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英雄一门下孤山 > 第一季 第一百九十四章 轻取赤水城

第一季 第一百九十四章 轻取赤水城

小说:英雄一门下孤山作者:欢乐谷主字数:3169更新时间 : 2019-04-30 00:47:24
  少将军担心蒙古安危,决定派陈啸天和刘永清带领大队人马回援满洲里,仅留下一百军兵护送蔡锷将军灵柩。

  陈啸天本想再多留些人马,少将军坚持不肯,他担心沿途各地军阀自危而不予放行。

  陈啸天和刘永清无奈,带领五千余名骑兵与我们告别,通过重庆地境直奔蒙古而去。

  我们护送灵柩的军队锐减,赤水城头的军官已看清,不过依然没有开城门放行的举动。

  少将军有些恼怒,他对城上军官厉声喊道:“城上的军兵听着,我护送的是民国英雄,昭威将军蔡锷的灵柩,如今大军已去,我仅带领百名护送灵柩的人员,对你们已不够成任何威胁,为何还不快开城门放行,到底是何用意?”

  城上的那名军官探出脑袋说:“神武将军,我劝你还是另找出路吧,如今通往黔内的赤水桥已被曹锟逃离时拆毁,赤水河水面数百米宽,水流湍急,即使我放你们进来,你们也过不去,还是不要纠缠在这里了。”

  少将军闻听,恼怒地说:“同为民国天下,我神武将军护送的是民国英雄昭威将军,你一个小小的中校守备竟敢如此无礼,我先给你军法从事。”

  说完,从身后抽出骑枪,抬手一枪,城上那名军官猝不及防,一枪被击中,翻身跌落城下。

  这突然的变故,让城上的军兵都傻眼了。过了好一会,城门大开,一名少校军官带领一队军兵迤逦迎接出来。

  少将军端坐马上,一脸愠怒,冷冷地看着迎出来的这群邋遢兵。

  为首的那名少校诚惶诚恐地来到少将军面前,立正,敬礼,怯懦地说道:“报,报,神武将军,赤水守备队副队长李云久闻昭威将军和神武将军威名,本该早些出城迎接,怎奈我等受制于刘队长,不敢贸然行事,至使冒犯神威,还请将军恕罪。”

  少将军余怒未消地说道:“算你识相,我来问你,赤水大桥可是像那死鬼说的,已被曹锟拆除,不能通行?”

  那李云少校笔挺地站立,保持敬礼姿态回道:“报,神武将军,赤水大桥确实被拆毁,如今要想过河确有困难。”

  少将军冷冷地说道:“你们前头带路,先进城将蔡锷将军灵柩安顿好,你再引领我去河边查看。”

  李云少校慌忙命令身后的军兵,大开城门,分列两旁,他则头前带路,将我们迎入城中。

  少将军骑在马上,进了城门,举目四下观瞧,眉头紧锁,只见赤水城内,街道冷清,临街铺面破败不堪,在城墙的下面随处可见穷困潦倒的老人,城门口有几个光着屁股的儿童手端瓦罐见有马队进城,蜂拥而至跪地乞讨。

  那少校李志刚要挥鞭驱赶,被少将军喝止,他厉声质问李志道:“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你们在此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你居然还敢当我面鞭打孩童?小心我要了你的命。”

  那李志闻听,吓得收起马鞭,躬身说道:“请将军恕罪,我担心这些孩童惊扰了将军的马匹,所以情急挥鞭驱赶,绝非在下有意虐待孩童。”

  少将军一脸愠怒,用手指着城墙下孤寡老人,又指指眼前衣不蔽体的孩童问道:“这你怎么解释?居然还敢狡辩?”

  李志见过少将军刚才的手段,吓得噗通跪地,带有哭腔地说道:“禀将军,这决不是我的错呀!自纳溪会战以来,曹都督就将我城中16岁至60岁之间的男子拉去充当军兵,又强令我们从城中百姓家中征集粮草,供应大军使用。想我赤水弹丸之地,多高山,少良田,粮草匮乏,哪里经得起大军征用,经此纳溪一战,我赤水城男丁尽失,粮草尽枯,所以遍地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孤寡妇孺和老人。”

  少将军听罢,同情地看看眼前的妇孺和老人,无奈地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再也不能打内战了,如今国力已经耗尽,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是北洋政府的罪过,这是权利追逐的恶果呀!”

  说完,他转身对我说:“我们还有多少粮食,全部拿出来,赈济灾民。”

  我为难地说:“少将军,我们随身所带的粮食,仅够我们到达湖南路上食用的,没有多余的粮草,如果都拿出来救济百姓,那我们路上就要挨饿了。”

  少将军冷冷地说:“我们是有战斗力的军人,我们自然有野外生存的能力,但是这些妇孺和老人,他们已经在生死的边缘,需要我们立即伸出手来援助他们,传令下去,立即在临街搭设粥棚,熬粥,救济城中百姓。”

  那李志闻听,跪地连连叩头,激动地说道:“神武将军高德,我代城中百姓谢谢将军活命之恩,我这就去安排搭建粥棚。”

  很快,赤水城随着街巷燃起的炊烟,沸腾起来,隐蔽在阴暗角落中的妇孺和老人奔走相告,涌向街头飘着粥香的粥棚。那场面甚是感人!

  少将军把李志叫道身旁问道:“据说曹锟从贵州征集的都是军警和匪徒,你为何说都是城中的百姓?”

  李志气愤地说道:“将军有所不知,说是征集军警和匪徒,你想,地方的军警和匪徒谁能去卖那个命吗?其实都是当地的军警抓来壮丁顶上去的,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

  少将军听罢,刚才赈济灾民的高涨情绪一下子低落下来,他眼睛直直地说:“难道在战场上被我们成片、成片歼灭的敌军都是平民百姓?都是这些妇孺的丈夫和老人的儿孙?

  说罢,一行热泪不由得奔涌而出。

  李志在旁胆怯地说:“是的,一场昭通战役,一场纳溪决战,我贵州百姓每户损伤十之有七,壮力男丁伤亡殆尽。”

  少将军愧疚地对我说:“拿出军中所有军饷,分发城中百姓,以做抚慰。”

  这次我毫不吝惜地命人将我们随身所带的军饷,分发给前来领粥的百姓。

  少将军稍微稳定一下情绪,认真地对李志问道:“既然曹锟拆毁了赤水河上的桥梁,那我们可否乘舟渡河?”

  李志为难地说:“实不相瞒少将军,曹锟从纳溪溃逃这里,担心将军追击,不仅拆毁桥梁,还放火烧了沿岸的所有船只,所以,目前没有一只船只可以载你们渡河。”

  少将军问道:“那如今桥梁拆断,船只烧毁,赤水城通往黔内的道路阻断,这赤水城岂不成了死城一座?”

  李志无奈地说:“是呀!将军,所以你看这城内物质匮乏,经济凋敝,就是因为我们失去了与黔内的联系,导致我们这里成了一座孤城。”

  少将军沉思片刻,对李志说:“这样,你带我到沿河走一朝,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恢复赤水城与黔内的交通。”

  李志诚惶诚恐地说:“如果将军能为我们解决与黔内的交通,我们全城父老将感恩戴德,永世不忘。”

  说完,亲手牵着少将军的战马,朝赤水河畔而来。

  当我们穿城而过,来到赤水河畔的时候,被眼前波澜壮阔的情景惊呆了。

  只见高山险壑之间,一股浊流夹带着泥土和沙石奔涌而出,在疾驰的行进中一浪盖过一浪,互相撞击拍打,发出瘆人的轰鸣声。

  我胯下的战马被河水的轰鸣声和波浪泛起的水雾惊吓的倒退数步,并不安地叫了几声。

  少将军目测一下,此山距对岸的高山约有千米。他紧皱眉头说:“这里是距对岸最近的距离吗?”

  李志赶紧答道:“报,将军,这里不是距对岸最近的距离,但是这里水流相对最为平缓的地段,平常有船的时候我们就是从这里划船过河的。

  少将军眉头紧锁,喃喃自语道:“如此湍急的河水居然还是最平缓的地段,那能称上激流的地方会是什么样?”

  李志用手朝下游一指说道:“顺此河沿下行五里,有一处虎跳崖,与对岸的习水县遥相呼应,河面最窄,两岸相距不过百米,但是水流湍急,如瀑布一般,船只无法通行,除非插翅方能逾越。”

  我好奇地问道:“好奇怪的名字,什么叫虎跳崖?”

  李志解释道:“报,将军,这虎跳崖就是比喻这赤水河水到了这里就像老虎从悬崖上跳下来一样,势不可挡。”

  少将军看着奔腾的河水沉思片刻,抽出宝刀斩断身旁的一棵碗口粗的樟树,用刀一挑,抛入咆哮的河水中。

  只见那棵樟子松跌落河中,被急速奔涌翻滚的水浪轻易地卷起来像抛一根稻草一样,抛到了百米远的对岸,并重重地砸落在杂乱的滩涂上。

  少将军先是一惊,而后仔细观察一下对岸。发现对岸处在一个绵延山体的石崖上,与我们这边的山体相比略矮一些,所以当奔腾的河水跌落峡谷后,由于反弹作用,激起数丈高的水柱,将落入峡谷的樟子松抛起,丢到了对岸,并搁浅在飘零木混杂的石崖上。

  少将军看到刚才那棵樟子松被溅起的水柱抛到了百米远的对岸,饶有兴趣地又砍了一棵更粗些的松树抛下河谷,可巧,那棵松树又被河谷反冲起来的水柱轻易地抛到了对岸,并重重地插在了对岸崖壁的石缝里,像鬼斧神工移栽的一棵松树。

  少将军嘴角微微露出一丝冷笑,他微微点点头说:“真乃天助我也!在此险要之处可建造一座通往黔内的拉线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