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轮回者苏离 > 第5章 秀士

第5章 秀士

小说:轮回者苏离作者:非仙既道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6-04 09:49:12
一张弓,十只箭。

        五只射掉了官船的桅杆,另外五只无一例外,都夺走了一条性命。

        在这种险恶地势下,小船远比大船更有优势,埋下的水鬼凿通了大船的船底,让其失去行动能力。

        官军的素质远比苏离想的要低,这场打劫也比苏离想的要容易。

        毕竟这时代中的官军,早已没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铁纪。

        在苏离的神箭下已经夺了官军之胆魄,随后水贼的进退有度,更让官军惶恐不安。

        劫了官船苏离没有多少得意,只是想到:若是岳元帅泉下有知,知道自己拿了他的武穆遗书,第一仗却用来对付大宋的官军,他的心情一定很复杂吧。

        官船被铁掌帮余孽劫走,朝廷震怒,更多是意想不到。

        事实上大宋朝是历朝历代中平民起义最多的朝代,自北宋以来,各路强梁多不胜数,最有名的莫过于水泊梁山。

        今日青龙寨劫了官船,众人皆有些当初梁山好汉劫生辰纲的快意。

        宋人好听话本,自金人崛起,靖康之耻之后,更有许多人爱听好汉故事,正是国难当头,便有英雄见得不平,拔刀而起。

        本朝大词人辛稼轩便是此中代表。

        青龙寨的人,不少也听过流行于各大酒楼的一个话本,那就是水浒传。

        这大约是根据之前大宋宣和遗事改变的话本,将原来宋江三十六人聚义水泊梁山,扩到一百零八人。

        当初梁山好汉尚有后裔,民间深信确有其事。

        一时间好汉风气,风靡大江南北。

        况且水浒传荡气回肠,故事精彩绝伦,比起有‘饮水处便有柳郎词’也不遑多让了。

        只不过这些人都不知道所谓水浒传却是苏离做了大自然的搬运工,让南宋人提前数百年听到了这古典四大名著。

        苏离当然不能把水浒传完全背下来,好在故事记得大概,比之宣和遗事内容更是充足了不少,找几个说书先生加工润色,就成了这半吊子版的水浒传。

        这也是苏离深谙舆论风气的重要性,有水浒传洗地,将来他扩张铁掌帮,名声上自然更好一些。

        裘千仞还没跟衡山派的人了断,回到铁掌峰重新召集人马,还没来得及显示威风,又被朝廷大军杀了回来。

        谁叫他重新树立了铁掌帮的大旗,之前那些官员被劫走官船的怒火都发泄在了裘千仞这边。

        至于裘千仞是不是真的参与进去,没有官员会在乎。

        他们只是为了弥补过失而已,然后再心满意足敲了大户竹杠,走了陆路,打道回京。

        裘千仞从大军杀出,也不好过,受了外伤,跟着又被衡山派的人追杀,伤势未愈下,虽然大发神威,杀了衡山派不少人,最后还是躲进了湘西大山里去养伤。

        由此衡山派也见识到了裘千仞的恐怖,若非裘千仞急于养伤,怕不是衡山派满门都给杀干净了。

        至于始作俑者苏离,安安稳稳养了大半个月,伤势业已痊愈,此刻已经到了江南,他打算去寻一个人。

        梅雨过去大半,已经有了初夏的暑气,

        江南有杨柳,有桃花,有燕子,有金鱼,有多情似水的姑娘,亦有倜傥风流的少年。

        当然现在杨柳已经飞尽了柳絮,桃花只有山中的寺庙还尚存些许。燕子在微雨中双~飞,金鱼懒洋洋的在水面吐泡。

        这里没有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却又倜傥风流的少年。

        少年是谁,少年当然是苏离。

        江南的水渠纵横,四通八达。

        苏离来到了姑苏,却没有人听说过燕子坞,也没有人知道曼陀山庄。没有还施水阁,没有琅嬛福地。

        这里到底不是天龙,或许他以后会去吧,谁知道呢。

        全真教的内功,乃是道家养生妙法,重在心意。一味打坐练气,也不过是守尸鬼而已。

        江南生机最足,万物滋长,欣欣向荣,苏离到这里来是为了感受那勃勃生机,领略其中的意趣。

        武学之道三流人物比气力,二流人物比技巧,唯独第一流人物比的却是胸襟气度。

        说起来苏离的大师兄裘千仞论天资,论悟性,皆是难得,唯独胸襟气度上欠缺了一点,这也是他后来及不上五绝的缘故。

        后来五绝,苏离只见过了王重阳。

        此时王重阳已经四十多岁,身材甚高,腰悬长剑,风姿飒爽,英气勃勃,飘逸绝伦。

        难怪林朝英那么心高气傲的奇女子,也愿意倾心于他。

        只是王重阳待人接物固然是极好的,同时心胸豁达,有领袖风采,在男女之事却不免拖泥带水,不够爽快。

        到底王朝阳学道之前,是个儒生,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总是徘徊不定。虽然他创出道家玄功,却做不到其中的洒脱、逍遥。

        相反王重阳的师弟周伯通天资虽然逊色一些,却更得道家养生主的天真与自然。

        苏离无意入道,他既然有此奇遇,轮回世界,求得就是快意恩仇。他不是无所求,而是有所求。

        他不要‘求不得’,要‘求而能得’。

        其实道家所言‘逍遥自在、无欲无求’,何尝不是最大的追求。

        佛经讲得是断去烦恼,可是断去烦恼的人,也只有佛陀。

        苏离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将自己身心投入这万物生机之中,也许是一片荷叶,也许是水上湖波,皆能引起他的关注。

        风吹荷叶,姿态摇曳,仔细观察,都很有趣。

        只是都没有背后的来人有趣,这人也是他要找的人,本以为还要花好多功夫呢。

        苏离悠然转身,看到的是个青衫秀士,神情孤傲,似平地突兀而起的一座奇峰。

        他的身材在江南人中,已经算的上高,没有北人的豪迈,却有魏晋名士的不羁。

        当然最最吸引人的是青衫秀士的一双眼睛,湛然若神,而苏离近在咫尺,却没有听到对方的呼吸声,若不是眼中所见,只怕要把对方当成一块木头。

        这是内功深厚的表现。

        苏离很想吟诗,可惜他肚子里的墨水实在不多,更何况面前这人的学问比他强了太多,还是不要献丑为好。

        “见到足下,便觉得这东南三千里,已经没有什么人,再值得一见了。”这不是拍马屁,而是大实话。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