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宋别 > 177 大渡河边

177 大渡河边

小说:宋别作者:程锋破浪字数:3915更新时间 : 2018-06-26 23:53:22
  成都,锦里街。

  “我母亲是六岁的时候被大食(阿拉伯)行商从这里掳走,具体当年住哪一条巷子、哪个门牌,她也记不清了。”

  玉萝姗语句悲伤无奈,程洲轻轻的捏了捏她的小手,折彦璋也上前搂住她的肩头以示安慰。

  “玉萝姗,根据你母亲留下的只言片语,她说两三岁时候生活的故乡开满茶花;再想到此去大理最著名的就是茶花,想必你母亲一家是从大理一路北上迁移到成都的。咱们在锦里来来回回这样盲目的找,看来是难有突破了。我们还是继续前往大理,在那边肯定会有所收获!”

  在此地逗留多日毫无头绪,玉萝姗只得泱泱点头。

  这次出使大理国,程洲依然是跟打仗的策略一样‘出其不意’,隐藏身份低调潜行、永远是最吼噶!什么安抚使、呈宣大使、节度使这些仪仗官印都没带,全放在后面按时出发的大宋出使礼团里装箱;程洲和折彦璋、玉萝姗三人轻装提前出发。

  今年是程洲来到大宋的第七年,没有极反常的意外的话,女贞金国今年一定会发动对宋国东京汴梁的大奔袭。

  程洲这次出使离开东京,也相当于避祸了。

  他并不记得原历史上‘靖康之变’具体的时间,何况原历史已经被他们四个穿越过来的‘骰子’改变了很多;程洲没法预计女贞人会在哪一天发难,他只能给西京洛阳的家人提前作了一些安排。

  程洲也给东京掌管‘纵横司’的樊凡作了指示:必要的时候,就算是绑票也要把张叔夜给截下来,不要让他跟随赵佶、赵桓出城与女贞人谈判。张叔夜原历史上就是跟着这两个蠢蛋毫无意义的去送死了,必须阻止他。还有大宋第一神箭手何灌,他也按照原历史轨迹回到了东京;在宋钦宗与投降派文官的陷害下,所有的官兵都逃回城内,只有何灌一个人留在城外与女贞人死拼、悲壮的战死在城门之下!

  何灌何李纲也是樊凡必须保全的清流派人物。

  ——

  北方,云州(今大同市)与雁门关交界的山谷。

  “大王,那帮黑汗国骑兵又跑到我们奚人这边抢粮资了,还砍杀了咱们四名弟兄、一死三伤!”

  亲卫队长萧云都愤愤然的控诉着黑汗骑兵的罪行。

  萧干默默的听着,满嘴苦涩。

  我们六千人携带的这点粮资,如何能够供应黑汗国的八万人马吃喝?

  李安啊李安,你的心意我当然明白,可面前这个局面简直太让人绝望了······

  历史一再证明。像匈奴、柔然、突厥那种无组织无纪律的游牧骑兵,并不可怕。他们最多只能趁着中原内乱的时候来咬下一块肥肉,只要中原内乱平息了,就是他们亡国远遁万里之时!

  像蒙古骑兵那种有组织有纪律的游牧骑兵才有战斗力,黑汗骑兵?他们连匈奴骑兵都比不上。

  李安虽然借来了八万人,可黑汗王族也不会蠢到把自己的家底都给你,派过来的都是符合传统的一家子上阵:全家老小、拖儿带女,总算凑齐了八万人。基本上,黑汗王族就把自己国内饿肚子的穷人都‘借’给李安,让自己的臣民也能去‘东方神州’享几天福。

  说白了,黑汗国就是送出八万张嘴出去蹭饭。

  夏国请来的这八万名什么也活不干、只负责吃的‘洋大人’,可以说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仗是不愿意打的,但你要是敢停止物资供应,那这帮请来的‘洋大人’可就会反过头来打你了!

  李安在后世是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宏四代,穿越到西夏天生就是王子,这反而害了他。他没有经历底层的历练,身边全是奴才、阿谀奉承之辈,做事没个长远计划;他自视甚高,也没有招揽人才的胸襟。终于搞出这种‘骑虎难下’‘养虎为患’的局面。

  常年干旱国土狭小的夏国本来就穷,那,物资不足停止供应与黑汗‘援兵’翻脸就是迟早的事了。何况,刚刚传来消息夏国已经被宋国给灭了,国王李安也被生擒······这下,黑汗骑兵们也傻眼了。主将梅尔契纳在这人生地不熟的‘东土’也是焦头烂额:他被主子派到万里之外帮夏国‘助威’(没错,黑可汗就是这么对他说的),现在请他们来的夏国都消失了;要钱没钱、要粮草没粮草,我们该咋办?

  早先,出于惧怕大汉大唐千年来在西域建立的声威,黑汗骑兵们躲在这个大山谷里还是挺老实的,不敢出去冒犯东土上国。后来慢慢经过了解,黑汗人才知道中原这边和西域一样也是四分五裂,他们现在所处的地盘是原来上贡的大辽的;而辽国也刚刚没了:怎么我们黑汗人才到东土几天就消失了两个大国?(如果他们能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就能见证第三个大国消失了)

  ——

  反正,确定此处目前是个‘三不管’地带之后,黑汗人就敢于四处抢劫来获得物资补充了。

  对他们这帮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来说,晋北云州已经算是天堂,太他么的富裕了——随便抢一抢就能发财!

  可很快的,附近几个县的百姓都跑光了;萧干也来了,他带着六千死忠的奚人部族逃按照情人李安的指示来这里找‘救兵’。

  与耶律大石分别突围之后,落魄的萧干初见到这个山谷里的八万骑兵,简直是喜出望外!

  他没想到爱人李安‘说到做到’,真的搞来了八万人马来帮他。

  萧干也是带兵的人,他知道做到这些太不容易了。

  可这感动劲还没过呢,马上他就发现他指挥不动这些‘雇佣兵’;指挥不动还是小事,这些‘友军’竟然还明目张胆的的来抢咱奚人的粮草!

  “李安,小齐,你现在在哪里、你还活着吗?”

  萧干(路东)很是惆怅,他除了摇头,还是摇头。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萧云都,你去找那个会写回鹘文的参赞过来。”

  萧干终于恢复了状态,毕竟人生还要继续,想活命就得振作起来。

  ——

  “梅尔契纳老爷,大事不妙!”

  一个黑汗武士冲进主将梅尔契纳的营帐。

  “四处都在传言,咱们黑汗国被白头回鹘(西州)攻占全境,可汗和老爷们被围在碎叶城苦苦支撑,正等着我们赶回去救命呐!”

  梅尔契纳本来离开家乡这么久也很担心,一听这话就信了八分:“快、快吹牛角召集族人!”

  他早就担心这事:虽然咱们这八万人不算是精兵,但黑汗国总共人口也才几十万;敌国知道我们离开之后,肯定会动心思。

  “唉!都怪贵族老爷们贪图夏国的财货美女!这么远的路途,你们真的能坚持到我们赶回去?也只能是死马当作活马医了吧!”

  “梅尔契纳老爷,萧干大王前来拜访。”

  亲卫吉良斯进来禀报。

  “嗯?他倒是敢来······叫他进来。”

  “不,请他进来!”

  梅尔契纳毕竟是当领导的,这礼数可不能不讲。

  “  亲爱的梅尔契纳将军,我知道黑汗国派你来就是因为你懂汉话;事关重大,我就直接讲重点了。”

  萧干一进来就掌握谈话主动,不管梅尔契纳的反应:“我跟您坦白说,我这个大王现在也是落魄之人;而您的八万部族所面临的形势很不妙,我也知道您的家乡正在遭受灭顶之灾!您不必急着否认,听我把话说完。”

  他制止了张口结舌的梅尔契纳:“现在,我想帮你、也是为了帮我自己。我是辽国人,对此地非常熟悉。有一个办法,我带领你们向北去抢掠富庶的前套(河套的一部分,今呼*和皓特范围),补充物资之后咱们就可以分道扬镳了。你可以向西北走阴山、金山回黑汗国,那边还是一片无序之地,没人能阻挡你们。而南线的河西凉州被宋国归义军占据,你们不能沿这原路返回了。”

  梅尔契纳听了,犹豫不决。

  “事情如此紧急,金国已经彻底控制云州各县,很快就要清理乡村各处。你我都缺吃少穿,再不行动就是等死!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萧干澎湃的口水,喷的梅尔契纳一愣一愣的。

  他一抹脸上萧干的‘馈赠’,伸出手来;萧干一愣,才意识到他要与自己击掌。

  顾不得嫌弃梅尔契纳手上沾着自己喷的口水,‘啪’的一声脆响,“我梅尔契纳原听萧干大王差遣,到前套之后你我再做打算。”

  ——

  (李仁宗,不是李宗仁)

  李公蕴担任“左亲卫殿前指挥使”,跟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前的职位几乎是一模一样,两个开国君主的人生历程非常相似。

  李世民第十四子曹王李明的的后代。李太祖的治国政策包括兴建升龙城,分封中央军政诸臣职位,改组地方政治机构,发展佛教,实行科举制度,改革土地和税收制度,对外采取扩张政策等。李朝前半段时期多次与宋朝、真腊、占城发生战争,占领了大片领土。1054年,李圣宗改国号为“大越”,并成为此后越南数个朝代的国号。“大越国”在越南历史上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大唐’,是越南古代史上最强盛的时代。

  用国号“大越”。然而据越南学者陈仲金指出,到李英宗时为止,中国宋朝仍封李朝君主为“交趾郡王”,三年后宋廷封李英宗为“安南国王”,越南亦开始被称为“安南国”

  李公蕴开创越南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李朝,统治者雄心勃勃,迫使占城、柬埔寨、老挝纳贡称臣,并在五十年内多次“深入宋境,焚其仓而还”,“伐宋钦州,耀兵而还。”北宋和南宋疲于应付辽和西夏,被西南的李朝的频繁入侵,搞得苦不堪言。

  人到渭龙州(在越南宣光地区)进行贸易,李太祖派人擒获大理国民众及马匹万余而回。大理将领杨长惠(一作杜长惠)、段敬至率兵二十万入侵越境,李太祖派兵讨伐,在平林州(又作“芳林”及“茅林”,在越南高平)的金华步一带,击破大理军队,斩首万余,俘获大量士卒及马匹。李朝得胜后,遣使把战利品中的六十匹马,献给宋朝,以宣示战功,宋廷亦赐冠带、器币、马匹等物品回礼。

  国王阮福映上书清廷    请求更国号为南越国  嘉庆不许  赐名越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