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的正常展开方式 > 第一百三十一章 帝王之术

第一百三十一章 帝王之术

小说:穿越的正常展开方式作者:清PCHQ字数:3052更新时间 : 2020-02-27 23:13:00
自公子政拜师之后,时间就在眨眼间一晃而过的来到了五月。

五月,正值春夏之交,阴雨天总是常常到来。而今天又是五月里一个阴云密布的日子,就像各种影视作品里总用阴雨天来烘托各种悲惨状况一样,潘启将目光从秦王宫的方向收回。

通过灵气的反馈,潘启可以“看”到秦王宫内秦庄襄王的生命之火如风中残烛,看来是熬不过今晚了。

“公子。”

“怎么了,老师。”公子政将思绪从《数算基础》上的统计问题上移开,抬头问道。

自从在老师这里学会了四则运算、解方程等各种数算的方法,公子政觉得自己比秦国内的算学博士都要厉害,因而学起各门课业也更加认真努力起来,特别是《锻体练气术》的练习让公子政觉得自己一天比一天壮实有力。

《锻体练气术》是潘启将自己的基础功法结合从百家那得到的一些各色的练气术改进而来的,因为有灵气的存在,《锻体练气术》不用进行大量滋补就能练出健康的身体,炼出内力,由此让人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这也是公子政能快速学习的基础。

“风雨欲来,你先回去吧。”

“哦。”看了看天色,公子政不疑有他,向潘启道别,“老师再见。”

“马上要变天了……”在门前送走公子政,潘启看着昏暗的的天空低声感慨,

……

对于灵气的探索,潘启从没停止,虽然还是没有弄明白灵气的根源,但也有了新发现、新成果,之前“看”到秦王宫内秦庄襄王的生命之火就是来自对灵气的一方面的研究。

灵气缥缈的遍布在整个天地间,又因其兼具物质、能量、精神上的强大亲和属性,让万物都联系在了一起,组成了一张囊括万物的大网,儒家的卜算、阴阳家的占星术、道家的天机术,这些都是从这张大网里边搜索特定信息的秘术。

而认知到这张大网的存在,潘启就本能的将之归类于类似互联网,归类于类似自己打造的第二世界,将之称呼为灵网。再想到儒家的卜算、阴阳家的占星术、道家的天机术,潘启也就有了想法,到此再以这个视角去看《周易》,潘启一下明白了不少,再结合了江湖上流传出来的各家关于卜测的秘术的一鳞半爪的,格物家潘启版的卜测秘术也就出来了一一灵搜术。

说白了就是潘启在灵网建立了一个叫灵搜的搜索引擎,灵搜术就是登陆灵搜这个搜索引擎的方法,这可比儒家的卜算、阴阳家的占星术、道家的天机术更加高效准确多了,他们可没有能力在灵网上搭建出一个搜索引擎。

……

雨淅淅沥沥的落下来了,让本就昏沉的天色更加阴暗了。

秦王宫秦庄襄王躺在床榻上,脸颊消瘦,病来如山倒,近十天都没能上朝了。

“咳咳咳!”鲜血从秦庄襄王的口中咳出,染红了白袖。

“大王!”侍者惊慌失措的疾呼。

“快叫政儿过来见我!”秦庄襄王脸色突然红润起来,铿锵有力的下令道。

“是!”

……

咚……咚……咚……

厚重的钟声传遍咸阳城。

五月,丙午,秦王薨,太子政立,国事委于文信侯,号称仲父。

……

秦庄襄王死后,除了群臣要披麻戴孝为其发丧,还要防止六国乘机发难,魏无忌领五国之兵进攻函谷关之事都没过去两个月呢,现在秦王死在这种敏感的时期,要是不在为秦庄襄王发丧之时还有蒙骜率领二十万大军在函谷关严阵以待,说不定又会来一次多国联军借机攻秦了。

遵从遗诏,公子政继位,吕不韦掌管国内大大小小的事务,可谓是登上人生巅峰,一手遮天了。而潘启也爵位升了一级,成为左庶长,官职有柱下史变更为将作少府,同时兼领御史之职。

当然,将作少府这个职位是潘启和秦王政商量之后,嬴政这个秦国新王任命的,虽说吕不韦掌管国内大大小小的事务,但他终究不是秦王,何况潘启还是秦王政的老师。如此,潘启领将作少府之职,掌皇宫等公共建筑事务,本署有两丞,左右中侯。属官有石室令、东园主章令、主章长、左校令、右校令、前校令、后校令、中校令。石室掌建筑石料、东园主章令掌木匠、主章长掌伐大木、五校掌营建。

嬴政对于让秦军开着各种机关兽从天空大地横推诸国可是念念不忘的,而让潘启总领将作少府之职就是为了制作机关兽,也是为了培养机关术师,就等举行冠礼之后开始攻略诸国了。

至于御史的职位,那是秦庄襄王留下的遗诏,当然,这个御史的职位并没有多大实权,是列国普遍设置的负责记录与档案管理的御史,就是能伴君左右,简单来说就是当秦王的秘书,这倒是符合潘启作为秦王政老师的职位。而不是秦创置的御史大夫,有掌监察百官,为左丞相的御史。

当然,相比于在政治仕途顺利无比,位极人臣,总领国事的吕不韦,潘启的官职变换就就普普通通了。不过只要有脑子的人都会明白,等秦王长大及冠亲政之后潘启的地位绝对会水涨船高。

不过对于朝政之事潘启基本不会去参合,任由吕不韦掌管,潘启忙着呢。

除了因为嬴政的身份成为秦王之后,不合适再去潘启府邸接受教导,潘启要来到咸阳宫教导嬴政,还要对将作少府所辖进行改制。

……

早上,没有朝会,潘启乘坐马车来到咸阳宫,到给嬴政授课的时间了。

下车,瞥了一眼旁边停放的马车,潘启知道那是吕不韦的。

“真是取死之道。”摇摇头,潘启轻车熟路的进入宫殿群内,往嬴政的书房走去。

“见过大王。”虽然说是嬴政的老师,但该有的礼节不能少。

“老师勉礼”嬴政将手中的《论:法》放下,“不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

“帝王之术。”

“帝王之术?”嬴政愣了一下。

“没错。其实帝王之术不外乎知人善任而已。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帝王之术什么的,说的神秘,但在现代只要在网络上搜索一下,无视掉那些天花乱坠的骗子广告,其实说穿了就是两个字:用人。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连书本已经走入千家万户的现代人才都如此重要,更别说这个百姓基本目不识丁的战国时代了。

人才可是很重要的,由人才可用,这是用人的前提。

就说刘邦,他在谋略方面,他比不上张良、陈平;在打仗方面,他比不上韩信、彭越;在治理国家上,他不及萧何。然而,刘邦能够最大限度地使用人才,知道把手下的人才放在最合适的位置,由此他打败了勇武的项羽,建立了汉王朝。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什么事都要大包大揽的话那可是要累死的,就像诸葛亮,他在当权期间,反刘备依靠大族的政策,开始实行法治,大力打击益洲派的豪强,收益不错,但由于由于川中战乱没中原那严重,加上刘焉父子纵容大族,所以豪强势力还是十分强大,为后来的李严不供粮草埋下伏笔。

当然这里不是说诸葛亮不会用人,反而诸葛亮很善于发现、培养、利用人才,如蒋琬、费文伟、董允等,诸葛亮的识人方面,杨洪、何诋的例子一直为后人所乐道;诸葛亮也注意提拔敌方投降过来的人才,如姜维、王平。

但是诸葛亮大力起用荆洲派人才,在选拔人才和使用人才方面过分强调以“奉职循理”作为衡量优劣、取舍的标准,因而忽略了人才的多样性,尤其是开拓型人才的培养和造就。如街亭用的马谡、四相中的蒋琬、费文伟、董允都是荆洲派。由于这些诸葛亮的人才政策局限,加上刘蜀中生代人才大部分在夷陵之战中消亡,无奈后来只好“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悲惨局面。

由此可见正确用人之道是多么重要,而且正确使用人才那可是大到创千古之伟业,小到发家致富,无处不在。

“总之帝王之术就是用人之道,为帝王者治国无外乎要群臣辅佐,对群臣的正确任用就是最成功的的最强的帝王之术。言简意赅的说就是知人善任、不拘一格、不计前嫌、坦诚相待、用人不疑、论功行赏。”

“当然,要发挥帝王之术的作用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要有人才可用。”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了。大王可有所得?”说完用人之道潘启笑着问道。

“这我大概明白了,就像秦国的招贤令那样,不问出身,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可以在秦国某得一席之地,得到重用,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强秦对吧。老师?”

“没错,帝王之术你算入门了,下次我跟说说人才与机关术是强国之源,是第一生产力的因由。”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