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华夏一家 > 第四三四章 安宁做尚书

第四三四章 安宁做尚书

小说:华夏一家作者:血沃中华字数:2045更新时间 : 2021-04-09 20:45:00
  老曹提议,由李兴志任军事部尚书,国事委员,请诸公考虑。
众人议了议也过了。
接着李忠棉说他也要告老还乡,玉娇看到两位元老一个接一个告老还乡,有点无奈地看着他了。
赵晓兵晓得,这些老人都讲规矩,既然有退休制度,他们自己就会提醒自己该下就下。
赵晓兵说只是不知道由谁来接的好?
李忠棉提议安宁公主来做。
赵晓兵看着安宁,安宁马上推辞,说她才疏学浅,不合适。
大家又力荐说行,安宁从建国起就做委员,看都看会了,这把他和玉娇弄来不好说话了,赵晓兵带头替她鼓掌。
诸公一致鼓掌通过
老曹说他还没有出门,提个建议,将早先委员们都挪一下。
让游旅去做文教卫生尚书,杜樊来做组工部尚书,老吴和王翎对调,安宁去做礼部尚书,这就解决了高级官吏不能长期在同一岗位任职的问题,大家商议后同意。
接下来商议云南路的王平调任广州,广州的木英州调去云南,以及其他路一级官吏的调动。
跟着,修造部提出修建犍为到成都的铁路,估计这些老人都去坐了罗城的火车了,爽过的人肯定说好。
赵晓兵建议最好是修到江油去,原因是水路这下边一段从成都出发时绕的多了,路程太遥远,直接修铁路过去接水路。
铁路建成后西北一旦有事,不管是运兵,运粮,还是巡视都快得多,大家都同意,修造部也是欢喜。
这时,玉娇在望着彩霞听意见了。
彩霞说财税能够负担,还需修造部拿出具体的财务计划书来,这才最后通过。
这就是中枢集权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好处。
玉娇见没什么要议了,就说请诸公回去交接事务,尽早熟悉谋事。
回家后玉娇说有他在,她都无用了。
赵晓兵晓得玉娇的心病,说那是大家习惯了听他发话,以后他会注意的,决不抢主任的风头。
玉娇对他撇嘴。
赵晓兵逗安宁,说她开心啦,终于做上礼部尚书咯。小女子眼睛一鼓,说她还做过主任呢。
下午,他拉着玉娇去体育运动学院,学院里塑起了红菱飞天般的雕像,封二中已经接任了院长。
玉娇将红菱使用过的三柄宝剑交给封二中,让他寻有缘人。
赵晓兵说杨院长为国捐躯了,千古流芳,封院长往后要多走动,这学院今后有什么需要只管提,可别客气。
赵晓兵担心红菱不在了和他们联系少,怠慢了这些江湖大侠。
封二中说一切都好,劳烦二哥挂念了。对他来说,只要有酒有肉,啥都无所谓。
赵晓兵叫人将陈酿1231送了一百坛进来,说往后再请师傅们尝尝那四方井。二中院长果然笑呵呵地说足够了。
回头,玉娇说他对红菱好哦。
他说红菱是个难得的女人。一心做事,无所欲求。
玉娇突然转了话题,叫他把那茶花仙子迎进门吧。
他问咋扯到那里去了?
玉娇说是男人别虚伪,难道就没想过?
赵晓兵说就不怕他有了新欢,忘了旧爱。
她说他不是那种人。
赵晓兵想了一会儿才说:没心思,又到年底了,忙的事情多呢。
玉娇觉得海路通了,今后每年可以安排些西蕃官吏到成都来过年,让他们有归宿感,有回家的感觉。
赵晓兵觉得他的主意很好,让她去给组工部商议,叫他们拿出章程来。
是啊,应该让他们回来走走看看。
科技发展了,建筑技术也在突飞猛进,现在修个三五层楼的房子已经不是问题,三丈,五丈的钢筋混凝土桥梁轻轻松松。  
钢筋混凝土和砖木结构混搭的房子已经不新鲜了,建造速度也快了不少。
内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是要让他们都看看,再回去想办法推动西蕃的发展。
回家后,他和彩霞商议,让她和英英对调一下,两人在同一岗位上干久了。
彩霞说她想去杭州,她爹老了,她该去陪伴一下。
赵小兵说杭州那么远,两人分开了好久才见一面哦。
彩霞说他这两年不在,大家还不是一样的过?
赵晓兵无语了。
次日,易昌云带着几个小伙子一身戎装的来,个个都是英姿飒爽,英气逼人呢。
那一身新式的军装,稳稳扎着的武装带做工越来越好了,尽显个人气质。
他没注意,把晨曦都当男孩子看了。
原来,是易山在去福州之前将几个大娃娃全部收进部队了。
他早就听说过要让昌云去部队锻炼,没想到孩子们已经长大了。赵晓兵摸摸晨曦的秀发,问她累不?
丫头摇头,说不累。
昌云说进去的时候都没有说过是他儿女的,一样的训练,一样地干,没有给他丢脸。
赵晓兵笑呵呵地说有志气,就是要这样。
问他将来呢,如何打算?
他说李叔,陈叔家的都在里面呢,没想那么远,先把基本功练好。
呵呵,大家都把孩子送去从军了。
当真在为新军辛苦创造后备力量呢。
祥云说他有,将来要做海军,当舰长,驾着大船去七大洲五大洋,赵晓兵听着乐了,问他哪来的五大洋?
晨曦说祥云哥加了一个伶仃洋。
草,这个娃娃。
赵晓兵说他假打了,要当海军还跑去青城山练啥,直接去福州不就得了。
他说爷爷不收,叫他先在这里练。
晨曦说他笨了,不会跑去求,去哭的。
祥云不理她,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哪像她们小娘子。
嘿嘿,这娃儿还有志气呢。
赵晓兵一高兴又豪气了一盘,说他准了,几姊妹去坐他们安宁妈妈的官船游一次黄龙溪。
晨曦高兴得哇塞,哇塞了。
玉娇陪他去参观正在修建的文汇堂。
其实就是一个大会堂,不过是将会议和戏剧表演功能综合在一起了。
玉娇说是她提议的,将来官吏越来越多,开个大会什么的坐不下来。再加上成都人好听戏,干脆修个大的戏园子出来。
一举两得的事情,老人们都喜欢呢。
一个大厅就用了一百二十八根从升龙州运来的巨型红木柱子,赵小兵说她舍得花本钱哦。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