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青春如果重新来过 > 第三十七章 “史诗级”的校庆媒体团

第三十七章 “史诗级”的校庆媒体团

小说:青春如果重新来过作者:麦田细雨字数:2458更新时间 : 2021-03-17 10:00:00
  自从和安静约定考研之前都在学校呆着以后,杨伟龙似乎变了一个人,大学前三年都没怎么去过图书馆的他竟然天天泡在了图书馆中,拉都拉不回来。

  要说起来,事情其实是这样的,那天魏小军去一家律所参观了后,决定要更加发奋图强地复习考试,他在毕业前一定要通过律考。

  高大上的律师事务所,高大上的精英律师,高大上的法律职业,让魏小军对律师职业从来没有如此仰慕和期待过。

  平日里低调而不爱张扬的魏小军出生在大山里的一个贫苦家庭,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里唯一的收入就是那一亩三分地。

  在魏小军上高中之前,他从未离开过这座大山,由于用电不方便,全村也就村委会才有一台老旧的电视机,而且是由村长用来播放新闻联播用的。

  所以,对于魏小军来说,他对外面世界的认知更多地停留在书本里。

  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县城的高中,他第一次见到了除了拖拉机、卡车和公交车以外的机动车——小轿车。

  当时,县城里的楼房最高的也就十多层。但是,看到楼房的那一刻,魏小军惊呆了。

  他满眼都充满了好奇,自言自语道,“这一定就是书本里说的摩天大厦!”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江南水乡、东北雪原……在县城里,他通过电视和书籍看到了更多不可想象的世界。高中三年,魏小军不再是乡村里的那个山里娃,从此他更加向往县城以外的世界。

  因此,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通过高考走出这个小县城,走向书本中所描绘的更加广阔的世界。

  高二,在文理分科时,魏小军曾犹豫不决。不论是文理,对他来说都一样。因为他从不偏科,当然也就没有特别突出的学科。

  要说选文科,那完全是因为奖学金。

  魏小军就读的高中是一所极为普通的高中,十年来,考上大学的学生也不超过500人。

  全校最有成就的学生是十多年前的一个学长,那年他考入了法律界的最高学府——国家政法大学。后来,学长成为了一名知名大律师,在全国都小有名气。

  于是乎,几经辗转,学校派人找到了这名校友。在一番叙旧后,学校的工作人员终于向这名校友袒露了心声,那便是希望校友能为学校捐5万元翻修教学楼,条件是学校教学楼将以校友的名字命名。

  校友这些年在外虽然小有成就,但是一直未回过母校。此刻面对学校的请求,校友不但答应出资5万元翻修教学楼,更提出不仅要解决硬件的问题,还要解决学生上学读书的问题。

  于是,校友在母校设立了奖学金。

  不论文理只要考入实验班的同学,就解决全部的学费。

  除此之外,校友出于自身法学专业的热爱,对那些高考时考上法学专业的同学,更是给与2万元的奖励。

  别说在魏小军家所在的大山里,就是在这个贫困的小县城,2万元都足够维持一个家庭一年的开销。

  因此,吸引魏小军的也正是这2万元。于是乎,对于文理从不偏科的魏小军从高二开始便坚定地选择了文科。更准确的说是坚定地选择了2万元。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万元目标的鼓舞下,魏小军一路从高考的各路大军中杀出,成为全校文科第三名。

  在选择学校时,魏小军没有忘记梦想中的远方。

  因此,他最终报考了与家乡地理环境完全不同、距离最为遥远的西江大学法学院。

  来到西江大学,那闻所未闻的方言、那稀奇古怪的树木、那广阔无垠的大海、那真正的摩天大楼……让魏小军比3年前走进县城时的惊诧还要更加的惊诧,让他真正领略了什么叫山外有山。

  魏小军励志要像高中那个学长一样,成长为一名知名大律师,为自己家乡作出自己的贡献,也设立一个奖学金,扬名立万。

  虽然,大学中魏小军生活过的极为贫简,但是做一名知名大律师的目标从未忘记。因此,毕业将至,他才难得主动走出校门,为自己的律师梦,开启第一扇门。

  被大律所和大律师感染了的魏小军决定在律师这条路上一路向前,所以他一头扎向图书馆,废寝忘食地准备律考。

  魏小军的勤奋不单单激励了他自己,也感染了杨伟龙。

  看到平日里呆头呆脑的魏小军都有了目标,杨伟龙再也坐不住了。

  他心想,安静有目标那是天经地义,他自己本来就是混到大学的,从来没给过自己什么规划。

  可是,连处处不如自己的魏小军都有了目标,自己怎能低人一等。

  于是,杨伟龙也决定参加律考,至于他考上以后怎么办?或者没考上怎么办?他也不清楚,总之他要先有个目标。

  因此,和魏小军彪上劲儿的杨伟龙恢复了高三时的战斗力,随着魏小军一起扎进了图书馆,拉也拉不回来!

  甚至让安静都怀疑这个小子是不是脑袋出了问题。

  同一个宿舍的萧滨则坚持了他的想法——向企业进军。

  他觉得老贾说的有道理,他要利用校庆的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结识优秀企业家校友!

  因此,经过几个通宵,萧滨终于拿出了一份他自己比较满意的校庆宣传方案。

  萧滨设想的是,校庆承载着西江大学的历史传统,特别是这风雨历程的80年,积淀了太多值得挖掘的东西。

  如果只是单纯为了营造那一天的绚丽场景,一定可以作出很多精彩亮点,但是那样太过肤浅。



  因此,萧滨想到了结合西江大学80年的发展历程,从事件和人物为线条来宣传西江大学,使得校庆宣传活动更富有传承和生命。

  萧滨的这个想法自然得到了贾功权的赞赏,老贾全力支持萧滨,特意以校团委的名义召集学校各学生媒体,协助萧滨推动宣传工作。

  西江大学有两个学生网站,一个是校学生会网站,另一个是学生论坛。

  学生会网站更像一个官方媒体,负责正统的学生新闻报道,传达学校的各项精神和动态。

  而学生论坛则更偏重学生互动交流,是同学们畅谈心声、交友作伴的平台。

  此外,西江大学还有一份学生办的报纸、一个电视台和电台。

  最终,贾功权决定在各学生媒体之间抽调最为精锐的力量,配合萧滨打造一个西江大学建校以来“史诗级”的校庆媒体团,自然萧滨当仁不让是这个媒体团的团长。

  这天下午,在老贾的组织之下,西江大学的这些学生媒体的学生干部齐聚团委会议室,萧滨以学生会副主席的身份向大家介绍了他的校庆宣传方案。

  安排完任务后,各个学生媒体负责人纷纷向老贾罗列了一份名单,经过老贾斟酌后,最终确定下来。

  其中,学生会网站和学生论坛由来自商学院财务专业的薛梓婧负责,报纸由来自新闻学院的张辉负责,电视台和电台由蒋莹莹负责。

  这几个学生里只有薛梓婧是大三学生,其余都已经大四。

  此外,为了确保媒体团办公方便,老贾还特意把媒体团办公地点设在了校团委的一间临时办公室。

  随着校庆的临近,一场波澜壮阔的宣传大剧即将拉开帷幕!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