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止境 > 第一百二十五章 洪荒十四楼

第一百二十五章 洪荒十四楼

小说:止境作者:陈长安字数:3272更新时间 : 2020-10-15 22:35:20
大阵的周边彻底被云雾遮蔽,可山巅之上却是一片清明景象。

当衮服男人转过身,山崖之下只剩万丈深渊,脚下的咫尺山河于一瞬崩裂破碎  ,而那场连绵千里的泼天大雨似乎还在歇斯底里,衮服男人目光深沉缓步下山。

有人刻意为之用幻术将山巅遮挡得严严实实。

陈震蓦然抬头,语气冷得令人发指道:“好久不见啊三公大人,咱是时候算一算那笔旧账了?”

高坐云端木凳的三尊通天大佛脸色僵硬,眉宇之间不怒而威。

道公雷霆大怒,率先发话道:“大胆竖子,竟敢逆天道而行,你该不会还惦记着三教合一这条邪门歪道吧?还是说当初那道天雷未能将你透彻醒悟?你若要继续一意孤行,本座定要让你连灰飞烟灭的机会都没有。”

佛公随声附和,亦开口冷嘲热讽道:“你须清楚,这回可没有人能够再心甘情愿地替你挡下那记天雷了啊。”

佛公又有意无意地掀开陈震的痛处:“若这人间能够人人自渡,你又怎会看见她在你面前魂飞魄散?说到底你所认定的某些东西,不一定合适这座人间,可事到如今你还执迷不悟,究竟居心何在?是想看着这座人间与你一同焚之一俱?”

儒公捻须颌首道:“你空有一身浩然之气,却没有一颗真正的浩然之心,说到底你还是想成为这座人间的第四座高山,难道你当真觉得三教合一能够为这座人间止损?非也,这座人间之所以糜烂的根源在于人心。”

三尊通天大佛的声线于天际弥漫,犹如尖刀利剪格外刺耳。

三尊大佛长篇大论,陈震却是云淡风轻地摇摇头:“三教合一到底是否合适这座人间,在你们联手封禁的那座放逐之地中,该开花结果的东西自然不惧雨露寒霜,至于结果如何还是留给后人评说吧。”

陈震的双眸突然一凛:“但祸不及妻儿,三位君子人渣衣冠禽兽,接剑吧。”

大道三公轻蔑一笑,异口同声道“你敢?”

陈震的衣袖无风鼓荡:“你们该不会觉得我会空手而来吧?”

陈震轻轻握拳以气机牵引,成千上万柄飞剑从云雾中露出真身,剑锋以三尊通天大佛为中心铺开,方圆成海,震撼无比。

虽然每把单独的飞剑在三尊通天大佛的跟前犹如细针,但这铺天盖地的数量却足以将任何东西撕成碎片,无论山岳汪洋亦难逃其中。

陈震又摇头啧啧道:“三位历尽磨难修成的无上法身就此破碎,实在是可惜啊。”

道公不屑道:“从前你不也曾试过以洪荒十三楼力扛天道,结果又如何?”

佛公更是煽风点火:“结果害死了最心爱的女子,成了一头被圈禁于牢笼中的无牙老虎呗。”

儒公始终颌首端坐,却遮挡不住目光之中的冷漠,沉声威严道:“魔怔太深,难以自拔,为保人间清平,宜天诛地灭,以荡清妖邪。”

陈震对三公的警告视若无睹,闲淡地迈出步子走到大阵中央,露出一个耐人寻味的笑意。

——————————

在天盛国界的荒山野径上,暴雨连绵不断,有辆马车正在缓缓行驶过泥水坑洼的山路,原本在车厢中闭目养神的老夫子眉头皱了一下,随即掀起车帘让操纵缰绳的虬实汉子停下马车,沉鱼落雁之貌的少女也撑起油伞随着老夫子走出车厢。

老夫子举目望向南边的天穹,虬实汉子有些疑惑不解,但在观气片刻后便水落石出,身躯猛地一震,显然是震惊至极。

朱唇女子站在马车旁,也抬首望向南边,眉头深深蹙起,双手合于胸前祈祷。

老夫子神色平静地从怀中取出一只毫无瑕疵的玉瓶,没有一丝不舍的神情,扬手便摔在了地上,玉瓶应声破碎。

修道之人有各自的本命法宝,对于一些站于顶端的读书人而言,自然也有着各自的本命之物,与修道之人的玄妙法宝相比,读书人的本命之物看似平平无奇却一样内藏乾坤。

这只破碎难圆的浩气瓶便是老夫子的本命之物,乃观湖书院上一任大夫子私传于他,曾为观湖书院的镇山宝物。

此瓶顾名思义蓄养浩然之气之义,浩然之气本乃精神之力,有神而无形,由心而发却难存于实,故而古往今来浩然之气不过都是读书人的口舌道理而已,想要看一个人身上是否真存有浩然之气,太难了。

养气瓶之所以能成为观湖学宫的镇山宝物,的确有其超凡独特之处,它可蓄养人身上的浩然之气,让其留存于瓶中,类似于寻常人家的存钱罐,哪怕一丝一毫,只要能够恪守本心,都能积水成渊,最终于儒道一途超凡入圣。

上一任大夫子将养气瓶交到老夫子的手上,用意浅显直白,便是看好他能成为观潮书院又一位入驻文庙的儒家圣人,只不过老夫子并没有按部就班,选择继续以那些一成不变的学问登上高处,而是选择了另外一条悬崖小径,他觉得儒术一途不该只有之乎者也,事事物物应该止于至善,为人处世该如此,学问更该如此,这座人间需要的是人间的儒术,而非读书人的儒术。

本来以这些蓄养的浩然之气,老夫子大可超凡入圣位列文庙,但那不是他的初衷,他明知此行一去不返,却毅然坚定北归,只为了替心学谋得一丝狭缝生机。

这一夜,老夫子散尽毕生所养的浩然之气,不谈立地入圣,只为天下苍生。

此谓真正的浩然之气。

————————

在那座被世人称作人间所剩不多,没有被俗世玷污的仙家山脉上,一座新添置的孤坟前,有位两肩出尘的中年男人与石碑盘膝对坐。

李峰,一个巍如山海的名字,髻霞山飞来峰的首座。

忽有山风席面,他神色微变从坟前起身,然后转头望向南边,脸色唏嘘难喻,眼中如有星点碎光闪烁,身后的那座孤坟如父如山,而那个在这世上唯一与他情同手足的男人,亦将在今夜光耀天空之后流星陨落,他又如何能够轻松释怀。

坟中人以命相抵,撑起了髻霞衰竭干枯的气运池,保髻霞十年太平昌盛,但李峰清楚这并非坟中人的本心。

所以无论结果如何,他都要助那个男人度过这一关,即便那座气运池再次枯竭,他愿效坟中人之举。

其实坟中人在做出那个决定之前,曾与李峰有过一场促膝长谈,坟中人很后悔,若是当初没有狠下心来将他赶出髻霞,那他根本就不会急着偏走剑锋,来证明他的道才是道,他不仅因此遭到天道镇压,与心爱之人阴阳相隔,余生再也走不出那座寸草不生的放逐之地,失去了问鼎洪荒十四境的希望,对于一个习剑之人而言,无异于这辈子到头了,可陈震却安安分分地在那里待了十六个年头,其中所受的煎熬常人又如何能懂。。

李峰阖起双眸不让眼角的碎光弥漫,衣襟飘摇迎风而起。

月照之下的髻霞山脉,漫山遍野泛起粼粼烁光,犹如银河星辰落入人间。

李峰自破髻霞山好不容易挣来的十年气运。

道家无为之心如同湖底飘起的荧光细物徐徐升空,宛若蒲公草随风而起的情景飘向夜空,一路沿着南方而去飘飘洒洒千里万里。

————————

有位不烧结疤的黄袍僧人顶着暴雨走进苏生巷,他既不撑伞也不到屋檐下避雨,就这么若无其事地走到陈长柏的身旁,他蹲下身子将陈长柏扶起,五指在陈长柏的天灵轻轻敲下,昏迷过去的陈长柏缓缓地睁开了眼,身上如火炙烤的痛意旋即如潮水消退无痕。

陈长柏微微惊讶,发现身旁之人正是那位终日疯疯癫癫的大笑和尚。

大笑和尚没有理会陈长柏异样的目光,就这么在大雨下盘膝而坐,从袖子中分别取出从不离身的木雕和那把钝拙的刻刀。

陈长柏深深震惊,木雕不知何时已经被雕刻出了模样,竟是一尊如来坐佛,轮廓模样栩栩如生,但惟有一点美中不足,双目无神不得神韵,准确来说是尚未经点睛之笔。

平日放浪形骸的大笑和尚此时心神一俱,手握刻刀落于佛像空白的眼眸处,同时呢喃了一句:“心中有佛,怕他条铁?”

点睛。

几乎在同一瞬间,漆黑如墨的夜幕佛光普照,遥不见尽头。

天幕之上漫天佛列阵现世。

佛光明灭一瞬,犹如惊雷疾电,顷刻后茫茫夜幕再次降临。

陈长柏呆呆地望着夜空,若有所思。

在在那道佛光降临之际,大笑和尚手中的佛像被无名之火焚之一俱,他站起身子轻轻地拍了下陈长柏的肩头:“放心吧,你爹他的肩膀够宽,天塌下来也扛得住。”

陈长柏怔怔地回过神,看见大笑和尚手心的佛印,顿时心中了然。

天幕之上,在那片剑海之外。

万佛朝宗。

浩浩荡荡的无为之心。

海水不可斗量的浩然之气。

脚踩大头木屐的男人淡淡一笑:“我再替她证一回三教合一又何妨?”

三公面面相窥,闻风色变。

这一夜。

人间出了位洪荒十四楼的大剑仙,可就在渡过浩瀚天劫塑地仙真身之际,他穷尽毕生剑意灵光乍现劈出一剑,尔后如流星划过苍穹,身消道陨之际在髻霞山的上空自行兵解,还给髻霞山十年气运。

诺大的髻霞山,仿佛只剩下那个站在孤坟前发怔的男人

人间大地之上,但凡庙宇道观书院学堂,神灵佛像寸寸崩裂,三清画像无风落地,藏书无火自焚。

在人间尽头苦海岸边,有座高山拔地而起。

这片荒芜之地,无声无息地架起一道通天云梯。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