父亲吧?”

  “嗯,李季兰的父亲一听他女儿作的诗「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立马灵敏地判定说「此女聪黠非常,恐为失行妇人」,还当机立断把女儿投入道观去修身养性,以期其改邪归正。”

  “李季兰的父亲应也是狠得下心,她女儿才6岁就被送走,其女见蔷薇花长得参次不齐,随口吟诵而已,想不到祸从口出。”

  “在古代,特别是有名望的书香门第,都把妇德名节看得很重,唯恐有辱家门,不敢掉以轻心。”

  “说到底还是怕辱没了他本身和家族的名声,宁愿舍弃骨肉也要维护名声。”寒枝略微不屑道。

  “以前我也这样认为,礼教吃人,后来读了佛经,才有所改观。”凤栖说完又尝了口茶。

  “愿闻其详。”

  “李季兰应该是观照到了她女儿潜意识里的淫心荡漾,佛经说淫为万恶之首,害人害己,最损自己和子孙后代的福报。”凤栖说。

  “经你这么一说倒有几分道理,自古不少才子佳人的诗都在大肆宣扬着男欢女爱,这很容易让人心旌摇荡,失了德行。”

  “发乎情止乎礼,有些诗越了礼,随心所欲的没了规矩方寸,有破就有立,而那些饱读诗书的正义之士,比如才女们的父亲们肯定不容她们如此放肆。”

  “为什么才子们的才华却不担心有失德行?”

  “女子阴气过盛易招淫邪,这姿色与才情一旦没管理好就是一场灾难。”

  “《唐才子传》记载李季兰「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

  “李季兰最要好的朋友是陆羽和皎然,三人经常聚在一起吟诗作对,烹茶弹琴。”

  “李季兰的诗我略读了一些,格调远没有她心仪的皎然高雅。”

  “皎然是位有德的修行人,他写的那首《答李季兰》我也很喜欢,算是一首禅诗吧。”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

  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这让我想起苏东坡让一名妓女去向他好朋友参寥要的一首诗。”

  “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两位诗人都是修行人,所作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说另外一位才女薛涛的父亲薛郧学识颇深,受父亲影响薛涛八岁时就会吟诗作赋、通晓音律,并且生性聪颖。”寒枝说完果断出了茶汤。

  “据《名媛诗归》记载,有天薛涛的父亲在院内说了句「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随即对答「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他父亲惊讶之余觉得这是不祥之兆,担心女儿将来会沦为迎来送往的风尘女子。”

  “没想到多余的猜想却成为了现实,论才华和人品薛涛在唐四大才女中都能位列首位,蜀人把她与卓文君、黄娥、花蕊夫人称之为蜀中四大才女。”

  “「薛涛笺上楚妃吟」,薛涛签倒是款倍受追捧的雅物。”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司马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说到花蕊夫人,她的那首《述国亡诗》怎么写来着?”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些才女,不管是哪个朝代的,都饱读诗书,精通音律,会弹古琴想必是才子才女们的标配。”

  “那是,蜀中才女黄娥是明代的,她和大才子杨慎的爱情佳话你读过吗?”

  “嗯,可惜杨慎这位状元郎才子吃了才高气盛的亏,被流放了三十年不得回,咳,被天家熬死的一对才子佳人。”

  “黄娥等了杨慎整整十年,在古代,21岁还没有出嫁,这是做好了终身不嫁的打算。”

  “好在天遂人愿,最终嫁给了心上人,却只有四年的好光景,被嘉靖帝棒打鸳鸯几十年。”

  “本以为「从今后,可与你春日早起摘花戴,寒夜挑灯把谜猜。添香并立观书画,步月随影踏苍苔」。”

  “我就是读了黄娥与杨慎的爱情故事才把《诗经》里葛生的那首诗理解透的。”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薛涛的名气其实很多得益于薛涛签,才名远没有鱼玄机大。”

  “鱼玄机的道名取得好,让人过目难忘,一听就不是个普通人,难怪现在的明星都要改名,一个好名字能大大提高知名度。”

  “全唐诗中就数她的诗最多,有五十多首。可惜红颜命薄,二十四岁就被杖杀了。”

  “她的夫君李亿也是绝情,一刀两断后就再不与她相见,曾经是那样的恩爱无比。”

  “先不说怀疑李亿女婢绿翘有染是否属实,就算那李亿对绿翘没有情谊,鱼玄机一气之下杀人的行为,可见其内心潜在的凶残,平常人是难以接受一个在气愤之下会取人性命的女人。”

  “与绿翘有染的非李亿,另有其人。”

  “还是业太重,断人性命,结此恶缘。”

  “鱼玄机和李季兰都有入道修行的经历,前世应该也是修行中人。”

  “大概是受唐玄宗妹妹玉真公主的影响,唐朝女子以入道修行为风雅之气。”

  “唐朝的四位奇女子中,留下作品最少,名气也最低的莫过于刘采春了,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位才女的存在。”

  “刘采春只是歌喉动听,兼会填词,诗才不甚突出。”

  “刘采春是唐朝版的邓丽君。”

  “说到刘采春,就不得不提及那个很有才情却不专情的元稹了。”

  “刘采春应该是在浙江绍兴开启她绯闻缠身的后半生,因为在绍兴,她遇到了当时流放并担任越州刺史的诗人元稹。”

  “是元稹先写情诗追求她的,一个是才情纵横风流倜傥的官家,一个是地位低下的卖艺求生的伶人,面对这种感情诱惑,即便是平常女子,恐怕也没有几个不动心的。”

  “说元稹是个薄情郎还轻判了他,一段感情却搭上了一条生命。”

  “说刘采春飞蛾扑火吧,她和元稹还共同渡过了八个年头,最终还是被辜负了,元稹爱美人,尤其迷恋年轻貌美的女子。”

  “说元稹只喜欢年轻貌美的女子倒有点冤枉他了,比他大十几岁的薛涛,也曾与他有过情史。”

  “嗯!还是他的表妹崔莺莺面对这种渣男本尊显得更有骨气。”

  “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

  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老寿眉煮到这个程度最好喝了。”

  “也最好闻,香气馥郁内敛。”

  “我们喝完茶去做午饭吧?”寒枝说。

  “要先去菜市场买菜吗?”凤栖问。

  “不用,一早我们已经买好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