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噩梦潮汐 > 第一章 噩梦之始

第一章 噩梦之始

小说:噩梦潮汐作者:VALAK字数:3320更新时间 : 2020-11-23 10:49:00
——十六年前,三月十六日,下午十六时零五分。反应堆控制室通道

  “小心点!....”

  面罩内沉重的呼吸声,在这个空荡荡的地下钢结构通道内回响、飘荡。在他们的头顶,时不时底下几滴冒着烟气的液体,打在他们的防化服上,发出‘滋滋’的声响。荧光白色的头盔电筒在长达五公里的通道内晃来晃去,除了他们的脚步声外,一切安静的出奇而又可怕。而对于他们来说,这里的安静似乎早已被大家预知,一行人无所畏惧,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场事故,他们有所准备。而当地人民,也早已撤离到了一百公里以外。

  维修组领队,是首席工程师波诺维奇,身后的几位,是女机师德柳米拉、高级工程师高尔科夫、尼古拉和勃列尼金——以及他的徒弟冷却机师迪米特里。

  一行人沿着通道来到尽头的控制室,光是这段路程,算上携带的装备,竟走了近半个小时。

  他们终于抵达了第一道门。

  “各位....”

  空气中弥漫着金属燃烧的腥味。安德烈.波诺维奇的声音也突然变得沉重起来,他的喉咙中更像是吸入了饼干渣,不停的咳嗽。

  “咳咳....”

  波诺维奇弯下身子,双手扶着膝盖骨,猛的咳了出来。潮湿的面罩让他喘不过来气,可在这样高强度的辐射下,却又不能摘下面罩,只能强忍着。

  是一道电动门。失去了电力支持,一行人只能凭借蛮力,一起推开了它。

  ”好沉!”

  “咚....”

  门开了。

  一阵更浓烈的味道向他们飘来。

  “咳....呕....”

  迪米特里吐了出来,吐在了氧气面罩里。

  “天啊,我快要憋死了!”

  “坚持住,孩子...”

  刚说罢,迪米特里就瘫倒在了门边。

  “迪米特里!”

  勃列尼金扑向他的徒弟,用手扶着他的后脑勺。

  “孩子,你在这里等我,我们一起回去,回家去....”

  “师父....咳咳....我喘不上气了....请让我摘下面具来透透气吧....”

  “不行,孩子,你要坚持住!”

  “我们一起把迪米特里抬到第一道门后面去吧,他走不了了。”

  迪米特里在第一次抢修中,在接近一千毫西弗的辐射环境下呆了两个小时。从早上起,他开始疯狂的便血、呕吐和咳嗽。眼球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血丝,他的脸更是憋得通红无比。

  不远处‘控制室’几个大字便显现在他们面前,上方的红色警报灯闪烁并转动着。他们安顿好迪米特里后,将一块用于遮挡辐射的铅制防护布罩在了迪米特里的身上。

  红色的灯光下,那对金属门,看起来如此的静谧和恐怖,那扇诡异的对开门,更像是医院的停尸房,在静静等待着下一个尸体的到来。根据资料,那道门足够有半米厚,外层包裹有铅层和铅制混凝土防护罩,打开这扇门,必须先升起防护罩。防护罩由电机供电,虽然没有断电,但是上方的电动罩门却卡住了,无论怎么触碰按钮,半挂在大门前。

  波诺维奇试图把门拉开,他拿出了开门锥,插在了门缝中央。

  “把门拉开,大家一起用力,快!!”

  一行六人一起用力,可门丝毫不动。

  按照波诺维奇的印象,控制室的门是铅制的,虽然很重,但是两个人也能推得开,虽然这是电控的,现在没有电机助力,但是,却感觉背后有什么东西施加了一个反作用力在对抗他们。

  “把开门器拿来,快点,两个”

  一行人从器材袋子中拿起了液压开门器,这个东西好用,波诺维奇曾经在车轮卡入泥地时用过,只需要对准门中样,将液压器调整至最大,然后砸门即可。

  安德烈和其他两名队员抬起开门器。

  “好沉....”

  高尔科夫失手松开门器的瞬间,被波诺维奇的胳膊架了起来。

  ”快来接住它!”

  “转按钮,准备!”

  “咣当....”

  大门一动不动,门上反而多出了一个印痕。

  “两个一起上,咱们几个一起来!预备,一、二....”

  大门依然一动不动,稳如泰山。

  “嘎嘎....嘎嘎嘎”

  盖革计数器不停的发出空气碰撞噪音,以警报周围的辐射危险。很多人都在使用电子盖革米勒计数器了,但是,抢修组使用的却是老式的计数器,它以伦琴为单位值,经过转换大约可以测量出四千五百毫西弗单位的辐射值。而电子的测量仪,最多也就只测量到一千左右毫西弗量度。

  老式仪器的缺点只有一个——他的警报声....就像使劲摇晃装满小石头子的塑料瓶子那样,让人深感恐怖。遭遇辐射时,最怕的不是看不到的射线,而是那密集的声音,让人细思恐极,使人紧张、焦虑和不安。

  “嘎嘎....嘎嘎嘎嘎嘎....”

  盖革计数器的声响再次从腰间传来,辐射值已经达到了一百九十五伦琴。

  有人望了望脚下,大叫了起来。

  “鞋!快看鞋!....”

  从铅制门下方的缝隙窜出的热气,竟然快把辐射服烤化了。其中一名队员的鞋子已经慢慢的融化掉了,像一摊化掉的雪糕一样,冒着腾腾的热气。

  “怎么办队长,我们进不去!”

  “这里的智能系统已经被破坏殆尽,无法操控了。我判断里面控制中心早已烧毁了,我们进去里面,已经没有实际的意义了....但是,还有一个办法....冷却应急控制室,”

  波诺维奇回头看向他们。

  一个个年轻的生命、鲜活的灵魂,正在睁大眼睛望着安德烈,渴求着最后一点奇迹能够出现。

  “不要留在这!快走!”

  波诺维奇命令他们跟紧自己,迅速离开反应堆控制室附近。此时,堆芯已经产生了较大热量。临走前的温度控制计显示——控制室内的温度达到了近150摄氏度,且堆芯温度在持续上升,如果控制室彻底失守,那么整个局面将会失控。

  波诺维奇等人回到了控制室外的长走廊,漆黑一片。

  “这里会爆炸的....我们都会死....”

  尼古拉害怕极了,话中伴随着变形了的哭腔。

  “我不想死在这里!我不想....”

  他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

  “我们必须先启动冷却水装置,快联系一下中央控制系统操作员,尝试再次插入石墨和注入冷却液。”

  “指挥室,这里是救援小组二队,请求远程注入冷却水,控制室无法进入,重复,控制室无法进入!”

  “....无线电静默声....”

  “我再重复一遍,是否听到?”

  静默了许久,无线电突然传来了声音。

  “....紧急维修组,这里是指挥中心....不幸的是,自动化远程冷却系统已经停止工作,无法进行操作,现在必须启动方案二,手动开启冷却控制开关....现在,我们你们需要派队员到冷却控制室去,启动按钮,尝试利用石墨降温泵使堆芯降温。”

  大家都沉默了。

  过了几秒钟后,波诺维奇才回过神来。

  “收到....指挥中心....”

  “现在怎么办?队长....”

  十六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引起了佩雷拉南部海域的大海啸,致使共青城民用电力核反应堆受到地震损毁和海水覆盖而发生泄漏,流入反应堆堆芯。二号反应堆机组当天上午功率值异常,达到最大,冒出了白色雾状气体,直至下午时,反应堆堆芯倒灌入大量海水,致使机组控制系统紧急停车。

  佩雷拉和电力公司虽然采取了降低功率、控制温度、石墨冷却等技术方法,但仍旧不可逆转的造成了反应堆堆芯损坏。三月十五日上午十时二十二分,该反应堆堆芯反应器再次报警。当天下午十五点二十分,机组辐射值达到临界点,突破民用测量仪的上限,反应堆堆芯具有爆炸的可能性。

  ——两小时前,下午十四时五十七分

  “呼....”

  密不透风、伸手不见五指的通道内,波诺维奇一行人,只能依靠头盔的光源行进。

  “你听....”

  “轰....”

  “是余震!大家做好保持防护动作!”

  大地在使劲摇晃着,好像激怒了山神一般。所有人立即蹲伏在地,双手举手抱住头盔。

  “咣当.....”

  整个通道开始猛烈的抖动、扭曲。通道内的钢结构开始发出怪异的声响,松垮的地质岩不断有细碎的石头落下。

  “滋....”

  通道内的部分液体管道因余震而变形破裂,喷出白色雾状气体。

  时间不多了,他们此时必须迅速前进。

  空气中隐约的飘来金属燃烧的味道,波诺维奇知道,他们离目的地不远了。

  那条五公里长的地下通道,更像是一条通往地狱的噩梦长廊。

  ——现在。达尔文,奥斯崔

  “大海....仿佛是全球人的故乡,看见你好熟悉,却又好陌生....”

  波诺维奇此时的悲伤,似乎已经不仅仅是自己过去的悲惨遭遇了,让人更痛心的,是自然的破坏、再难的担忧、未来的茫然。曾经美好的东西,在一瞬间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着就像是有一天,你突然醒来,似乎想起这一切,就会难过的让人窒息。

  “嘎嘎....”

  波诺维奇的电子盖革辐射测试仪的两个指针转了起来,发出了警报声。

  检测仪显示,海水中有约一百到一百五十毫西弗的辐射值。

  “他们究竟向海里排放了多少污染物?....”

  海滩上散躺着几条快要死去的鱼。它们被海水冲上了海滩,倾泻在上面,有的弹了几下身体,一动不动的死去了。

  “该死的家伙!....”

  “结果已经很明显了,海洋潮汐使污染物迅速传播,全球海洋都在逐渐被它们侵蚀....反应堆心损毁后十八天内,在俄联远东符拉托克、英联敦伦、欧联布塞鲁尔、酋利阮东雅图均检测到了轻微量放射尘埃。更别说近在咫尺的大洋洲了....佩雷拉的流氓行径,成为了全世界的难题。而他们....”

  站在波诺维奇身后的,是奥斯崔原子能研究院调查员肖恩.麦克莱恩。

  “对,那帮混蛋仅仅向本国人民聚了个躬而已。”

  “拿到研究室的第一轮测试样本显示,附近海域海水内存在的元素是没有能够被净化掉的铯、氚,还有小剂量的钴、锶和碳14,技术人员作出推断,判断其可能至少缺少了两道关键过滤技术。”

  “你指的是?”

  接着麦克莱恩放下背包,从包里拿出一个采集试管,他左手拿起试管滴嘴,将海水逐一滴入试管。

  “看见了吗,这个试管内是高分子物质,如果液体内有辐射物质,试管就会变成青绿色。如果没有放射性物质,就会保持透明原色。”

  麦克莱恩接着说:

  “这场事故受到自然风影响,形成了约30x60立方公里的辐射尘埃,散发出了铯、钚、锶等高强度放射性同位素,污染了佩雷拉约百分之七的土地,一居里大约二十五万公顷,并间接污染了大平洋七点六亿平方公里的海水和八百万余种的海洋生物。全球各国,尤其是邻国受害最严重,十年内,太极国汝夷岛的居民,死亡率增加了百分之十四,成人、儿童恶性肿瘤、先天性畸形率增加五十三万,可想而知,佩雷拉的国内数据该有多么的恐怖。”

  麦克莱恩将皮塞子塞住试管,将他们小心翼翼的收起并放置。

  试管内的水迅速变成了青绿色。

  他接着说:

  ”目前核废水的处理方法,目前只有政法、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以及以上几者的组合工艺或者...”

  “或者什么?”

  麦克莱恩扶了扶眼镜,接着说:

  “不进行任何过滤,或者只过滤一半。如果说一般放射性物质,如单纯的毒性物质,将他们稀释到百万分之一左右,就差不多可以认为几乎不起作用了,你可以把他们理解为胡佛大坝。核废料,由其是像铯、钚、锶这样的元素,至少需要稀释到十万立方米及十二以下,即一万亿分之一。”

  麦克莱恩望走到波诺维奇的身边。两人双双朝向大海。波诺维奇从口袋里掏出了万宝路,递给麦克莱恩一支香烟。

  “噢,谢谢...”

  “据我所知,佩雷拉当局每年限定排放数量,因此,这样污染方式会暂时使全球松懈警惕性。”

  “那二百万吨的核废料,花了排放竟然花了十年时间,也就是说,他们不定期的排放、偷偷的排放....他们可真能忍....”

  “为了发展,任何当局在无可奈何下都会这样做。然而,他们其实应该有更好的办法,就是寻求多边技术援助和资金支持。但是,后来在酋利阮的秘密阻挠下,佩雷拉逐渐和各国停止了会谈,也包括国家原子能各类关于排放后的问题与处理讨论。事后经过调查,佩雷拉排放的核废料大约有五百万吨....而不是之前所述的二百万吨....”

  两人转望着对面无尽的海平面,落日余晖逐渐落去。麦克莱恩吸了一大口香烟,吐出了烟圈。

  “....好久没有享受过傍晚的阳光了....可偏偏这海水,让人很失望....你知道吗,小时候我经常在这个海滩上奔跑、玩耍,和我的小伙伴....妈妈带着我,我们一起踏进海水,那时候的海水是暖的,正赶上大洋洲的春季,空气中还有海咸味。”

  “这个场景也好熟悉。”

  安德烈.波诺维奇意味深长的说道:

  “在佩雷拉,核电站几公里有一个特别美丽的长滩,虽然有礁石,但是每天早上,我都会带着妻子准备的列巴,在路旁的长椅上吃完,吹几下海风。”

  麦克莱恩瞥了一眼波诺维奇的右脸,无意间却被烟气猛地呛了一口。

  “咳咳...抱歉....”

  他的半个右脸在事故中被大剂量辐射腐蚀的密密麻麻,右眼角也有些许下垂。一个正常的人类,如果有刀疤、伤疤甚至是残疾缺陷,并不让人觉得可怕,但是如果在保留人类特征的基础上,外观出现了实质性变化,那么一定让人觉得毛骨悚然。

  “迪米特里,我的好孩子....”

  “师父,我走不了了....”

  “这就是我的归宿....快走....”

  一阵阵景象像是刀疤一般,刻印在波诺维奇的心头,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播放着。

  “嘿!”

  波诺维奇这才回过了神,一阵海风吹了过来。

  波诺维奇的头发已经掉光了。戴在他头上的,是一顶黑色的套头帽。他的右手枝头,其中有三根指甲已经脱落,再也长不出来了。事故发生十年来,他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肠手术,切除了四分之一的肠道,喉管因吸入了放射性物质进行过两次取出术,说话的声调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喉咙肿、肝上均带有两伦琴的辐射。

  “我没事,没事....”

  “我其实不太喜欢香烟....”

  安德烈从口袋里拿出了烟叶和烟斗,兴奋的点燃了它。

  “你还有东西忘了说。要不要尝尝?”

  “不了,谢谢....你刚才说....你指的是?”

  “呼....”

  烟斗中冒出了阵阵的烟气。

  “十五万名应急救援队员,其中包括三万五千四百二十一人的抢险人员,未记录在册的五十名敢死队员,十二名核物理科学家。这些人中,有八万人已经死去,其中,约有五千人在痛受疾病和癌症的折磨,五十人中,只有我一个人活着。斯捷潘.阿西列夫斯基,那个可怜的二十七岁的孩子,一共承受了八百五十伦琴的辐射,我们发现他时,他已经奄奄一息,却还活着....”

  波诺维奇从背包中掏出了水,扔给了肖恩。

  “噢,谢谢....”

  饮用前,肖恩注意了一眼标签。

  ——‘源自斯维斯兰,不是佩雷拉生产。’

  麦克莱恩端详着眼前的这个男人,这位曾经出入核反应堆的最后的一个人。因佩雷拉当局对重大事故的隐瞒,生还的应急小组队员仅剩下波诺维奇一人。而他也在事故中留下了终身反射性慢性疾病,脏器器官功能减弱、耳鸣、头痛、消化道反应、肠出血等症状。辐射物灼烧了他的右脸核耳朵,那表面像是融化过的巧克力棒,布满了凹凸不平的坑壑,让人看上去头皮发麻。

  “咕噜....咕噜....”

  不知不觉,潮汐升高,已经漫过波诺维奇的脚下,不断的敲打着他的鞋头。盖革计数器也不断的发出轻微辐射的电子警报声。

  “唰....”

  “嘎嘎....”

  “可惜我再也没见到过他,也没有听到他的任何消息。我们当中的这些人,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消失了....无影无踪。”

  “不着急,我带你去见个人。”

  “是谁?”

  “见了你就知道。”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