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重生后我不想做王妃了叶香君宁逸 > 第二百七十一章 郑家旧事

第二百七十一章 郑家旧事

小说:重生后我不想做王妃了叶香君宁逸作者:红白莲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3-02 19:22:17
为官者要么官官相护,要么你死我活,从来没有退一步海阔天空之说。李常多年来受官绅欺压,最懂得这样的道理,委曲求全是不可能的,他此番倾覆太子的吏部,若留着户部定然不是好事。

        此时,皇上的传召令到,命靖王即刻入宫。

        “此是祝贺李大人新官上任的一份小礼。”宁逸从袖中取出一封略有些发黄的信,顺着石桌推了过去,“父皇传召,本王不宜久留,改日再与大人对酌相座。”

        李常起身抱拳送迎,这主人一走,这院内也是空荡无人。他索性将那信抄起,就地拆开过目。这一看,目中是诧异连连,抬眸望向宁逸离去的背影,视线中是多了几分崇敬。

        策马轻蹄,宁逸是抛下那传令的太监,一路潇洒奔回宫内。他奉旨调查行刺案,这皇宫如今对他不在是那举步维艰之地。这一番逍遥的待遇,他怎能不快意。

        皇上见他来得迅速,面色也并未缓和:“知道朕今日为何要传你上殿吗?”

        宁逸目色坦然,剑眉如天上流云,闲散自在:“父皇是为了长秋宫行刺一案吧?”

        “看来你心里明白得很。”皇上垂眸继续批阅奏章,“既有要案在身,你怎还在府中与新臣对酌相谈,比朕都要逍遥自在了。”

        宁逸抱拳颔首,剑眉是微微收敛了些:“父皇息怒,儿臣与李大人见面,正是为了长秋宫行刺一案。”

        皇上冷哼一声:“长秋宫刺客于内廷行刺,之后便不知所踪。十八名禁军统领率军搜查,一天一夜都未见踪影。可见那人还藏匿于宫中,凶手也是熟知宫廷地形这才得以遁行,定是宫中老人。这么浅而已见的事,你倒去宫外寻凶手了?”

        宁逸被一般抢白,不慌不忙,淡道:“父皇所言甚是,刺客是宫中老人,但这幕后指使却未必出自宫中。”

        皇上笔尖一顿,微微抬眸似有留意:“说下去。”

        宁逸目光轻闪,挺身道:“胆敢在长秋宫行刺的人,定是做好了周全的谋划。皇宫内廷,除父皇母后,太子与三皇兄之外,能常年在内廷的唯有内阁诸臣,六部尚书与侍郎官。据儿臣所知,这内阁才人验选之时,宫中也新招入了一批宫人。”

        皇上眯了眯眼,手中的笔是缓缓搁在一边。新招入的宫人不熟宫廷内部,但却能掩人耳目的偷混入宫,里应外合。如果真是内阁诸臣与六部之人所谋,那一切意味可就不同了。

        “可就算如你所言,可能是内阁与六部尚书等人所谋,他们刺杀德妃又有何好处?”皇上不露声色,以极其散漫的语气问道。

        宁逸甩袖跪下,抱拳磕了个响头:“既然父皇这么问,那便恕儿臣斗胆一言。德妃因家族拖累移居长秋宫多年,外戚衮州郑家元气大伤,但未损根基。殊不知,或许这其中有什么缘由触动了那幕后主使的杀心?”

        皇上眸光闪过一道寒光,脸色冷沉。

        当年皇后初立,衮州郑家水涨船高,旁系子侄皆封新官,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本以为皇后会规劝家族,不要过于招摇,谁知多年后还是被捅出了一桩舞弊贪污大案。

        郑家长子郑成大义灭亲,将一众子侄是绑缚上京,跪求开恩。德妃那时已诞下宁崇,郑家身为皇亲国戚是可从轻发落。大理寺调查所知,一切都是子侄妄为与郑成无关。于公于私,最后是功过相抵,将郑家子侄罢免,责令罪者后嗣不得科考便了结。

        德妃自称罪妃,将宁崇是交由妃嫔抚养,自愿移居长秋宫。这么多年过去,宁崇文武全才,将两部是打理得井井有条。这其中虽多依附外戚,但郑家并未以此邀功,宁崇也只是言谢而已。

        郑家势败,所牵连的还有那在衮州与郑家为盟的官吏。如果此时才动报复之心,那定是那仇家有人升迁至了内阁,得以里应外合,谋此恶事。

        皇上忽而眼光闪动,吏部尚书之女周娉婷,不就是近来才选入内阁做才人的吗?除了内阁诸臣之外,她们也在这后宫内廷之中。方有德是入赘女婿,那女儿便随母亲姓周。这一来二去,他倒是险些忘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方有德在大理寺狱中畏罪自杀,如此看来也不那么简单了。

        “父皇,儿臣心中所疑之人,就是户部尚书蒋继宗。”宁崇抱拳道,双目清明如天神般澄澈。

        皇上心中一惊,原以为他怀疑的是方有德,怎的竟牵扯到户部那里去了?

        “蒋大人身为公侯之后,与吏部尚书方有德亦是好友,二人还曾经打算给子女联姻做亲家的。可方有德却将嫡女安排入宫做了才人,这其中父皇就不觉得奇怪吗?”宁逸坦言道。

        嫡女嫁给公侯之后,这是多好的福分。哪有现成的婚事不要,而让女儿入宫去做那打杂活计的,若不是有所图谋,鬼才信。

        “户部。”皇上目中肃然,吏部户部都掌在太子手里,若两部之间有这等亲密的关系,那这其中可就有蹊跷了。

        宁逸抱拳,朗声道:“儿臣奉父皇之命调查此事,自然不敢怠慢,哪怕有冒犯之处也无妨,总归不能让父皇失望。儿臣抽丝剥茧之下,果然发现了一桩旧事。”

        皇上抬眸,示意他继续说。

        原来多年前,郑州子侄被一网打尽之后,诸多官位空缺是如一盘散沙。未免州府动荡,户部尚书蒋继宗曾调任衮州,暂代行官令,安抚百姓。虽然只是寥寥数月,但也足够跟郑家有所往来。

        如果长秋宫行刺案真与户部蒋继宗有关,那必然就与当年那段过往有关。而这行刺积压了这么多年,还借了方有德的手,以女儿做内应,这其中定也不是什么小恩小怨。

        皇上的脸色越发阴沉,如乌云密布,随时会是一场暴雨。

        “父皇,儿臣年纪尚轻,这多年前的旧案难以追溯。还望父皇体恤,令觅能人。”宁逸点到即止,这事关郑家跟六部,他若是主动插手,那父皇对他又会心有疑虑。

        皇上看了他一眼,目中毫无感情:“你能查到这一步已是不易,你不说,朕都险些忘了曾调任蒋继宗去过衮州。这么多年前的事,是该找个老臣来协助你调查才是。”

        宁逸挑了挑眉,果然父皇不会这么轻易让他从中而退。话已至此,他只谢了皇令便俯身告退,不再多言。

        “方有德一家老小已返乡,其女可还在内阁?”皇上侧目,冷冷问着身边的太监。

        那太监点头道:“才人之期两载,方大人坐罪不涉亲属,自然还在内阁。”

        “即日起,将其女送入浣衣院。”皇上目光冷意肃然,“传李常入宫觐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