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水浒十二钗 > 116宋江取家小免后患 阎婆见故人释前嫌

116宋江取家小免后患 阎婆见故人释前嫌

小说:水浒十二钗作者:洒家爱吃糖字数:3430更新时间 : 2019-06-20 19:52:58
  上回书说到宋江在还道村内梦入玄女庙,得玄女娘娘三卷兵书,又知道玄女娘娘驾下的青衣童子便是阎惜娇,与自己都为天庭星主下界,更觉奇异。
宋江摸了短棒,走下殿来。仰面看那牌额上刻着四个金字:“玄女之庙”。宋江拜谢。有诗为证:还道村中夜避灾,荒凉古庙且藏里。只因一念通溟漠,方得天书降下来。
宋江悄悄出来,听得前面喊声,寻思曰:“又不济事。”急走树后去躲,只见土兵喘做一堆。宋江叫道:“神圣救命!”却树后看时,赵能也抢入来,又叫:“我们都是死也!”
却见一条黑大汉走将入来,拿着两柄板斧,乃是江州时宋江结识的兄弟,唤做黑旋风李逵,喝曰:“奸贼休走!”赵能正走间,被庙前树根绊倒,李逵赶上,一斧砍做两段。
将土兵赶杀,四散走了。宋江看见背后又赶上三个好汉,乃是刘唐、石勇、李立说道:“这厮杀散了,只寻不见哥哥,怎生是好?”石勇曰:“松树后有一个人。”
宋江方敢出来呌道:“感谢众弟兄,又来救我。”三个好汉见了宋江,大喜曰:“快去报与晁头领得知。”石勇、李立分投去了。
宋江问曰:“你们如何知来这里救我?”
刘唐曰:“哥哥下山时,晁头领放心不下,便教戴院长来探听哥哥下落。晁头领只恐哥哥有失,半路遇见戴宗说:‘两个贼驴追赶哥哥。’晁头领听说,分付戴宗下山,只留吴军师、公孙胜、阮家三雄守寨,其余兄弟都要来此寻哥哥。赶入还道村口,把这厮们杀了,只有这几个奔入村里,李逵和我们赶入来,得遇哥哥。”
只见石勇引晁盖、花荣、秦明众好汉来相见了,宋江作谢。
晁盖曰:“贤弟不听愚兄之言,险些儿又悮事。令尊、令弟家眷,我先教叫戴宗、杜迁、宋万送上寨去了。”
宋江听得大喜,遂与晁头领上马回梁山泊。聚义厅上相见,请宋太公、宋清出来,宋江见了大喜,再拜曰:“宋江不孝之子,有累父亲,今日团圆,皆赖众弟兄之力也。”
令宋清拜谢了众头领。晁盖令众头领,参拜宋太公,已毕,设席作贺,自此宋家庄再无宋江牵挂,唯有郓城县内还有唐牛儿和宋玉莲如何生活却挂怀在心,
翻过来再说唐牛儿带着岳父和新迎娶的妻子出了树林,来至在西铺镇上,镇上的买卖铺户大多都已打烊关板,唐牛儿三人找了两家客房却都客满,直至寻了第三家时,才有闲房。
唐牛儿便要上房三间,宋老儿低声劝告唐牛儿在外要低调行事,不可露富。唐牛儿便改口要了三间客房,各自歇息了。
此日天光大亮,三人结算了店钱出了客栈,朝郓城县走去,快出了镇子,三人寻一热闹的早点铺要吃早餐,吃饭间便听邻桌的人高谈阔论,唐牛儿侧耳一听,听明白了原委。
原是昨夜见宋押司回家,县里新来的二位都头赵能赵得伏在宋家庄内外要捉拿宋江,宋江被官差发觉夺门而逃,逃至在还道村时,遇到了梁山下来的草莽英雄,救了宋江,杀死赵能赵得二位都头并官军无数。
唐牛儿止是担心宋太公一家老小,便假意问那为首讲说之人:“这一来,岂不是害了那宋江一家老小的性命?”
那谈论的汉子说:“那梁山上的那货强人怎会止来救那宋江,早早派人将那宋太公一家接走,一并回转梁山去了。”
一旁众人听了无不惊讶,交头接耳的谈论。唐牛儿三人一听,心中原本紧张的心这才稍有平复,止是唐牛儿心中暗想,若我跟宋押司去了,恐怕此时也难以回家,可怜了我刚刚迎娶的娘子和他的老父,想到此见那玉莲又不免痴痴的笑了。
宋玉莲本就是抬头迎客唱曲的女子,又过了一天,不像昨日初见时显得尴尬,便低声问道:“不吃饭,痴痴的看我作甚?”
“若要去送兄长,今日却不得见到娘子了,看你好看,便不觉呆了。”宋玉莲听罢,脸一红止是低头吃饭。
一家三口吃完早点,往前行便到了郓城县,到了县城门口果然见城门外有众多土兵把守,只准进的易,出城万万难。三人经过了盘查,见无可疑之处,便进了城。
唐牛儿带着玉莲和岳父回到自己的家中,唐牛儿在郓城时便是自己过活,离了家两年有余,此时的住处外已长满了杂草,门口的锁也已经锈死,唐牛儿用力一推门,一扇门竟被推了下来,重重的砸在地上。
唐牛儿见院内也是破败不堪,原本唐牛儿便过得拮据,因此这二年无人来盗取,止是荒草丛生,唐牛儿进到院里透过已只剩下窗框的窗子往里望去,依旧是走时的模样,唐牛儿出来抬起门板来虚着和旁边那扇对上。
对宋老儿说:“岳父大人,我这家此时是住不得了,待这几日我在城里在寻一处房来再住。不如我们先到乌龙院去寻阎干娘落脚。”
宋老儿应允,三人转到了乌龙院,唐牛儿上前一看,此处早已经换了主人,一群南方人在此经营着绸缎生意,唐牛儿上前打听,店里伙计只是说原本这楼的主人唤做阎婆,买了这楼却不知搬到何处。
唐牛儿刚到了街角,却见卖汤药的王公,散了早市,挑着担子回家。唐牛儿远远的见是王公,便喊道:“王公,多日不见,一向可好啊?”
王公虽老,但整日介在街上做卖做买,眼睛倒不昏花,一见面前的大汉,忙高声说:“这不是唐牛儿,你刑期满了脱离了苦海回转家里来了,可喜可贺啊!”
唐牛儿也随着寒暄了几句,接着便问王公:“可曾知道阎婆子现住何处?”
王公一听他打探阎婆子的下落,忙吃惊道:“自古常言说得好,冤家宜解不宜结啊,你这才回家里,万万不可再去找她生事。”
唐牛儿辩解道:“王公见教的是,我并非是找她报仇,我与她已无仇无恨,止是那一旁的一老一小是我的亲眷,又与那阎婆又交,是他们要寻阎婆,还望王公指教。”
王公将信将疑的看了看唐牛身后的父女俩,宋老儿向他点头,王公便说:“阎婆现如今开了一个医馆,在县城后面的棉花巷里,你去一找便知。”唐牛儿给王公作了个揖,辞别了王公,带着玉莲和岳父赶奔阎婆子的医馆。
三人不一会便来至在后街棉花巷里,果然远远看见街北有一家医馆,挑着幌子。三人止住了脚步,宋老儿说:“女儿,你去找你干娘说去罢,见了她要好生说明你已与唐牛儿成亲,还要将恩公搭救我们之事与她说明,待说通了你便出来招呼我和女婿。”
宋玉莲答应了,款动金莲朝医馆走去,抬头向内观瞧,此时恰巧无人问诊,果真见自己的干娘在里面坐着,苶呆呆睡眼,宋玉莲忙走几部进了屋,开口便喊:“娘!你看是谁来看你?”
阎婆子并未沉睡,止是坐着冲盹儿,忽听屋里有人喊她娘,声音又是如此熟悉,忙睁眼,一看非是旁人,正是自己的干女儿宋玉莲站在面前,老婆子哪里敢相信,远在千里之外的干女儿如何到了此地。
忙揉揉老眼,这是宋玉莲小跑几部,喊着干娘扑到了阎婆子的怀里,这时阎婆才觉得自己非在梦中,忙摸着宋玉莲的后脑,问到:“儿啊儿啊,你我不是在梦里相见,你自己如何来到了郓城?”
“非是孩儿自己来找干娘,我爹爹在外面等待。”宋玉莲答到。
阎婆子一听她的爹爹在外等待,却没说她娘亲,心里便是一愣。这阎婆子虽是城府极深,但视这宋玉莲有如亲的一般,因此便径直问了:"你娘亲如何没有跟随而来?"
宋玉莲闻听便强忍泪水说到:"我娘依然过世了。"
阎婆子听罢便是一阵心痛,可是到了这般年岁,生老病死岂不是常有之事,只得长打唉声,对玉莲说到:"儿啊,既然你母亲过世,我便是你的亲娘。快去叫你爹爹进来。"
宋玉莲略一迟疑,对阎婆子说到:"爹爹并非独自在外,还跟着一人,也要拜见干娘。"
阎婆子问那人是谁,宋玉莲听干娘一问,脸腾的红了,那阎婆是何等样人,变猜出个八九不离十,笑着说:"敢是给我寻了个养老女婿回来?"
说的宋玉莲脸更加红了,恰似桃花含春一般,宋玉莲也是计上心头,顺着干娘话头说,正是在路上有人保媒给干娘寻了个养老女婿,说起这媒人和您这女婿你却认得。阎婆子倒不惊讶,问道:"敢是东京城里的那家那户啊?"
宋玉莲回说:"却不是东京城里的人家,这媒人和女婿却都是这郓城县人。"
阎婆子听了是郓城县人,自己又认识,倒是吃了一惊,便问宋玉莲是那两位。
此时宋玉莲便不再隐瞒,先将自己如何在江州落难得宋江搭救,又在城外遇到宋江唐牛儿,宋江为自己和唐牛儿保媒之事一五一十、原原本本的都讲说一遍。
阎婆子听到宋江起初是一万个气愤,随着宋玉莲言语间说宋江的好处,自己也想起之前流落在郓城街头幸亏是宋押司搭救,怎奈何自己女儿做出丑事,又听说宋江搭救了自己的干女儿,这气便渐渐小了些。
到最后宋玉莲说罢,拿出了十两黄金交给了干娘,俗话说:"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阎婆子拿着硬邦邦凉冰冰的两根蒜条金,心里却是热乎乎的,这才觉宋江真乃是个仗义之人,不计前嫌,看在宋玉莲的面上给了自己如此多的钱财养老。
阎婆子也只得紧着活的看,便放下了那死去的女儿了。
阎婆子又一想那唐牛儿却是有些不满意,整日游手好闲、有正业却也不奔,想到此对女儿说:"我与那宋押司之事就算是了却了罢,只是这唐牛儿昔日在郓城县里却是有些游手好闲,不知孩儿你与他成婚之后能否受了委屈。"
欲知宋玉莲如何想法,请看下回。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